吳榮華
在蘇俄海軍歷史上,由于其境內河流眾多,因而組建了許多江河區艦隊。這些江河區艦隊一般都以所在境內的河流或者湖泊命名,諸如耳熟能詳的第聶伯河區艦隊、多瑙河區艦隊、伏爾加河區艦隊、阿穆爾河(即我國黑龍江)區艦隊、拉多加湖區艦隊等。不過,有一支區艦隊卻是以所在城市命名,它就是平斯克區艦隊,同時也是蘇聯海軍歷史上存在時間最短的區艦隊。
幾經風雨
平斯克位于白俄羅斯北部布列斯特州普里皮亞季河(屬于第聶伯河上游右岸支流)河畔,西面距離布列斯特180千米。這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1097年11月5日斯拉夫部落就建立了這座城市,它最早是圖羅夫公國的首都,1174年成為平斯克公國的首都。1320年,該公國并入立陶宛大公國。1569年,立陶宛大公國與波蘭共和國合并,它成為了布列斯特省的省府。1793年1月23日波蘭遭到第二次瓜分,平斯克市并入俄國。
同時,平斯克市還是皮納河的起點,河流發源于城市附近伊萬諾沃村,屬于普里皮亞季河左支流,是第聶伯河-布格河運河一部分。總長40千米,流域面積2460平方千米。河左岸是涅斯魯哈河,右岸則是扎維沙恩斯基運河。
1919年3月,波蘭軍隊乘紅軍忙于對付鄧尼金之際,在白俄羅斯發起了進攻。進攻后不久,波蘭就占領了平斯克,4月23日占領維爾紐斯,8月8日占領明斯克,到了8月底更是占領了整個白俄羅斯。
1919年4月9日,在波蘭占領平斯克不久,就著手成立屬于自己的平斯克艦隊。當時,波蘭波里希省公路不多,基本都是土路,嚴重影響軍隊和武器物資的運輸,而平斯克附近的內河運輸卻是十分便利。這支艦隊受命與紅軍的第聶伯河區艦隊作戰并支持波蘭地面部隊的進攻。
最初,這支艦隊只有4艘炮艇。而紅軍得知這一情況后,也從第聶伯河水域抽調了幾艘艦艇到達附近水域。1919年5月25日,雙方在平斯克不遠進行了第一次交火。7月,波蘭的這支艦隊已經有6艘艇船,紅軍則是7艘艇船。當時,波蘭控制了普里皮亞季河的幾座橋梁。為此,紅軍專門成立了基地位于莫濟里的普里皮亞季河區艦隊。8月2日,雙方在普里皮亞季河和格林河交界處發生了戰斗。此后,波蘭艦隊又得到了增強,9月17日俘獲了紅軍1艘運輸船;10月17日又獲得了1艘。從11月份開始,隨著冬天的來臨,河流結冰,雙方都停止了戰斗并加強己方的江河艦隊。
不過,紅軍在此交戰的真正主力是1919年8月成立的第聶伯河區艦隊。早在1919年春天,紅軍就以5艘繳獲的德軍裝甲艇組建了獨立艦艇中隊。區艦隊正式成立不久后,由于鄧尼金軍隊在8月28日占領基輔,區艦隊便撤向北方的戈梅利。1920年3月,隨著第聶伯河及其支流的解凍,區艦隊又開始了行動,此時它擁有艇船40艘和650人。3月25日,區艦隊又將基地轉移到剛解放的基輔。
而它的對手波蘭——平斯克艦隊在1920年春天到來時,已經擁有6艘作戰艦艇,112人。此外,運輸支隊還有27艘艇船和233人。1920年3月5日至3月6日,波蘭步兵第9師相繼攻占了紅軍在普里皮亞季河上的莫濟里、巴爾巴洛夫、納洛瓦爾等地,俘獲了3艘炮艦和10艘艇船,這其中的5艘在3月底就修理完畢并加入波蘭平斯克艦隊。
4月25日,波蘭軍隊在從普里皮亞特河到第聶伯河的戰線上全面開始進攻。4月27日,雙方在普里皮亞季河下游切爾諾貝利附近發生交火,紅軍艇船8艘被俘獲。5月6日,紅軍開始撤離基輔,退往第聶伯河左岸。5月7日,基輔失陷。5月9日,波蘭占領基輔,繳獲艇船53艘。同一天,波蘭軍隊渡過第聶伯河,在左岸占領了灘頭陣地;此外,波蘭第4集團軍也抵達第聶伯河河岸并且占領了列奇察。
面對緊張局勢,區艦隊分成了3部分各自行動(這個分工與日后平斯克區艦隊有驚人的相似)
別列津納河支隊:擁有3艘炮艦、2艘護衛艦和1艘裝甲艇,隸屬于第16集團軍。
北支隊:在基輔以北活動,擁有7艘炮艦、3艘掃雷艇、2艘裝甲艇和3艘交通船
南支隊:在基輔以南活動,擁有8艘炮艦和1艘裝甲艇,隸屬于第14集團軍,防守切爾卡瑟到特里波爾耶的第聶伯河地區,防止敵軍渡河登上左岸。
在紅軍西南方面軍發動的基輔戰役中,區艦隊表現出色。第12集團軍在區艦隊協同下強渡第聶伯河,在博羅江卡、伊爾沙地段切斷了基輔—科羅斯堅鐵路,構成對波蘭第3集團軍合圍態勢。6月11日深夜,區艦隊艦艇再次回到基輔。之后又協助陸軍在6月19日收復戈爾瓦爾,6月20日收復列奇察。面對紅軍的大規模反攻,波蘭平斯克艦隊幾乎不復存在,不得不將大批艇船自沉以防落入敵手,6月11日3艘在卡扎諾維策、7月19日19艘在普里皮亞特、7月23日13艘在平斯克。反觀紅軍,西方面軍第16集團軍和莫濟里集群在區艦隊協助下在7月7日順利強渡別列津納河,突破波蘭東北方面軍防御。7月11日,紅軍解放明斯克,7月19日占領格羅德諾并在7月23日攻占平斯克。
之后,由于紅軍統帥部過高估計己方實力,導致紅軍在華沙城下的敗北。最終,雙方在1921年3月簽署了《里加條約》。根據條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劃歸波蘭。平斯克市根據條約,也成為了波蘭波里希省的一部分。于是,波蘭再次重新建設該艦隊。到了德波戰爭前夕,艦隊擁有6艘淺水重炮艦、3艘炮艦、4艘炮艇、17艘武裝艇船、7艘掃雷艇和2艘通訊船,共有2000人。艦隊受命保衛華沙,不過由于普里皮亞季河鐵路橋被破壞,再加上蘇軍也在9月17日從波蘭東面發起了進攻,艦隊指揮官決定將所有艦艇在9月19日至9月21日全部自沉。9月20日,紅軍再次回到平斯克。在這次稱之為“解放進軍”的行動中,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再次回到蘇聯。此后,蘇聯專門在1939年12月4日建立了平斯克州,州首府平斯克,共轄11個地區,1954年1月8日該州被撤銷劃給布列斯特州。endprint
20世紀20年代末,隨著蘇聯遠東局勢的緊張和西部邊界問題,再加上第聶伯河的戰略地位,于1920年12月撤銷的第聶伯河區艦隊首先在1925年10月組建了艦艇中隊,之后1931年6月27日再次建立區艦隊。
為了增強區艦隊的戰斗力,蘇聯海軍開始著手研制新的淺水重炮艦,其主要用途是:支援陸軍部隊的進攻和防衛作戰;掩護部隊登陸,并與敵軍淺水重炮艦對抗。設計基本要求是艦上裝有足夠威力的火炮裝備,有足夠的續航力,兩舷和甲板都有裝甲。由于內河條件下航行的特殊性,所采用的工程設計也具有獨特性:吃水較淺,干舷較低,艦體較寬并用平底型線,螺旋槳按靠近河底淤泥的不利條件設計。
蘇聯海軍為第聶伯河區艦隊新建的第一艘淺水重炮艦就是“攻擊”號,考慮到該艦應能在多瑙河、第聶伯河、別列津納河、普里皮季亞河和第聶伯河—布格河水系中航行。該艦1930年11月21日在基輔列寧鍛壓廠開工建造,1932年5月17日下水,1934年6月1日服役,加入多瑙河區艦隊。
第聶伯河-布格河運河是白俄羅斯的運河,連接穆哈韋茨河和皮納河,河道全長196千米,其中105千米是人工水道,在1775年開始興建,在1784年落成,流域面積8500平方千米,該河是往來波羅的海和黑海之間的交通要道。
隨后,蘇聯又為區艦隊建造了SB-30型“積極”號,該艦在1935年10月16日交付使用,但不久又通過鐵路在同年10月24日加入阿穆爾河區艦隊。
上述兩艦為蘇聯海軍淺水重炮艦的建造提供了不少經驗教訓。隨后,區艦隊真正的主力SB-37型“熱列茲尼亞科夫”級淺水重炮艦在之前SB-30型基礎上改進之后開始動工建造。該級艦共建造了6艘,充分考慮到了可以在第聶伯河和普里皮季亞河水系中航行。而當時對岸的波蘭也不甘示弱,同樣建造了6艘淺水重炮艦作為對抗。
從30年代開始,蘇聯海軍加強了江河區艦隊主力——淺水重炮艦的建造工作。例如,1934年1月,紅旗阿穆爾河區艦隊只有7艘之前沙俄留下的淺水重炮艦,而到了1939年1月這個數字變為14艘。此后,隨著新造艦只的加入以及1939年9月“解放進軍”的收獲,到了戰爭爆發時蘇聯海軍已經擁有21艘淺水重炮艦(紅旗阿穆爾河區艦隊7艘;平斯克區艦隊9艘;多瑙河區艦隊5艘),另在建6艘淺水重炮艦。
在1939年9月的解放進軍中,第聶伯河區艦隊出動了6艘淺水重炮艦、1艘炮艦和13艘裝甲艇,積極支援白俄羅斯特別軍區的行動。在平斯克同年10月歸入蘇聯后,這里成了區艦隊的主要基地。前文提及波蘭自沉的艦艇之后陸續被蘇軍打撈修復,編入了第聶伯河區艦隊,之后改歸平斯克區艦隊,共有5艘淺水重炮艦、2艘炮艦、1艘指揮艦、1艘防空浮動平臺、1艘布雷艦、15艘裝甲艇和8艘掃雷艇。
在當時蘇聯海軍的5個區艦隊中,最年輕的就是平斯克區艦隊。作為剛成立于1940年7月的新區艦隊,它的發展得到了優先考慮。事實上,它是當時蘇聯海軍實力最強的江河區艦隊。區艦隊的部分艦船來源于撤銷番號的第聶伯河區艦隊(該艦隊其余部分艦船已交給了多瑙河區艦隊),此外還有部分新建的艦艇。區艦隊主要基地一開始是平斯克,后來轉移到基輔。
1940年7月17日,根據海軍人民委員的命令,原先的第聶伯河區艦隊更名為平斯克區艦隊,直屬于海軍人民委員領導。不久,區艦隊改隸屬于西部特別軍區領導;戰時則由第4集團軍領導。當時,新成立的平斯克區艦隊共有6艘淺水重炮艦、2艘炮艦、14艘裝甲艇、6艘巡邏艇以及1個航空兵大隊(獨立航空兵第46大隊,裝備10架R-10飛機)、高炮第109營和獨立海軍步兵第6連。
在此之后,區艦隊實力又得到了增強和補充。到了蘇德戰爭前夕,整個區艦隊共有9艘淺水重炮艦、4艘炮艦、10艘護衛艦、19艘裝甲艇和3艘掃雷艇,以及1個航空兵大隊(獨立航空兵第46大隊,飛機14架)、高炮第109營和獨立海軍步兵第6連;而在戰爭爆發前又增加了4艘炮艦、5艘掃雷艇和10艘護衛艇。作戰關系上,區艦隊隸屬于西部特別軍區(戰爭爆發后,1941年6月24日改名為西方面軍)。
區艦隊司令羅加喬夫海軍上校在1941年5月22日晉升為海軍少將。根據預定的作戰計劃,一旦戰爭爆發,區艦隊需要協助在布列斯特附近西布格河的第4集團軍堅守住第聶伯河—布格河運河。區艦隊首先需要守住27千米地段的皮納河,然后需要守住第聶伯河—布格河運河的10個要點。整個運河總長237千米,深度1.2米、寬20~30米,需要在狹窄航道航行35~40小時。
為了積極協助地面部隊,區艦隊還特地擁有編制120人的獨立海軍步兵第6連。在作戰上需要重點支持第4集團軍步兵第28軍的步兵第6師和步兵第42師。
在第聶伯河上
1941年6月22日凌晨4時,根據海軍人民委員庫茲涅佐夫簽署的1號預定作戰方案,平斯克區艦隊艦艇根據戰前預案,開始向布列斯特運河方向機動。上午7點,由1艘淺水重炮艦和9艘裝甲艇組成的先遣編隊在艦隊參謀長布拉赫特曼指揮下開始出發。上午9時,后續的4艘淺水重炮艦也開始出發,編隊由“日托米爾”號擔任旗艦。11時,當聽到電臺里傳來的莫洛托夫演說后,編隊指揮親自駕車到科布林的第4集團軍指揮部,然后力圖與步兵第6師和步兵第42師建立聯系。由于第4集團軍通訊混亂,編隊指揮官作出決定,先率領編隊的艦艇掩護從科布林撤退的陸軍部隊。
6月23日12時,在科布林的淺水重炮艦“斯摩棱斯克”號已經開始遭到德軍飛機的空襲,此外為了防止被德軍利用,當地運河水閘也被破壞。鑒于上述情況,區艦隊司令命令有關艦艇立刻調轉航向,返回平斯克。由于水位下降非常快,區艦隊不得不動用2艘駁船形成一條臨時堤壩,同時各艦立刻快速通過運河返回原基地。當淺水重炮艦“斯摩棱斯克”號通過時,它的底部僅比水位高出15厘米!
6月24日,區艦隊司令羅加喬夫接到鐵木辛哥元帥命令,奉命防守平斯克。也就在同一天,在城市以西27千米的1號閘口,淺水重炮艦“日托米爾”號、“博布魯伊斯克”號和4艘裝甲艇回到城市,防御城市西面方向。另外的淺水重炮艦“斯摩棱斯克”號、“文尼察”號和“維捷布斯克”號與5艘裝甲艇防御城市北面。此時,紅軍部隊正沿布列斯特—平斯克公路無序撤退,城市保衛臨時組建了1個步兵營,擁有76毫米炮兵營和4輛坦克。endprint
此時,海軍人民委員部也密切注視西部邊境的戰事發展。不久,海軍人民委員庫茲涅佐夫就發現在和平時期制定的平斯克區艦隊作戰計劃完全打亂了。第4集團軍部隊在第聶伯河—布格河運河以北和以南地區經過激烈戰斗,已經從布列斯特退卻。6月25日,蘇軍第4集團軍陸續撤往博布魯伊斯克,27日放棄該城。6月30日,德軍在別列津納河東岸占領登陸場,7月1日至7月5日在該方向上蘇軍部隊退至第聶伯河東岸。
6月25日,在旗艦“日托米爾”號上區艦隊司令收到了關于事件的電報,但此時與第4集團軍指揮部依然沒有取得聯系,因而如有可能盡可能保存區艦隊實力并向后方撤退成為區艦隊指揮部的主導思想。不過,預想中的城市保衛戰并沒有發生,因為此時步兵第6師和步兵第42師正在布列斯特要塞與德軍步兵第45師等激戰。正是由于他們的英勇奮戰,將德軍往平斯克方向的進攻整整推遲了7~8天。盡管如此,恐懼依然占據著人們的心靈。6月28日夜晚,蘇軍4輛坦克在科布林—平斯克公路進行機動發出噪音,而平斯克市委書記米恩什科卻誤認為是德軍坦克縱隊趕到,慌忙下令從城市撤退。
出于擔心平斯克的橋梁被德軍炸毀,艦艇將無法到達普里皮亞季河,區艦隊司令決定率領艦艇趕到魯尼涅茨,而與第4集團軍的聯系遲遲沒有進展。然而戰后才清楚,此時第4集團軍指揮部正在距離區艦隊以東5千米的森林中!
6月29日,在魯尼涅茨,區艦隊試圖與分散的紅軍單位取得聯系,依然未果。晚上,在城市東面的日特科維奇村發現了德軍。羅加喬夫決定依靠區艦隊自身力量保衛城市。就在同一天,區艦隊接到命令與第4集團軍步兵第75師共同防御平斯克。按照步兵第75師的戰史,該師在布列斯特以南馬洛里塔鎮迎來了戰爭。區艦隊于是派出兩組人員乘車去尋找“強大”的城市守衛力量。經過艱辛努力,7月2日終于在魯尼涅茨薩爾內車站找到該師一部,但僅有600~700人,而且沒有火炮。不過就在找到的同時,該部又奉命轉移到魯尼涅茨以北100千米。
區艦隊并沒有浪費時間,在與步兵第75師取得聯系的同時,派出了2艘裝甲艇對預定方向進行了偵察,發現此時德軍還未趕到平斯克。此時,德軍與蘇聯紅軍在普里皮亞季河方向有130~150千米的“無人區”。7月2日晚,區艦隊的獨立海軍步兵第6連奉命加強平斯克守軍,而步兵第75師主力將通過鐵路調運到平斯克,區艦隊則盡全力支援地面部隊。不過步兵第75師師長涅德維基納很快告知,師又有了新的部署,7月3日晚連夜通過鐵路向東轉移了140千米。
面對新的情況,區艦隊顯得很是無助,不得不依靠自身有限的力量來守衛城市。7月4日12時30分,裝甲艇發現了德軍的蹤跡。經過激烈的交戰,由于兵力懸殊,平斯克在當天被德軍占領。
區艦隊并不清楚的是,根據新的指令,從7月2日開始,步兵第75師以及第4集團軍余部都編入了第21集團軍,要求守住戈梅爾附近的第聶伯河區域。而步兵第75師師長也并不清楚有關情況,他向第21集團軍司令匯報到:“7月3日,在平斯克地區所有部隊都由我統一指揮。由于缺少彈藥,在經過激戰后,我們在7月5日晚上主動放棄了平斯克,平斯克區艦隊則向莫濟里轉移”。
不過,這個報告與事實相距甚遠,該步兵師在7月3日晚上就離開了城市。至于區艦隊,并沒有去往莫濟里,而是前往拉赫維恩斯科耶,比步兵第75師更靠近敵軍,相距約50千米。至于缺少彈藥,更是無稽之談,例如區艦隊所屬獨立高射炮兵第9營在6月27日擊退了德軍18架飛機的空襲,擊落敵機4架,該營發射了大量的37毫米高射炮彈。同樣,城市的步槍子彈也很充足。
7月7日,第21集團軍司令部收到了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簽發的關于“采取措施制止步兵第75師的撤退”的電報,電報指出,“步兵第75師未經交戰就放棄莫濟里,致使一小部分敵軍就輕易占領莫濟里…步兵第75師指揮官必須停止這種懦弱和犯罪的行為!如果他做不到,內務人民委員部將會警告他,并把他作為懦夫槍斃以承擔他們失敗的責任。如有需要,撤換該師指揮官,并安排最好的去”。
或許是巧合,就在收到電報不久,步兵第75師的防線顯得穩定起來。在魯尼涅茨,步兵第75師得到了列瓦紹夫率領的空降第214旅增援。該空降旅隸屬于空降第4軍,戰爭爆發后一直在突破別列津納河、索日河和第聶伯河的德軍交通線上進行作戰。此外,步兵師所屬炮兵第214團有12門122毫米榴彈炮,來自摩托化步兵第20團的2門45毫米火炮與30輛摩托車。而先前令平斯克夜晚不平靜的4輛坦克也加入其中。步兵師的防空則有區艦隊所屬獨立高射炮兵第109營負責。
在白俄羅斯方向的防御作戰到7月9日,蘇軍西方面軍共損失417780人(其中區艦隊參戰2300人,損失51人),德軍向前推進了450~600千米,占領幾乎整個白俄羅斯。
7月5日,根據新的命令,區艦隊作戰指揮隸屬于第21集團軍。從此時起,區艦隊開始真正投入戰斗。7月8日,淺水重炮艦“博布魯伊斯克”號在奧爾薩恩村第一次對地面目標進行開火,揭開了區艦隊的戰斗征程。
這樣,區艦隊陷入了沿普里皮亞季河兩岸進攻的德軍“南方”和“中央”集團軍群的夾縫中,而這條河也是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作戰天然分界線。在河南岸的“南方”集團軍群進攻目標是基輔以及左岸烏克蘭,而北岸的“中央”集團軍群進攻目標則是比亞斯托克、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
7月,在多瑙河與第聶伯河作戰的是淺水重炮艦“熱姆秋任”號與“列瓦切夫”號。7月11日,區艦隊根據作戰態勢的變化,將艦艇分成三部分:普里皮亞季河支隊和別列津納河支隊支援西方面軍作戰,而第聶伯河支隊則配屬西南方面軍作戰。
別列津納河支隊支援第21集團軍在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右翼作戰,第21集團軍先后從博布魯伊斯克、戈梅爾、切爾尼戈夫等地退守,并向南方撤退;普里皮亞季河支隊先后支援第4和5集團軍作戰;第聶伯河支隊積極支援第26和38集團軍作戰,尤其是守衛第聶伯河橋頭堡。7月15日,在博布魯伊斯克別列津納河右岸,淺水重炮艦“文尼察”號、“維捷布斯克”號和“日托米爾”號支援了第21集團軍步兵第232師的作戰。蘇軍打退了德軍的進攻,但德軍在7月23日再次發動攻勢。最終,蘇軍還是丟失了博布魯伊斯克。在第21集團軍司令葉菲列莫夫命令下,淺水重炮艦“斯摩棱斯克”號與裝甲艇202、204和205號在7月26日夜間渡過了別列津納河。該艦冒著敵軍炮火英勇作戰,擊毀敵軍汽車30余輛。作戰過程中,該艦被敵軍炮火擊傷;同時1艘裝甲艇也被擊傷后自沉。第21集團軍司令贊賞了該艦的勇氣,因而該艦指揮官佩楚胡獲得“紅旗”勛章并晉升為海軍少校。endprint
普里皮亞季河支隊支援步兵第75師與德軍第35軍交戰。7月11至12日,淺水重炮艦“博布魯伊斯克”號在戰線后30千米與敵交戰,斃傷敵數百人,之后全支隊安然渡過普里皮亞季河和第聶伯河。
7月中旬,德軍“南方”集團軍群開始逼近基輔。第3集團軍受命保衛基輔西面的第聶伯河右岸,在克列緬丘格和切爾卡瑟與敵激戰。
而第聶伯河支隊則在西南方面軍指揮下,支援第26集團軍在基輔南面的特里波利交戰。集團軍所屬機械化第7師受命防御第聶伯河右岸,得到區艦隊淺水重炮艦“弗里亞金”號和2艘炮艦的支援與敵經過激戰8天。
7月下旬,德軍在克列緬丘格—切爾卡瑟地區前出到第聶伯河,區艦隊艦艇竭盡全力支援陸軍部隊。8月2日,淺水重炮艦“列瓦切夫”號、2艘裝甲艇和供應艦“白俄羅斯”號在克拉維茨海軍上校指揮下,夜襲第聶伯河西岸格列別尼村德軍,殲敵600余人并將德軍驅逐出該村。同一天,區艦隊所屬的獨立海軍步兵連已經在特里皮爾雅與德軍交戰了兩天,打退了對方20多次進攻。
從8月6日開始,區艦隊的第聶伯河支隊在帕列切克海軍上校率領下參加了保護基輔橋頭堡的作戰。支隊的艦艇包括淺水重炮艦“弗里亞金”號和“斯摩棱斯克”號,護衛艦“普希金”號,炮艦“克里姆林宮”號和“勞動”號等。在此后的2周,區艦隊的淺水重炮艦、炮艦等火力積極支援陸軍守衛了基輔南面的橋頭堡。它們在第聶伯河左岸摧毀了德軍不少遠射程火炮,這其中表現出色的是“斯摩棱斯克”號。德軍總參謀長哈爾的在日記中也寫道:“由于敵軍在東海岸布置了大量淺水重炮艦,它們的火力使得第6集團軍向基輔前進的速度大大降低…”。
8月10日,淺水重炮艦“熱姆秋任”號和2艘炮艦在克列緬丘格地區與敵激戰。該艦11日被德軍炮彈擊中,失去戰斗力。2艘炮艦則繼續頑強作戰,“先進”號鍋爐被敵炮火擊毀,失去動力,最終棄艦;而“忠實”號雖被德軍炮火擊中,但被艦員修理后繼續作戰,擊毀德軍10余輛坦克,因而該艦申請獲得列寧勛章。然而,由于戰事的激烈以及時間問題,這枚勛章最終沒有收到。
8月10至15日,區艦隊的10艘艦艇在第聶伯河左岸卡納瓦支援第26集團軍步兵第97師作戰,德軍發動了6次進攻均被打退。
8月底,從切爾卡瑟和赫爾松,整個第聶伯河河灣地帶都落入德軍手中,區艦隊已經沒有撤退的可能性,但他們仍然奮不顧身幫助陸軍部隊,尤其是幫助他們從基輔以北橫渡到第聶伯河左岸。8月23日,淺水重炮艦“斯摩棱斯克”號和3艘炮艦阻擊佩切欽斯基公路橋的過橋德軍,擊毀敵坦克10余輛,擊斃敵百余人。同時,蘇軍艦炮火力將橋梁破壞,導致德軍裝甲第11師被分為兩部分,即分別在第聶伯河東岸與西岸。德軍指揮官在報告中寫道:“其實更多的步兵可以越過第聶伯河的橋梁,甚至能夠向前30千米從別的橋梁跨過第聶伯河。但是坦克部隊卻無法進一步行動,因為這是整個第聶伯河的重要橋梁,而且可以讓坦克通過,但現在卻被俄軍的飛機和艦艇破壞了。因此,我們只能留在第聶伯河西岸,并等待進一步的命令”。
雖然在佩切欽斯基暫時阻止了德軍前進的步伐,第聶伯河橋梁重要渡口-奧庫尼諾沃大橋卻由于蘇軍整體組織失誤以及守軍兵力不足被德軍占領,步兵第27軍的撤退道路被切斷,并嚴重威脅到第5集團軍。為此,區艦隊派出不少艦艇在夜間駛向大橋,力圖炸毀大橋,但都被德軍密集的炮火擊沉擊傷。此后,區艦隊又試圖順流投放水雷,但也被對方破壞。8月25日,淺水重炮艦“斯摩棱斯克”號與炮艦“忠實”號在奧庫尼諾沃以南10~12千米的蘇霍魯切雅阻擊渡河德軍,不少德軍登陸船艇被擊沉。之后,德軍也很快有了回應,大約40架飛機對兩艦進行空襲。空襲中,炮艦“忠實”號被德機炸沉。8月29日,德軍大量坦克和步兵在第聶伯河兩岸行動,嚴重威脅到區艦隊艦艇。
同一天,區艦隊艦艇在多曼托沃與進入該地區的德軍坦克部隊激戰,結果損失2艘護衛艦、1艘布雷艦和2艘掃雷艇。8月30日,德軍占領第聶伯河兩岸以及普里皮亞季河,區艦隊艦艇繼續在多曼托沃與德軍激戰。作戰中,炮艦“勞動”號和2艘巡邏艇被擊沉,淺水重炮艦“博布魯伊斯克”號被敵炮火命中,在打完所有彈藥后擱淺自沉。此時,可以參加基輔保衛戰的艦艇只有淺水重炮艦“維捷布斯克”號、2艘裝甲艇和1艘炮艇。
此時,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集中主力力圖合圍蘇軍西南方面軍,德軍已經完全占領別列津納河、第聶伯河和德斯納河,區艦隊在第聶伯河左岸艦艇后撤的道路已經被切斷。9月初,區艦隊的淺水重炮艦“斯摩棱斯克”號和炮艦“白俄羅斯”號以及3艘炮艇依然在德斯納地區給第5集團軍步兵第45師和步兵第62師提供火力支援。他們的英勇作戰,暫時擋住了德軍通往基輔的道路。
9月15日至19日,區艦隊在基輔附近進行了最后的戰斗。由于基輔的失陷以及赫爾松被德軍占領,區艦隊艦艇突圍到黑海成為不可能。還在戰斗編隊序列的4艘淺水重炮艦、1艘炮艦和4艘掃雷艇在消耗完全部彈藥后炸毀了自己的艦艇。在激烈的交戰中,區艦隊政委庫茲涅佐夫英勇犧牲,司令羅加喬夫海軍少將9月18日負重傷,被飛機送往醫院。在炸毀自己的艦艇后,區艦隊人員開始陸上作戰。第一支隊伍640人在涅任地區英勇作戰,不惜一切代價牽制了德軍,保障了第37集團軍的撤退。當9月18日夜幕降臨時,這支隊伍總共只有幾十人,他們撤到了鮑里斯波爾。而在城市最后的保衛戰中,區艦隊第聶伯河中隊的300名海軍軍人和內務人民委員會部第4師一部參與了防守基輔各橋梁接近地的防御作戰。10月5日,區艦隊撤銷建制。在英雄的作戰中,區艦隊人員大多犧牲,幸存的不到100人。
當然,這支英勇的區艦隊只是暫時離開第聶伯河,2年之后它們又再次回到自己的發祥地。它更名為第聶伯河區艦隊,參加了著名的白俄羅斯戰役,積極幫助地面軍隊的迅速推進和博布魯伊斯克與平斯克的解放。之后,協助地面部隊向西推進,直搗柏林!
(編輯/筆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