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西藏寺院旅游收入分配問題研究*

2017-09-16 06:41:43王亞欣李澤鋒
廣西民族研究 2017年4期
關鍵詞:旅游

王亞欣 李澤鋒

西藏寺院旅游收入分配問題研究*

王亞欣 李澤鋒

目前寺院旅游收入分配問題突出。通過對西藏寺院的調研,發現寺院旅游收入分配中存在居民利益未得到重視;寺院旅游收入差距大,僧人生活補貼相差明顯;生活補貼偏高,公益和教育支出偏低;寺院財務管理的規范性有待提高等問題。寺院是宗教活動場所,寺院旅游應適度;僧尼參與寺院旅游獲得的是生活補貼,不是薪酬;社區是寺院旅游的基礎,利益應得到保障;僧人的補貼不宜過多,差距不宜過大;寺院應進一步增加人才培養和社會公益投入;作為經濟實體,寺院財務管理應更加規范。

西藏;寺院旅游;收入分配

“寺院經濟是以寺院為主體而形成的物質財富運行機制,其本質是‘常住’……寺院經濟的主要來源是信徒布施和供養費。”[1]“(寺院)財物的合理使用是一件大事,許多團體的矛盾乃至貪污腐化,都是因為財物分配不均引起的……尤其是國內寺院,多數已成為旅游點。而政府又將旅游業作為發展經濟的重要舉措,這也在客觀上帶動了寺院的經濟發展。這些年來,寺院的生活條件普遍得到改善,但寧靜的環境和純樸的道風也在逐漸失去。在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商業化的傾向”。[2]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收入已成為一些寺院收入的重要來源,寺院旅游收入分配問題已經引起相關部門、學界以及宗教界的普遍關注。

本文運用宗教經濟學、宗教社會學、宗教旅游學知識,在利益相關者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對拉薩市及周邊的DZ寺、XZ寺、ZJ寺、CG寺、ZB寺、GD寺、SJ寺和QS寺以及日喀則及其周邊的ZSLB寺、BJ寺、SJ寺、LB寺和RB寺的寺管會的訪談;對DZ寺社區居民的問卷調查;對八廓街街道辦事處和所轄的八廓社區居委會、沖賽康社區居委會的訪談,提出西藏寺院旅游收入的計算方法,總結西藏寺院旅游收入分配的特點,發現西藏寺院旅游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問題。

一、西藏寺院旅游收入的統計方法

目前,學術界和管理部門還沒有對寺院旅游收入的統計作出明確規定。通過對被調查寺院年收入支出統計表①《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第七章第三十三條規定:“宗教活動場所應當定期以適當方式公布財務收支情況和接受、使用捐贈情況,接受信教公民的監督。”為此,被調查的西藏寺院每年的財務收入支出情況都會在僧人大會上公布,張貼在寺院公共場所。的分析,發現與旅游相關的收入主要有門票收入,寺院茶館、餐館、商店收入,寺院接受的布施以及個別寺院的專項旅游收入(旅游運輸、停車場等)。為了確定上述各項收入中旅游消費所占的比重,課題組通過對DZ寺、ZB寺、GD寺等的抽樣調查,確定旅游收入為:

第一,寺院的門票收入全部計為旅游收入。因為西藏寺院只對游客收門票,對信仰者不收取門票。

第二,茶館、餐廳、商店收入的1/2視為旅游收入。因為西藏寺院旅游中,游客和信眾的人均消費水平相近,游客占消費者的1/2。

第三,寺院布施收入的1/3視為旅游收入。信眾布施的次數多(幾乎在每尊佛像前都放一些布施),但是每次布施較少(一般為1角、5角或1元);游客布施的次數少(一般在寺院的主供佛或自己熟悉的佛像前放一些布施),但是每次布施較多(一般為1元、5元、10元甚至20、30元),計算下來大約占總布施的1/3。

第四,個別寺院的旅游經營和服務活動收入,如旅游運輸業、停車場等收入。

總之,寺院旅游收入=門票收入+1/2商店和餐飲收入+1/3布施收入+其他。為了便于對寺院旅游收入的表達和認識、理解,用數學公式表示如下:

It=Mi+1/2Gi+1/3Bi+Qi(It表示寺院旅游收入;Mi表示門票收入;Gi表示購物和餐飲收入;Bi表示布施收入;Qi表示其他旅游收入)。

二、西藏寺院旅游收入及其分配現狀和特點

寺院旅游是在特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產生的。“ ‘十年浩劫’(‘文化大革命’)中,只有一部分寺院作為名勝古跡保留下來,并轉入文物和園林管理部門,成為養活許多職工的國家單位。因此,收取門票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宗教政策落實以來,寺院雖被教界逐步收回,但大部分又作為旅游點而開放。這就需要招收大批工人以維護環境衛生及管理方面的工作,少則幾十人,多則幾百人。而寺院大多為古建筑,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維修資金。僅這兩項,沒有門票收入就無法維持。否則,寺院的旅游業恐怕也就無法展開。事實上,不僅是佛教的寺院,包括道觀、清真寺等宗教場所,往往作為開放的景點,也都在收取門票”。[2]隨著寺院旅游的不斷發展,寺院旅游收入對寺院和周圍社區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一)寺院旅游發展快、收益大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青藏鐵路二期工程建成通車以后,西藏旅游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自2006—2014年的短短8年時間里,西藏的旅游人數由251萬人次增加到1553萬人次,增長了6.19倍;旅游收入從27.71億元增加到204億元,增長了7.36倍(詳見圖1)。

圖1 2006-2014年西藏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對比圖

伴隨“宗教旅游熱”[3]的不斷升溫,旅游熱點寺院的收入迅速增加。在被調查的寺院中,旅游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有DZ寺、ZSLB寺;超過100萬元的有ZB寺、GD寺、BJ寺、SJ寺、XZ寺。①資料來源:根據2012年和2013年西藏寺院旅游調研獲得。寺院旅游各項收入的比重不同,DZ寺、ZSLB寺、BJ寺、XZ寺以門票收入為主,其他收入的比重相對較低;ZB寺的門票、商店、餐飲和經堂布施收入都比較高;SJ寺的門票和經堂收入均比較高,兩寺的收入結構比較均衡;GD寺則以經堂布施收入為主,商店、餐飲收入比重相對略低(詳見表1)。

表1 2012年被調查寺院旅游收入情況

(二)旅游收入對寺院的貢獻不同,寺院旅游類型多樣化

根據旅游收入占寺院總收入的比重,把西藏寺院旅游分成旅游支撐型(旅游收入占寺院總收入的60%以上)、旅游主導型(旅游收入占寺院總收入的30%以上)、旅游支持型(旅游收入占寺院總收入的10%以上)旅游潛在型(旅游收入占寺院總收入的10%以下) (詳見表2)。

表2 西藏寺院旅游類型劃分

(三)寺院旅游收入歸集體所有,采取多種分配形式

“《民法通則》第七十七條規定,‘社會團體包括宗教團體或宗教組織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這就規定了佛教寺院財產歸佛教團體或組織管理使用,是佛教寺院財產在屬于‘社會公有’的基礎上,歸佛教團體集體所有,實行僧侶公共所有制,其產權屬于佛教團體或佛教協會所有,經過國家宗教事務管理部門批準的民主管理機構或指定法定的代理人負責管理”。[4]

調查發現,寺院旅游收入歸寺院集體所有,僧人的生活補貼采取多種分配形式。第一種:按資歷分配。DZ寺按照入寺的時間分成“解放前進寺的;改革開放宗教政策落實后第一批進寺的(1970-1980);改革開放宗教政策落實后第二批進寺的(1985年前);改革開放宗教政策落實后第三批進寺的(1988年前);90年代入寺的”。①資料來源:2012年西藏調研獲得。第二種:基礎部分與績效相結合。BJ寺僧人的補貼分為基礎部分和績效部分。1986年開始,基礎工資按照僧人進寺的時間分為:70年代的、80年代的、90年代的、2010年以后的幾個等級。2006年,增加績效部分,按照10元/天的標準發放。績效部分的發放,一方面根據所在大殿工作的情況;另一方面根據僧人的資歷。第三種:工分制。SL寺的僧人按照工分計算補貼,僧人每天最多計12分,一般僧人計5-11分,每年兌現一次。每個工分多少錢,由門票收入決定。第四種:固定日工資制。哲蚌寺僧人的日工資為35元。

三、西藏寺院旅游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實行民主化管理以來,西藏寺院收入分配日益合理。但是,由于寺院經營、管理的特殊性,目前寺院旅游收入分配有待進一步完善。

(一)社區是寺院旅游的基礎,社區參與不夠

針對社區利益問題,課題組對DZ寺周邊社區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收入水平以及參與寺院旅游的愿望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第一,社區居民參與寺院旅游的程度較低,僅有30.2%的社區居民的主要收入來自于旅游業、服務業。說明只有占1/3左右的被調查居民以寺院旅游為生,而占被調查居民70.3%的居民表示“愿意”和“非常愿意”參與到旅游經營管理和服務中。第二,社區參與寺院旅游的工作以勤雜類為主。西藏寺院旅游所需的絕大多數服務和管理工作由僧人承擔,如售票、檢票、看殿、導游等。社區居民的參與機會少,且多為勤雜類工作。例如,DZ寺為社區提供了42個工勤崗。第三,社區居民的總體收入低于城市人均收入。拉薩市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家庭總收入為22258元,其中人均工資性收入20428元。①資料來源:聶叢笑,劉陽:《拉薩市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家庭總收入22258元》 [EB/OL].人民網財經頻道.http://finance. people.com.cn/n/2013/0118/c1004-20248150.html.2013-04-03.從表3可以看出,被調查社區居民中,有49%的居民年收入在8000-16000元之間,即使按照16000元計算,其收入也比拉薩市人均工資性收入還低21.7%。

“藏族地區的寺院是建立在社區之上的宗教實體,社區則是寺院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社會基礎,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統一體”。[5]社區獨特的民俗文化與寺院宗教文化一起構成寺院旅游的吸引物;社區居民對游客的態度影響寺院旅游的感知和美譽度;社區承受著因旅游引發的環境質量下降、物價上漲、文化沖擊等問題。社區適度參與寺院旅游的經營管理,居民從寺院旅游收入中獲得利益,增加收入。

表3 DZ寺周邊社區居民收入及參與寺院旅游愿望情況

資料來源:2012年調研獲得。

(二)寺院旅游收入差距大,僧人生活補貼相差明顯

調查發現,旅游熱點寺院可謂“門庭若市,日進斗金”,旅游冷點寺院則“門可羅雀,囊中羞澀”。“DZ寺去年(2011年)最多的時候一天達到6000名游客”,①資源來源:2012年西藏調研訪談中獲得。按照每張門票85元計算,旅游旺季一天的門票收入就達到51萬元。而毗鄰DZ寺的CG寺,2011年的門票收入僅為4.89萬元。寺院旅游收入與游客數量直接相關,游客的數量由以下情況決定:第一,與寺院有關。寺院知名度越高、宗教影響力越大,吸引的游客越多,否則反之。第二,與寺院對旅游的態度和參與程度有關。寺院態度積極,主動開展旅游活動,游客就多。有的寺院因擔心旅游影響寺院的宗教活動,不向游人開放,因而也就沒有旅游收入;有的寺院不愿意與旅行社合作,僅能吸引部分散客,失去團隊游市場,寺院旅游收入也不高。第三,與寺院的位置有關。通常情況下,位于城市及其周邊、可進入性強的寺院游客多,位于農牧區、交通不便的寺院游客少。

僧人的生活補貼差距明顯。DZ寺年人均為40000元;CG寺為年人均不到10000元,兩者相差3.6倍(詳見表4)。除了寺院的生活補貼外,游客和信眾還會向寺院和僧人布施。一般情況下,作為旅游熱點的寺院和德高望重的僧人獲得的布施較多,寺院旅游不發達且處于邊遠農牧區的小寺院和年輕僧人獲得的布施較少。

表4 被調查寺院僧人年人均工資(元/人/年)

(三)生活補貼偏高,社會公益和教育支出偏低

《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條規定:宗教活動場所的收入應當用于與本場所宗旨相符的活動以及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宗教活動場所的支出主要包括:宗教事務支出;基本建設支出;宗教教職人員生活支出及其他工作人員報酬支出;日常性支出;從事公益慈善事業和其他社會服務支出;其他支出。《宗教事務條例》第三十四條、三十五條規定:“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接受的國內外捐款,舉辦社會公益事業及其他企、事業的稅后收入,不得在成員中進行分紅、分配,只能用于與該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宗旨相符的活動以及社會事業。”[6]

被調查的西藏寺院的財務支出情況具有以下特點:

1.一些寺院的生活補貼比重偏高。

在被調查寺院的支出中,生活補貼占寺院總支出的比重平均在40%以上(詳見表5)。寺院生活補貼比重偏高有兩種情況:一是寺院總收入少的農牧區小寺院,寺院收入主要用于維持僧人的基本生活開支;二是旅游熱點寺院,僧人的生活補貼所占的比重雖然不如前者高,但是數額大。生活補貼支出比重偏大,導致了寺院在其他方面的投入比重過小,影響寺院的發展。

表5 寺院生活補貼和建筑維修補貼情況

2.社會公益支出統計缺失,比重偏低。

被調查寺院都采取多種形式開展了社會公益活動。例如,據DZ寺寺管會負責人B介紹:“(2011年)我們為對口(幫扶)的某縣做了兩件好事情:花了7萬元建立了羊毛紡織基地,花11萬元建造了牲畜暖房。捐贈20萬元救治一位做腎移植的小孩。花5萬元左右資助貧困生上學。給每個僧人的家發了1000余元的慰問錢與生活用品。這些都是一些大的事情,小的事情還有很多。”①資料來源:2012年西藏寺院調研獲得。據ZSLB寺寺管會負責人N介紹:“寺院總收入的10%用于社會福利,但是具體數據不確定。”②資料來源:2012年西藏寺院調研獲得。ZB寺寺院管理委員會負責人M也介紹說:“(ZB寺)每年做公益事業花費將近10萬元左右。在3個縣建立了扶貧點,為每戶發慰問金500到1000元不等。”從寺院收入支出表看,除DZ寺、ZSLB布寺、XZ寺、BJ寺和XL寺對社會公益支出進行統計外,其他寺院均未提供相關數據。2011年寺院的公益支出比重為:DZ寺占3.51%,ZSLB寺占1.30%,XZ寺占0.80%,BJ寺占0.94%,XL寺占1.19%(詳見表6),從中明顯看出寺院的社會公益支出比重偏低。

表6 寺院主要支出項目情況 (單位:%)

3.教育培訓支出被忽略。

提高僧人的綜合素質水平,加強寺院人才培養是宗教組織發展的關鍵。宗教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性、穩定性的工作,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臺灣佛光山的許多尼姑都具有博士學位,目前在大陸就讀的學校就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8]在被調查寺院中,除ZSLB寺對僧人的教育培訓支出進行了統計外,其他寺院均未提供相關數據。2011年,ZSLB寺對僧人的教育培訓支出僅占總支出的0.009%。由此可以看出,西藏寺院在加強佛教教育、開展學術研究、增強寺院之間文化交流與合作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四)寺院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有待提高

實施民主化管理以來,在寺院管理委員會的統一協調下,西藏寺院的收入支出由資產經營管理處負責,年終將寺院的收入支出情況通報全體僧人大會,并公之于眾。但是,按照《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西藏寺院財務管理還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

第一,絕大多數寺院沒有按照分類統計。《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明確規定:“宗教活動場所的收入主要包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受的境內外組織和個人的捐贈等,共計六大項……”①資料來源:國家宗教事務局《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管理辦法(試行)》 [EB/OL].中央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 flfg/2010-03/03/content_1546579.htm.2010-03-03.調查發現,只有DZ寺把收入分為各經堂收入、旅游門票收入、其他收入、材料收入、導游管理費5類;支出分為經常性支出、修繕費支出、扶貧捐助支出、慰問支出、其他支出、廚房支出7類。在每一類下分小項,例如旅游門票收入分為國內旅游門票收入、國外旅游門票收入;工資支出分為僧人工資支出、勤雜人員工資支出、廚房和內保值班補助。其他寺院均未對收入支出進行分類統計。

第二,寺院收入支出統計項目繁簡不一。“2011年(ZSLB寺)財務處經濟支出總額報表”中,收入欄列出了財務處所收的收入、地方所屬寺院和扎倉上繳的收入、念《丹珠爾》 《甘珠兒》經的收入、經堂扎倉所收貢品的錢、念長壽經所收的錢、念經做法事賣寶瓶的收入、所收的捐贈錢款、民主管理委員會在接待服務中所得的收入、農行中行定期不定期存款所得的利息等,共計31項;支出項共計27項。BJ寺的財務公開欄包括工資補貼、維修建設、政府撥款、公益支出、公共用途。

第三,寺院旅游收入支出統計不全面。在《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規定了宗教場所收入支出的主要內容,例如宗教活動場所門票的收入和經銷宗教用品、宗教藝術品和宗教出版物的收入、宗教教職人員生活支出及其他工作人員報酬支出等。調研發現,一些寺院缺少門票收入和生活補貼支出,還有的寺院把門票收入與布施合在一起統計。收入支出統計不全,一方面給全面、客觀地分析寺院的旅游收入分配帶來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也給寺院自身摸清家底、了解資金來源和分配帶來麻煩。

四、結 論

寺院旅游是一把雙刃劍。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不僅能增加寺院收入、改善僧人學習條件和生活福利,有助于寺院歷史文物的保護,帶動寺院所在社區經濟發展,實現脫貧致富。但如果處理不好,也會給社會、宗教界造成不良的影響和問題。

1.寺院是宗教活動場所,寺院旅游只能適度開展。“寺觀是宗教活動場所,這不僅是它的基本屬性,也是它的基本職能。當然,也存在寺觀職能多元化的情況,例如接待國內外賓客、僧道在此為社會提供服務等,但這些職能都是從宗教活動場所這一基本職能派生出來的。離開了宗教活動場所這一基本職能,寺觀的其他職能就喪失了立足點,就發揮不出它的特殊的社會效益”。[9]為此,寺院旅游只能在不影響寺院宗教活動和僧人修行的基礎上適度開展。

2.僧尼參與寺院旅游獲得的是生活補貼,不是薪酬。“不捉金錢寶物”是佛教出家僧人戒律中的一條重要戒律,由釋迦摩尼親自制定。“若比丘自己接受金錢,或令他人為自己接受金錢,或允許金錢被放在自己的近處,則犯尼薩耆波逸提罪(舍墮罪)。”[7]據《全國漢傳佛教寺院共住規約通則》,僧人與寺廟之間是共住關系,寺廟不具有用人主體資格,且僧人主要從事宗教活動,目的在于修行、實現其宗教信仰,而非提供勞務,獲取勞動報酬。為此,僧尼無論參與寺院旅游管理與服務與否,獲得的都是生活補貼,不是薪酬。

3.社區是寺院旅游的基礎,應當適當參與其中的經營管理。盡管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寺院社區關系比較牢固,但是旅游活動屬于經濟范疇,社區居民為此付出了成本和代價,理應從中獲得相應的利益。為此,應充分發揮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寺院旅游的積極性;地方政府應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社區居民的素質水平和參與寺院旅游服務管理的能力,為寺院旅游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設施和良好的政策環境;寺院應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多的旅游服務機會和崗位,借寺院旅游進一步增進僧眾與社區居民的感情,發揮佛教的積極社會功能。

4.僧人的生活補貼不宜過多,差距不宜過大。佛教主張“農禪并重”,通過適度的誠實勞動,獲取必要的自養經費,滿足必要的生活資料,擴大對社會的認知。僧尼作為宗教人士,以修行精進、弘揚佛法、提供宗教服務為主。為此,寺院可以適度開展旅游活動,僧人可以適度地參與寺院旅游管理和服務,但是不宜過多,更不宜因參與寺院旅游管理和服務而導致收入差距過大。否則不僅影響宗教組織的精神面貌,影響僧人為社會提供宗教服務的積極性,而且易誘發青年人到條件優越的寺院“出家”的愿望。況且,目前西藏已經把僧尼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中,僧尼的基本生活已有了保障,因此僧人的補貼更不宜過高。

5.作為宗教組織和非盈利組織,寺院應增加社會公益的投入。宗教界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既是“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積極作用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我國公益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有益補充”[8]。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有深刻的信仰基礎、悠久的歷史傳統、較高的社會公信度。“古代中國的佛教與道教,自南北朝開始就擔負起了醫療、教育、信貸、養老、殯葬、道路管理等社會職責,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中國傳統宗法社會公共服務的不足。”[9]因而,應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寺院社會財富分配的“蓄水池”作用。旅游收入多的大寺院,應采取多種方式幫助收入低的農牧區小寺院,維持正常的宗教活動和宗教生活;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主動地參與社會捐贈和救助活動,幫助有困難的信教群眾解決教育、醫療和貧困等問題。

6.完善寺院財務管理制度,提高執行力。按照《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應進一步完善寺院財務管理;搞好寺院旅游收入分配的預算、結算,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寺院旅游收入分配機制。民族宗教委員會和佛教協會應定期對寺院管理者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提高寺院財務管理能力;相關管理部門和上級部門應加強寺院財務管理的監督,建立有效的財務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寺院的公信度和社會聲譽。

[1]圣凱.讓寺院經濟回歸本位[N].中國民族報,2012-10-05.

[2]安隱.佛教在商業浪潮中的反思——濟群法師訪談錄[J].法音,2003(7).

[3]曹繪嶷.剖析我國的“宗教旅游熱”[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2).

[4]李向平.中國當代佛教經濟的“社會性”芻議[J].海口經濟學院學報,2006(1).

[5]張建世,石碩.藏族地區寺院與所在社區關系的個案調查——松潘縣山巴村與山巴寺及學校教育的關系[J].西藏研究,1992(2).

[6]楊志銀.宗教經濟的規律性研究——宗教經濟學體系構建[J].世界宗教研究,2012(5).

[7]湯敏達.分文不取(關于不持金錢戒)[EB/OL].(2003-03-13).佛教導航.http://www.fjdh.cn/wumin/2013/03/111037215514. html.

[8]國家宗教事務局.關于鼓勵和規范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的意見[EB/OL].(2012-03-30).國家宗教事務局官網.http:// www.sara.gov.cn/nsjg/zfs/gzdt2/13047.htm.2012-03-30.

[9]魏德東.從經濟學角度看宗教[J].世界宗教文化,2005(1).

A RESEARCH TO THE TOURIST REVENUES DISTRIBUTION OF TIBETAN TEMPLES

Wang Yaxin,Li Zefeng

Currently,the problem of tourist revenues distribution of Buddhist temples is still outstanding.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ibetan representative temple,it is found that the problem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nterest in revenues distribution of temple tourism is ignored;there is a large gap in tourist revenues among temples and living allowance of monks is obvious different;By comparison,the living allowance is higher than expenditures in public services and education.the normaliz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waits to be improved.Temples are religious sites,tourist development should be maintained to an appropriate scale;Buddhist monks and nuns participated in temple tourism get living allowance rather than emolument;communities is the basis of temple tourism,interest of the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should be guaranteed seriously;living allowance of monks should not be too much and income gap should not be too great;temples should shoulder great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alent training and public services;as an economical entity,temples’financial management should be more normalized.

Tibet;temple tourism;revenues distribution

F592.7【文獻識別碼】A

1004-454X(2017)04-0158-008

﹝責任編輯:陳家柳﹞

【作 者】王亞欣,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北京,100081; 李澤鋒,碩士,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助教。浙江寧波,315100

國家社科基金西藏委托項目“西藏寺院旅游發展中利益分配機制研究”(XZ1210)。

猜你喜歡
旅游
我們一起“云旅游”
少兒科技(2022年4期)2022-04-14 23:48:10
旅游驚魂
童話世界(2020年25期)2020-10-27 02:01:10
一起去旅游
童話世界(2019年29期)2019-11-23 09:05:26
自己去旅游
小A去旅游
好孩子畫報(2018年7期)2018-10-11 11:28:06
旅游助脫貧 同步奔小康
鄉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3:54
旅游
以茶為媒 促旅游開發
湖南農業(2015年5期)2015-02-26 07:32:24
旅游的最后一天
從旅游看人的自我超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67194成是人免费无码|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黄| 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午夜精品福利影院| 免费aa毛片| 亚洲免费黄色网| a级免费视频| 亚洲va欧美ⅴa国产va影院| 中文毛片无遮挡播放免费| 永久毛片在线播|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伦理一区| 制服丝袜 91视频| 亚洲欧洲综合|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无码|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97se亚洲综合在线| 999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在线不卡|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 久久www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毛片视频网址| 亚洲天堂久久| 亚洲无码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在线播放91| 一级爆乳无码av|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亚洲人网站| 播五月综合|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国产成人你懂的在线观看| 91色国产在线| 伊人五月丁香综合AⅤ| 国产另类视频|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亚欧美国产综合| 久综合日韩|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国产97视频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视频| 精品1区2区3区|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亚洲丝袜第一页|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99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91色在线观看| 99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成人日韩| 日韩AV无码一区| 99视频在线看|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