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婷婷 胡陳波 王 毅* 齊 鋒
(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浙江 臨安 311300)
·水·暖·電·
嘉興農宅制冷采暖能耗區域性特征調查研究★
吳婷婷 胡陳波 王 毅* 齊 鋒
(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與建筑學院,浙江 臨安 311300)
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農宅,采用實態調查與統計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研究了嘉興農宅的空調使用情況和影響因素,最終得出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
農宅,空調,能耗,區域性特征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民對能源資源的需求日益增長,而我國的能源資源儲備有限,能源資源的消耗強度高[1],因此調查能耗有利于節能減排。本文從空調的制冷采暖切入,研究農宅空調能耗的影響因素。
對于空調能耗的影響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付祥釗認為不同收入家庭的空調能耗非常懸殊[2];Ruth M等人覺得氣候對于空調能耗影響較大[3];李楠調研得知人員行為對該地區住宅建筑空調能耗有顯著影響[4],故本文從經濟、氣候和人員行為三個方面對嘉興地區農宅空調制冷采暖能耗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截至2014年,嘉興市農業人口就有187.16萬人,高達總人數的53.8%[5],且農村居民家庭每百戶空調擁有量已達到160臺[6]。因此針對嘉興農宅的空調能耗問題進行調查,對于社會能耗的降低具有重要意義。
1.1 地理位置
本次調研主要選取嘉興市南部的董司村、鳳橋鎮和北部的毛家村進行調查,從嘉興市的南北區域差別得出嘉興市能耗區域性的一般性結論。目標村鎮選取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嘉興市目標村鎮戶數選取情況調查表
1.2 氣候情況
對比表2可知嘉興市南部、北部就氣候情況差異性不大。

表2 海鹽縣、嘉善縣氣候統計表
1.3 經濟情況
由兩地區年鑒知:至2014年,南部人均純收入為25 101元,北部為25 048元,兩區域經濟情況相差不大。
1.4 年齡結構
分析南北部調研數據,得知南部跟北部的人口年齡結構相差不大,如圖1所示。相差最大的為0歲~20歲年齡段,南部占19.3%,北部占12.2%,相差7.1%;相差最小的為60歲~100歲年齡段,南部占18.3%,北部占18.4%,只相差0.1%。

1.5 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嘉興地區南北差異較小,相似度較高,可將整個嘉興地區作為一個整體,對其開展宏觀視角下區域性特征調查研究。
分析嘉興地區農宅調研數據得出,經濟、氣候和年齡結構是影響冬夏空調用電量的主要因素。以下就這三個因素對空調制冷采暖能耗的影響展開分析。
2.1 經濟水平對空調用電量的影響
利用Origin Pro軟件分析年鑒2003年—2013年的數據,得出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每百戶空調擁有量、用電量三者分別與時間的線性關系:y1=3 421.8x+1 469.018 18;y2=14.509 09x+15.536 36;y3=34 859.618 18x+8 878.881 82。從中得出,空調數量的增加是引起用電量大幅上漲的主要因素,其中經濟水平起主導作用。經濟水平高的家庭,無需擔心經濟的制約,夏季和冬季分別采用空調進行制冷和采暖;而經濟水平較低的家庭,由于經濟的制約,對空調使用有一定的限制,故夏季搭配空調和電扇納涼,冬季多選擇電熱毯或不使用任何電器取暖。
2.2 氣候對冬夏空調用電量的影響
嘉興市地處北亞熱帶南緣,屬東亞季風區,冬夏季風交替,四季分明,氣溫適中,雨水豐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濕、夏熱、秋燥、冬冷的特點。
采用制冷用電量=夏季用電量-春秋季用電量、采暖用電量=冬季用電量-春秋季用電量的方法處理調查數據。制冷用電量少于200 kW·h的住戶占29%;制冷用電量在200 kW·h~400 kW·h的住戶居多,占總數的37%;制冷用電量在400 kW·h~600 kW·h的住戶僅占12%;制冷用電量高于600 kW·h的住戶占22%,如圖2所示。采暖用電量在0 kW·h~50 kW·h的住戶比例高達69%,采暖用電量在50 kW·h~100 kW·h的住戶和100 kW·h以上的住戶分別只占總數的14%和17%,如圖3所示。
對比圖2,圖3得出,嘉興農宅采暖用電量明顯少于制冷用電量。這與農村居民已適應當地氣候,夏季使用空調制冷,冬季使用電熱毯或不使用任何電器采暖的生活習慣相吻合,故嘉興地區的空調多用于制冷,導致夏季能耗居高不下。
2.3 年齡結構對空調用電量的影響
不同年齡層對空調使用率不同,對比圖4,圖5可知,嘉興市青壯年比例大于75%的家庭制冷用電量高達383.9 kW·h,采暖用電量高達88.9 kW·h,相比其他年齡結構的家庭均較高。


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嘉興市的氣溫也發生變化,主要體現為夏季酷熱,因此居民普遍采用空調進行制冷;冬季則多屬于暖冬,由于氣溫變高,且嘉興地區位于長江流域以南,當地居民已形成冬季不進行采暖的生活習慣,但由于現代年輕人對生活環境的舒適性要求更高,因此出現如圖4,圖5所示情況:青壯年比例在50%~75%之間的家庭制冷用電量344.6 kW·h,僅為青壯年比例小于50%的家庭制冷用電量的86%,而采暖用電量50.4 kW·h,高達青壯年比例小于50%的家庭采暖用電量的2.02倍。
由圖6可知,8:00~16:00空調使用量先上升后下降,在12:00~14:00達到一個小高峰。結合實地調查得知,當地農村居民進入企業上班,上午和下午為工作時間,中午為休息時間,人們多選擇在中午回家休息,這與中午出現一個用電小高峰的統計結果相吻合。20:00~次日6:00為空調使用高峰期,與農村居民白天工作夜晚休息的生活習慣相吻合。

調查中發現,夏季高溫時期,當地農村居民多選擇在早晨和傍晚兩個時間段內進行開窗通風。早晨通風是因為此時外界溫度較低,關閉空調開啟門窗,可以提供新鮮的空氣,保證室內人員的熱舒適,且降低能耗;傍晚通風主要是在使用空調前通風散熱,使室溫盡快達到空調預設溫度,降低能耗。
本文從嘉興地區農宅空調用電量這一區域性特征切入調查研究,采用實態調查與統計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探討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所得結論如下:
1)空調用電量受經濟水平的影響。經濟水平越高,對自我舒適度要求越高,在夏季與冬季分別采用空調進行制冷與采暖。
2)空調用電量受氣候的影響。夏季高溫時期主要依靠空調搭配風扇進行制冷;冬季一般不采用空調進行采暖。故空調的使用以制冷為主,采暖為輔。
3)空調用電量受年齡結構的影響。青壯年比例較高的家庭制冷用電量和采暖用電量均較高。這與青壯年追求便捷舒適、老年人提倡節儉的消費觀念有關。
[1] 王 娜.建筑節能技術[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3.
[2] 付祥釗,楊李寧,馬曉雯,等.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空調能耗預測[J].暖通空調,2007,37(11):1-5.
[3] Ruth M,Lin A C.Regional energy demand and adaptations to climate change: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to the state of Maryland,USA[J].Energy Policy,2006,34(17):2820-2833.
[4] 李 楠.夏熱冬冷地區人員行為對住宅建筑能耗的影響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1.
[5] 嘉興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嘉興調查隊.嘉興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6] 浙江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浙江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
InvestigationandresearchonregionalcharacteristicsofenergyconsumptionofrefrigerationandheatinginJiaxingruralresidential★
WuTingtingHuChenboWangYi*QiFeng
(SchoolofLandscapeArchitecture,ZhejiangA&FUniversity,Lin’an311300,China)
Selected the typical rural residential, using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real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research the rural residential’s air conditioning usag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Jiaxing. Achieves some significant conclusion.
rural residential, air conditioning, energy consumpti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1009-6825(2017)23-0121-02
2017-06-06★: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LY14E08002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14YJCZH113);浙江農林大學大學生創新項目(104-2013200040)
吳婷婷(1995- ),女,在讀本科生; 胡陳波(1995- ),男,在讀本科生; 齊 鋒(1976- ),男,博士,碩士生導師,副教授
王 毅(1980- ),女,碩士,講師
TU831.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