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谷,李 嬌,姚奇志,劉紅瑜,王曉葵
(中國科技大學 化學院,安徽 合肥 230026)
加強TA教學過程管理的幾點具體做法
金 谷,李 嬌,姚奇志,劉紅瑜,王曉葵
(中國科技大學 化學院,安徽 合肥 230026)
就目前TA參與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相關問題,作者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具體做法,希望能建立一個有效的TA培養模式,為確保教學質量做了一個新的嘗試。
TA;教學管理;培養模式
近年來,各高校對教學的重視毋寧置疑,這體現在教學硬件的改善和教學內容的更新上。然而,我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對教學過程的管理同樣重要,特別是在現行條件下,TA(研究生助教)參與教學,而TA本身在能力和責任心方面參差不齊,沒有一個好的管理辦法,要想保證教學質量,顯然是不現實的。為此,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注重建立一個有效的TA培養模式,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改善和更新,下面就談一談我們的一些具體做法和體會。
分析化學實驗分定量化學分析實驗(上)和綜合化學實驗(下)兩個部分,且兩種類型實驗的特色鮮明。前者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定量分析的規范化操作,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理解實驗項目的設計理念。如樣品的處理方法是分析的關鍵,如果學生不理解其設計思想,按部就班去完成其處理過程,幾乎沒有做好的可能。因定量化學分析要求的誤差控制在0.2%~0.3%,任何一點小的偏差就可能帶來難以預料的后果。后者是與分析化學相關的綜合實驗,其中大部分項目都與科學研究的熱門領域密切相關,如自組裝、表面改性、超分子反應、藥物緩釋、綠色化學等,涉及的知識面廣,實驗手段豐富,但實驗過程遇到的問題也就多,那么如何處理就很關鍵。作為TA來說,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難以勝任TA崗位。
為了讓TA最大限度的掌握實驗項目,每個實驗前做了以下三點:(1)要求TA在實驗準備前預習相關的實驗內容;(2)給TA講解實驗原理及實驗過程中注意的問題和處理問題的一般方法;(3)要求TA完成實驗項目,這樣對實驗過程就有了一個客觀的印象,有利于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雖然每個實驗前均對TA進行了崗前培訓,然而可以想象,單憑短期培訓TA還難以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為了彌補這方面的缺陷,我們提出了建立TA工作日志(見表1和表2),這種教學管理模式可給TA在教學過程中提供了一個指導性的建議。
表1 TA工作日志(定量化學分析實驗)

表2 TA工作日志(綜合化學實驗)


表1和表2 分別加上值日生記錄就是TA其中一個實驗的工作日志,有了它TA就有了明確的工作目標,知道在實驗過程中要做哪些工作。同時,也能很好地了解學生的實驗動態,比如,某個學生移液不規范,如果TA有相關記錄,就可在后面的實驗中注重觀察這個學生在移液方面是否有改進,以便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掌握規范性操作。表2和表1的不同是因實驗類型不同,在實驗指導方面也有所差異,這樣TA的工作重心也就有所不同。
實驗室的管理的好壞也直接影響實驗教學過程的進行,同樣也就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因此,一個好的實驗室管理制度是教學過程順利完成的保證。比如,定量化學實驗所需的化學試劑和溶液較多(有許多是公用的),若管理不當,不僅造成污染,而且學生用時也容易張冠李戴。又比如,綜合實驗中,常用到酸度計和分光光度計等,在使用時,其電極、比色皿等要及時清理干凈,否則會直接影響測定結果。為此,我們設立了一個三級管理制度,即TA - 主講老師 - 實驗室管理員(包括課程負責人)。實驗室管理員每天檢查實驗室的情況,有問題反饋到主講老師,主講老師再協同TA進行處理。主講老師和TA對他們所用的實驗室負責(當天),實驗室管理員(包括課程負責人)對整個實驗室負責,這樣責任到人,有利于建立一個有效的實驗室管理模式。
總之,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一個好的教學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這包括對教師隊伍、教學過程和實驗室的管理。
[1] 葉明富,程世群,吳芳輝,等. 本科生參與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管理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山東化工,2016,45(16):178-179.
[2] 鄒小勇,馬志玲,黃 濱,等.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大學化學,2006,21(4):30-32.
[3] 陳小娟,李 潔,陳六平,等. 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精細化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6):132-138.
[4] 鐘國清. 研究生擔任基礎化學實驗輔導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14):49-51.
[5] 張志偉. 簡論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管理[J].教育教學論壇,2016(6):11-12.
(本文文獻格式:金 谷,李 嬌,姚奇志,等.加強TA教學過程管理的幾點具體做法[J].山東化工,2017,46(13):133-134.)
2017-04-24
“安徽省教學團隊”(2014jxtd001);安徽省重點教學項目“化學過程模擬的仿真控制” (2016jyxm1935)
金 谷(1962—),男,安徽黃山人,副教授,主要從事新型生物材料和分離技術研究。
G642.423
B
1008-021X(2017)13-0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