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鵬,夏冬明,唐小磊
(1.新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000;2.常州光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000)
生產與應用
循環水數據異常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吳 鵬1,夏冬明1,唐小磊2
(1.新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000;2.常州光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 常州 213000)
對循環水濁度和COD數據異常的原因進行逐一分析排查,得出循環水數據異常的原因為次氯酸鈉過量導致,其具有殺生、黏泥剝離作用;并且提出了解決數據異常的對策。
數據異常;過量次氯酸鈉;殺生剝離;對策
新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循環水場,其循環水量為15000 m3/h,保有水量為5000 m3,采用敞開式冷卻方式;系統補水主要為濱江工業水、長江凝液、苯乙烯裝置工藝凝液以及中水回用補水。加藥控制系統采用納爾科公司的3D TRASAR來控制冷卻水系統中的藥劑濃度,通過檢測濃度自動啟動加藥泵,保持藥劑濃度,維持系統運行;藥劑有阻垢緩蝕劑、分散劑、殺菌劑、硫酸、剝離劑等。
循環冷卻水系統,主要控制指標pH值7.0~8.5、電導<2200μs/cm、濁度<15NTU、總鐵<2 mg/L、COD<40 mg/L、余氯0.2~0.6 mg/L,系統運行幾年濃縮倍數在5~8之間,系統各控制參數均在指標之內,如系統出現異常,最直觀的表現為監控數據出現偏離。
2016年12月28日,循環水樣分析出現異常,在本次事件狀態下,循環水主要分析指標見表1。
表1 異常前后循環水水質分析表
從表1的循環水數據監控結果看,12月28日之前分析數據均正常,28日開始循壞水池東西側濁度、COD均出現超標,其他數據稍有波動,復測后數據依舊,現場循環水池東側水樣外觀渾濁,肉眼看已經超出正常控制,并且在東面水池液面上少許白色泡沫,西面水池液面未發現。從28日開始進行開始排污,但是數據仍然是超標的,現階段只能加大力度排污,需盡快找到問題根源,使水質指標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
造成濁度、COD升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補水水質、裝置用水負荷調整、系統泄漏、無閥過濾器失效、系統自身原因等。針對以上因素進行逐一分析判斷。
2.1 補水水質
首先從補水情況進行排查,分析見表2。
表2 循環水補水濁度、COD分析表
從表2循環水數據分析結果均符合補水要求。
2.2 裝置用水負荷調整
①根據DCS控制室各循環水泵出口壓力判斷,用戶沒有調整水量;
②查看此時間段內循環水泵啟停的記錄,顯示沒有;
③使用取樣器進行水池底部取樣,多處取樣結果顯示底部沒有明顯的淤泥;
此方面因素判斷不會引起數據異常。
2.3 系統泄漏原因
生產裝置如果發生工藝物料泄漏,系統內有機物泄漏會導致COD升高,協調調度對所有裝置進行取樣分析見表3。
表3 各裝置上水、回水COD分析表
從表3中的數據分析,從左到右數據基本呈下降趨勢,除了苯酐和樹脂裝置COD在正常指標內,其他裝置和循環水池COD數據基本超標。連續監測2天,COD數據基本平穩,各裝置存在泄漏的可能性較小。
2.4 無閥過濾器失效
我廠有2套無閥過濾器系統,通過苯酐裝置回水進入,過濾后的水返回至水池,測得進水濁度19.7,出水濁度在11.4左右,說明系統可去除一部分微生、懸浮物,起到一定效果。
2.5 系統自身原因
2.5.1 涼水塔減速風機漏油
系統共有26臺塔頂風機,風機減速箱油封泄漏或油視鏡管線泄漏,風機的潤滑油泄漏到冷卻塔內,也會造成COD升高,檢查每一臺風機均未發現潤滑油漏油現象。
2.5.2 藥劑濃度調整
①近期未投加非氧化性殺菌劑、粘泥剝離劑。
②查看3D TRASAR系統中分散劑濃度和次氯酸鈉ORP曲線圖均在正常控制指標范圍。
③當水中物質受到污染時,水中的殺菌劑因殺菌而大量消耗,并且殺菌劑每天使用量沒有明顯增加,這點上面也可以判斷系統不存在泄漏問題。
綜上所述,不存在外界因素影響系統的濁度和COD,可能還是裝置本身問題。
3.1 對策分析以及措施
經過討論分析水池東側COD、濁度數值均高于西側,問題在東側,再者12月27日由于次氯酸鈉泵的原因改變了一條加藥管線進行加次氯酸鈉,重新檢查分散劑和次氯酸鈉加藥管線,發現次氯酸鈉加藥管線出口3個加藥點,就水池東側的開啟,水池中間和西側的均關閉,并且3D TRASAR系統監控取水口為西側回水,也就是當監控畫面上數值達到設定值時,實際東側系統ORP值屬于過量,實測余氯值循環水池東側為0.8 mg/L,西側為0.1 mg/L;隨即提出解決方法如下:
①工藝上立即將未打開的加藥點閥門打開,平均加藥濃度;
②同時微量調整次氯酸鈉ORP值,保證東側加藥口不再過量;
③加大循環水的補水、排水力度,采取大排大補的方式,對循環水進行置換;
④適當開大無閥過濾器進水,觀察自動反洗的效果,另外安排每個班次進行強制反沖洗一次;
⑤根據采取的措施,每天監測異常期間分析指標,觀察數據變化。
3.2 采取措施后的循環水質分析
見表4。
表4 處理后循環水水質分析表
從表4中得出,通過采取措施后,循環水數據從1月1日起開始逐步恢復,COD和濁度均下降,同時在水池現場肉眼可以感覺出濁度比異常前明顯好;之后提高濃縮倍數,系統轉入正常運行,保障各裝置安全高產運轉。
在此次數據異常處理中,裝置積極處理,制定的對策可行有效,短時間內系統迅速恢復正常,在循環水日常分析指標中增加循環水分析余氯指標,與循環水ORP檢測數據雙重監控。
次氯酸鈉作為冷卻水的殺生劑,高濃度的次氯酸鈉加入系統可以處理或剝離設備管道中的黏泥,因此次氯酸鈉不僅是殺生劑,也可以是黏泥剝離劑[1]。確定了過量的次氯酸鈉導致濁度升高,剝離產生的微生物腐蝕產物也使COD升高的原因。
[1] 周本省.工業水處理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137-138.
(本文文獻格式:吳 鵬,夏冬明,唐小磊.循環水數據異常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山東化工,2017,46(7):133-134.)
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bnormal Circulation Water Data
WuPeng1,XiaDongming1,TangXiaolei2
(1.Changzhou Newsolar.biz, Changzhou 213000,China; 2.Changzhou Guanghui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Changzhou 213000,China)
by analyz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circulating water turbidity and COD abnormal data, the reason of abnormal data for circulating water has led to excessive sodium hypochlorite, killing, slime stripping effec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abnormal data.
abnormal data; excessive sodium hypochlorite; killing stripping; countermeasures
2017-02-21
吳 鵬(1985—),男,江蘇常州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生產管理技術工作。
X703.5
B
1008-021X(2017)07-0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