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強
摘要:城市規劃是一門科學、一種藝術、一種政策活動,它設計并指導空間的和諧發展,以滿足社會和經濟的需要。文章對當前城市規劃建設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總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便更好的促進城市規劃的合理化。
關鍵詞:城市規劃;建設;管理
一、當前城市規劃建設的主要問題
(一)城市建設管理職能不明確
在城市管理過程中,涉及的職能部門非常多,比如住建部城市房子的建設、城管負責城市管理工作,規劃局負責城市規劃工作,交通部門負責城市交通、環保局負責城市環境保護工作,這些職能部門在城市管理過程中承擔不同的職責,但是城市管理過程中各個部門缺乏配合,在管理過程中,出現一些職能交叉的現象,責任不明確,造成各個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比如,在一些居民樓,一些業主為賺錢,在樓頂加建房子,造成樓上樓,居民將情況反映給有關部門,住建部說拆除違法建是城管部門的職能,城管覺得自己只是負責城市管理工作,比如建筑施工占用人行道,城市占道經營等管理問題,居民樓房建設問題是住建部的問題。
(二)城市功能分區混亂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城市人口的激增,給城市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問題,比如基礎設施跟不上城市人口的增長,特別是一些公眾場所,比如廣場、公園、停車場等公共基礎設施;特別是近幾年來,一些大城市為了所謂的改造舊城,打造現代化大都市的幌子,嚴重破壞歷史建筑。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近30年來消失的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毀于各類拆建活動。一個城市的人文風景,是一個城市的底蘊,也是一個城市的特色,不能意味追求現代化,而讓城市喪失了本身的特色。城市建設混亂,各個功能區規劃不合理,尤其是城區排水系統不夠完善,一到下雨天,城區內澇嚴重,嚴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
(三)城區交通堵塞嚴重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的水平提高,老百姓對生活質量的需求,導致機動車輛數量迅速增長。根據《2015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十大最堵車的城市,上海擁堵延時指數2.16小時,北京擁堵指數2.09小時,重慶市擁堵延時指數2.07小時,深圳市擁堵延時指數2.05小時,廣州擁堵延時指數2.02,除了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大城市堵車情況嚴重,一些二線城市堵車情況同樣很嚴重,比如濟南擁堵延時指數1.91小時,成都擁堵延時指數1.93,也就是說駕車出行的上班族要比到道路暢通的情況下,花費2倍或者更多的情況才能到達目的地。
(四)城市規劃建設公眾參與度不夠
城市規劃建設,關系到一個城市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應該需要集思廣益,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把城市建設的更加美好。但是當前我們大多數城市的規劃建設主要還是依靠政府的決策,對城市規劃管理過程中,市民的需求缺乏有效地上傳,部門政府在規劃中,過分強調了經濟利益,而忽略了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造成城市綠化面積沒有達到公共的要求,這也是城市規劃的一個弊端。城市規劃建設應該是城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有機的結合,而不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這樣的城市規劃管理也失去了意義。
二、加強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城市規劃水平
規劃是城市建設之本,也是城市建設的藍圖。一個城市的發展是從規劃開始的,規劃水平決定城市水平。習總書記多次講,考察一個城市首先看規劃,規劃科學是最大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忌諱。我們的先人對城市的規劃布局是很講究的,我們也出臺了很多規劃,但是規劃的銜接配套、剛性執行不太好,“有權就任性”,拍腦袋、不按程序調整規劃的事情常有發生,不能忘卻的記憶、割舍不斷的鄉愁、彰顯桂風壯韻的經典建筑、經典街道、經典景區較稀缺。我們要科學編制規劃,嚴格實施規劃,提高規劃的前瞻性、嚴肅性和連續性。
(二)推進改革創新
實現城市健康有序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創新,為城市發展創造良好制度環境、提供體制機制保障。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以滿足新市民住房需求為主要出發點,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要推進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加快完成部、省主管部門的機構設置和市、縣城管領域的大部門制改革,加強執法機構和隊伍建設。要推動建筑業改革發展,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全面覆蓋的建筑市場體系。
(三)引進建筑設計專業人才
在進行城市規劃建設中需要設計師,要想提高其建設管理水平,那么就需要有專業技術的設計師人才。由于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城市規劃設計師都是建筑專業,知識面有所限制,在城市規劃方面會有所影響。所以我們要提高城市建設人員的知識面,并且還要和經濟計劃部門相互協助工作,這樣才會使得相關政府部門對于城市規劃做出合理、科學的建設計劃。
(四)加強城市建設的區域協調
我國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根據不同區域城市的發展狀況,制定不同的城市發展規劃,從而有效協調不同區域的城市發展水平,進而提高我國城市的總體發展水平,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此外,要確保城市規劃管理的合理與科學,就必須依照城鄉規劃法規定的必要的環節來進行,嚴格遵循科學的審批管理程序,從而有效地防止審批工作隨意性,避免濫用職權、隨意干預的情況發生。為此,管理部門應設計合理的規劃許可審批程序,采取各種手段確保程序的嚴格執行,對違背城市規劃管理法規的行為要追究當事人法律責任。同時,還應該加強管理體制的改革,建立健全城市規劃行政許可和審批制度,在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中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建立規劃委員會制度,健全城市規劃管理決策機制,保證城市規劃與管理的有序進行。
(五)城市規劃和建設要改善生態環境
城市建設還需要維護地區生態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態環境問題的日趨嚴重化,城市生態問題也日益成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內外城市的發展表明,城市化具有正、負兩個方面的效應。一方面,城市化可以促進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進步。無論是城區還是郊區的工業企業都應推行清潔生產,重抓技術改造。另一方面,城市化在為人們帶來許多益處的同時,又產生一系列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民健康產生影響。隨著機動車需求的不斷增加,汽車尾氣成為市區居民生命健康的大敵。為提高大氣環境質量,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總結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城市規劃建設應該高瞻遠矚,不能只停留在城市目前的發展現狀,而應該具有前瞻性、合理性,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科學規劃城市發展,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將城市建設成為一個宜居宜業的城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