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
摘要:票據除權判決以法院判決這一公法行為將票據權利從票據本體上剝離,使申請人不須持有票據,只需依據法院判決就能夠實現票據權利。票據除權判決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失票人的有效法寶,卻在個別情況下成為不法分子的利用對象。沒有喪失票據的情形,卻假冒失票前的最后持有人惡意申請除權判決,不僅侵害了合法持票人的正當權益,也損害了法律的威嚴,影響交易安全。那么在司法實踐中,明確票據除權判決的法律效力就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圍繞民事判決的五個效力,對票據除權判決是否具有著五個效力進行了討論,以期對除權判決制度的完善和對實踐中合法持票人的權益維護有所裨益。
關鍵詞:除權判決;判決效力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電子信息系統的日益完善,匯票、支票等票據在社會經濟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商業交易中,票據作為一種重要的支付手段被越來越頻繁的使用。在票據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風險,其中最常見的風險來源于票據的丟失。票據丟失后,根據我國現有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當事人既可以憑相關材料申請公示催告和除權判決,進而獲取票據款項,也可以向法院提起普通訴訟。所謂除權判決,指的是在公示催告案件中,公示催告期間屆滿無人申報權利,或者申報權利被駁回的情況下,人民法院依申請人的申請所作出的宣告票據無效的判決。
除權判決,不確認當事人之間的實體權利與義務,只解決票據是否有效的問題。法律既可以把權利和票據連結在一起,法律也可以通過一定程序將權利和票據分開,使票據成為一張廢紙,使沒有票據者也可以行使權利。除權判決是票據權利與票據本身不可分的一種法定例外。獲得生效除權判決后,失票人喪失的票據權利得以“回復”,又可加以實現。除權判決作為一種特別程序,不是訴訟程序,因此它不能解決具體民事實體爭議。我國學者普遍認為,民事判決的法律效力應當包括形式法律效力和實質法律效力,其中形式法律效力包括判決的拘束力和形式確定力,實質法律效力則包括判決的形成力、既判力和執行力。票據除權判決雖然也是判決之一種,但是因為作出除權判決的公示催告程序具有非訟性,故票據除權判決的法律效力應當與一般的訴訟判決有所不同。
一、票據除權判決具有拘束力
判決是法院經法定程序,審慎行使審判權后作出的權威性判斷,若允許法院可以隨時對判決加以撤銷或變更,則判決將始終處于不穩定狀態,當事人間的民事糾紛將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法院和整個訴訟制度的權威也將蕩然無存,所以判決的拘束力主要是為了維護法院的權威與裁判的穩定,同時敦促法院慎重地作出裁判。拘束力是一切判決都具有的效力,并且是判決的所有效力中首先產生的效力,其發生時間與判決的成立時間完全吻合。除權判決也不例外。但是由于除權判決是根據非訟程序作出的判決,無法上訴或再審,因此《民事訴訟法》規定了利害關系人如果有正當理由,可以再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公告一年內,向作出判決的法院起訴,這是例外。
二、票據除權判決具有形成力
判決的形成力是指形成判決所具有的引起原民事法律關系變更或消滅的效力,票據除權判決的形成力也叫除權力。除權判決的形成力主要表現為其具有的消極效力和積極效力上。所謂消極效力,是指經除權判決后,票據失去效力。票據持有人已不再是票據的權利者,即使持有票據也不能依票據行使權利。因此,通常以持有票據就能證明其為該票據的權利者的這種推定效果在此失去其功效。換言之,除權判決的后果,使原來結合于票據中的權利從票據中分離出來。所謂積極效力,是指除權判決生效后,公示催告申請人有權依據判決向付款人請求付款。換言之,除權判決后,申請人如同持有票據一樣,被推定為當然的權利者,無須用其他方法(例如票據的持有、票據的提示等)證明自己是票據權利者的情況之下就可以行使票據權利。
三、票據除權判決不具有既判力
判決的既判力又被稱為實質上的確定力,是指“確定判決在實體上對于當事人和法院所具有的強制性通用力,表現為判決確定后,當事人不得就判決確定的法律關系另行起訴,也不得在其他訴訟中就同一法律關系提出與本案訴訟相矛盾的主張,同時,法院亦不得作出與該判決所確定的內容相矛盾的判斷”。公示催告程序是非訟程序,其中只有一方當事人,不確定的利害關系人根本沒有參與公示催告程序,更別說程序權利和實體權利得到了應有的尊重,且法院并沒有對可能存在的實體權利爭議進行審理,僅僅是依據程序作出了推定。因此,除權判決不應具有民事法律關系方面的既判力。如果要使票據除權判決具有既判力,則作出除權判決應有嚴格充分的程序保障,也即法院必須在公示催告程序中對票據權利的歸屬進行實體之審查,這無疑將大大增加法院的負擔,并延長整個公示催告程序的期限,既不符合訴訟經濟的要求,也會因利害關系人無從尋找而難以實現。
四、票據除權判決不具有執行力
執行力是指含給付內容的確定判決所具有的,權利人可以在義務人拒不履行給付義務時持該判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效力。確定除權判決僅是“回復”了失票人對喪失票據享有的實體法(票據法)請求權,而并未賦予其強制執行力。因而,不能對生效的除權判決申請強制執行。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結論,票據除權判決具有拘束力、形式上的確定力和形成力,但不具有既判力和執行力。研討生效除權判決的法律效力,一方面有利于化解票據法和民事訴訟法在公示催告方面的矛盾和沖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后續司法救濟制度的構建和完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