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彩橋
多年來,廣西南寧市武鳴區文化館始終按照“抓主動,爭第一”的工作總體要求,高度重視,積極謀劃,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探索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免費開放工作的新路子,成效明顯。
一、理念觀念創新,人人是服務主體
南寧市武鳴區文化館于2011年評為國家一級館,2012年完成了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原城區歌舞劇團整體并入文化館,人員編制從原來的19人增加到了目前的51人,加掛了南寧市武鳴區壯文化傳承保護中心,下設行政秘書股、展演部、民族文化傳承保護部、文藝輔導部、美術書法攝影部、文學藝術創作部、器材設備管理部等7個部門。城區文化館內常設有的多功能廳、排練廳、聲樂培訓廳、舞蹈培訓廳、書法美術展示廳及培訓廳、非遺展示廳,全部免費向全城區群眾文藝團體和愛好者開放,為廣大群眾提供日常文化活動場地和相關設備。文化館全體人員全部實行競聘上崗,按照國家一級館的標準,從嚴要求每一位館員,要求要樹立“人人是服務主體”的理念,面向基層,服務大眾,開門辦館。同時,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與免費開放密切相關的新理論、新知識、新規則、新技能培訓,提高了他們的素質和服務能力。通過理念觀念創新,人人認識到位了,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責任更大了,主動服務的勁頭更足了。如在免費開放工作中,每一位館員都能做到微笑服務、掛牌服務、主動服務、耐心服務、熟練服務、協作服務。微笑服務注重館員的禮貌服務,掛牌服務要求館員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主動服務強調發揮館員工作的主觀能動性,耐心服務要求館員能與群眾認真交流溝通,熟練服務側重館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協作服務要求館員之間、部門之間相互協調工作。
二、服務方式創新,豐富群眾文化
在免費開放場地,南寧市武鳴區科學設計,合理布局各個廳(室),相繼購置了價值20多萬元的舞臺設備、培訓設備等一大批硬件基礎。通過新聞媒體、懸掛橫幅、制作公示牌等廣泛宣傳,公開免費開放項目、時間及服務承諾書,明確了免費開放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每周對公眾提供服務的開館時間累計達70個小時以上,節假日期間基本文化服務項目繼續正常開放。如因故暫時閉館,提前一周向公眾公告。在顯著位置設立意見箱,公開監督電話,接受社會的監督。對于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能夠認真吸納,使免費開放工作更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目前,通過組織、培訓、輔導,全城區建立完善了以文化館為龍頭,各鎮文廣站為樞紐,村屯文化活動中心(室)為基礎并向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等輻射的文化網絡。據統計,2012年以來,武鳴區文化館共組織大型文化活動100場次、大型展覽50多次,開展各類理論研討活動和對外交流20多次,組織業余文藝創作和群眾業余作品推廣活動60多次,組織展演部下基層演出800多場次。在城區靈水社區建立了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基地。在太平鎮慶樂小學和城廂鎮一小、三小、四小、五小、實驗學校等學校建立了未成年人文化活動基地10個。在恒泰麗園房地產公司、香山府弟房地產公司、潘多拉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建立了外來務工人員文化活動點8個。組織13個鎮文廣站人員進行文藝、聲樂、舞蹈、新創民歌等內容培訓班70多期。文化館文藝輔導部、美術書法攝影部等文藝骨干老師主動走出去,面向社會,深入農村、工廠、學校、社區、軍營、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組織、輔導群眾開展文化活動,為基層培訓文藝人才,舉辦了未成年人文藝培訓班等60多期。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宣傳展示活動25次。通過服務方式創新,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如今,無論是平日,還是周末和假日,來文化館里參加器樂、聲樂、舞蹈、書法、美術培訓的青少年、老年人,參加業余團隊活動的愛好者,參觀展覽的書畫愛好者絡繹不絕。
三、服務品牌創新,深受群眾喜愛
多年來,南寧市武鳴區文化館每年都組織相關館員深入到13個鎮文廣站、208個村(社區)級綜合文化活動室進行考察調研,了解群眾文化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操作性強的解決方案。邀請區、市有關文化專家、學者等,對城區壯族三月三、《壯鄉歡歌》文藝晚會、歌王擂臺賽、新創民歌大賽、千團萬場文化系列活動、鄉村社區和諧文藝大展演比賽、綠城歌臺武鳴歌臺等活動,以及元旦、春節、國慶節等各類節慶活動進行指導。僅2016年,每位文化館館員深入基層(含文廣站、室、社區和農村)培訓、輔導、調研時間達65天以上,輔導有規模、有特色的舞獅隊、舞蹈隊、腰鼓隊、山歌隊、健身隊等民間文化藝術團隊300多個,指導建立縣山歌協會和13個鎮山歌協會。積極創辦南寧市武鳴區文化館網站,不定期在網站發布舉辦群眾文化活動內容及學習交流材料等信息資料。目前,南寧市武鳴區壯族三月三、新創民歌大賽、千團萬場文化系列活動、“尼達妮”展演、非遺美食大賽、廣場健身操等群眾文化活動已名聲在外。特別是壯族三月三文化旅游節,已形成南寧市武鳴區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年參加活動的群眾達10萬人以上。創作和展示了一大批文藝舞臺精品,如舞蹈《昂喃哪》獲2011年南寧市第二屆鄉村社區文藝大展演比賽舞蹈類社區組一等獎,舞蹈《藍布瑤》獲2016年南寧市第七屆鄉村社區和諧文藝大展演比賽舞蹈類社區組一等獎。
四、服務制度創新,免費開放長效化
一是制定了《南寧市武鳴區文化館免費開放工作實施方案》、《南寧市武鳴區文化館服務標準》,明確了免費開放工作原則目標、免費開放范圍、免費開放內容、實施步驟、具體措施和工作安排。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免費開放公示制度。通過發布和發放告示、須知、項目簡介等方式,讓大家了解開放的公共空間設施名稱、開放時間、功能,便于因各種原因不能參與文化活動的群眾及時了解和掌握,最大限度的增加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受眾率。三是建立了預約登記制度,安排專人做好預約與統計,在保證正常開展免費基本文化服務項目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四是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城區文化館實行免費開放,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的群眾人數將急劇增多,完善安全保衛和重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是當務之急。通過完善規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始終做到降低門檻不降低服務質量,將文化館建設成具有人文情懷、溫馨和諧的公共文化場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