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芙蓉
一、文獻綜述
魅力型領導強調以個人的號召力來影響下屬的行為,魅力型領導理論是領導的歸因理論的擴展。領導的歸因理論是指領導主要是人們對其他個體進行的歸因。而魅力型領導理論強調,人們會把某些行為或成功歸因于偉大的魅力領導能力。魅力型領導理論指出,當下屬觀察到某些領導行為時,會把它們歸因為偉人式的或杰出的領導能力。House在文中提出,領導要素中的個人特征就是其對信念的執著和對前途與目標的豐富想象力。在House看來,魅力型領導使下屬非常相信領導的想法和觀點,對領導有情感上的依賴,結果是對領導心甘情愿的服從。董臨萍、吳冰、黃維德通過實證研究,表明魅力型領導風格對群體效能感和群體績效具有積極的影響,但是,該領導風格不同的行為維度對于兩者的影響存在差異。
二、以魅力為素質核心的領導者優勢
一是領導者以完美的形式展示自我,并和追隨者的價值觀、審美觀相吻合。出于心理歸屬需要,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總渴望把自己歸屬某一社會群體。而對于領導者來說,只有自己的能力在群體中得到表現和發展,才能產生自我滿足和歸屬感。
二是領導魅力表現為一種強大的震撼力和向心力。領導者變革和創新的能力、對工作及下屬的關切、個人誠實守信等綜合條件是領導者魅力的源泉。建立良好的情感關系,人們之間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會大大增強,因此,領導者容易在情感上與追隨者形成共鳴。
三是領導者的魅力在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富有較強魅力的領導者能讓自己與他人之間形成更融洽、更真誠的關系,從而獲得影響力,他們或通過語言魅力對他人進行理性的說服和影響,或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感染他人。
三、魅力型領導在處理危機中發揮的作用
魅力型領導在危機處理中的作用機理,和領導者與追隨者之間所形成的特殊關系有關,也與追隨者對魅力型領導效力的感知和歸因有關,這種作用機理以魅力型領導對追隨者的巨大影響力為基礎。強烈的個人認同感確保魅力型領導在危機出現時凝聚人心。
強烈的社會認同感確保魅力型領導在危機化解中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魅力型領導能使追隨者產生強烈的社會認同感,下屬會為自己是部門或組織的一員而感到驕傲,他們能看到自身的努力和工作角色是如何與一個巨大的實體聯系在一起的,這使他們的工作更有意義,也更重要。
內在價值觀確保魅力型領導在預防危機中未雨綢繆。魅力型領導區別于其他領導方式最顯著的一點是,讓追隨者接受領導者的價值觀和信仰,樹立起認同感和歸屬感。由此可見,魅力型領導在企業面臨危機時,能夠以其獨特的影響力,凝聚組織內外人心,獲取必要的資源支持,從而能使企業順利高效地處理危機。
四、魅力型領導帶來的負面影響及預防
(一)對決策的影響
由于魅力型領導經常面對著一群死心塌地的追隨者,即使有個別頭腦清醒者,迫于群體壓力,也不敢直言,這樣就容易導致領導者權利欲的膨脹和濫用權力。在做決策的過程中,由于冒險轉移和魅力型領導的特殊作用。魅力型領導者會做出一些風險過大的決策,這些決策往往會給組織帶來災難。
為了防止這種局面的出現最有效的對策是建立一個完全獨立于領導者所在部門之外的監督機制,它不受魅力型領導的任何消極影響,而且對魅力型領導者進行嚴格而有效的監督,這對限制其權力的無限膨脹以及濫用權力是十分有效的。
(二)對組織的影響
一般來講作為一個魅力型領導者的下屬總是希望未來的接班人也像他們的現任領導人那樣富有魅力,而這一點是未來的接班人很難做到的。因為,魅力型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領導者的先天因素或特殊因素。一旦魅力型領導離開組織,將會使死心塌地的追隨者及組織置于危險的境地,從而導致組織處于領導真空狀態。
針對這種情況的出現作為魅力型領導人應該在其退位之前及早培養接班人,讓下屬有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另一方面通過對領導績效的外在客觀的評價,增強下屬與被領導者的理性關系,減輕魅力型領導離任時帶來的失落感。
(三)總結
魅力型領導帶領下屬能夠創造令人難以置信的業績,魅力型領導充滿著無限的魅力,他們對世界的發展產生過巨大的推動作用,他們曾改變過社會甚至是歷史的進程。在這個變革的年代里,危機意識與不確定性因素同時存在,組織的發展乃至振興使魅力型領導的產生成為一種基本的需要。這個時代是魅力型領導大放光彩的年代。
然而,我們同時也必須牢記魅力型領導不是包治百病的。它是一把非常鋒利的雙刃劍它能披荊斬棘,使組織在變革的時代里戰勝困難獲得生存發展的空間。但如果用不當也會導致組織的失敗,甚至是毀滅性的。所以我們在沉迷于魅力型領導者的巨大魅力的同時,也要更加關注魅力型領導的領導困境、防微杜漸、謹慎監督、防止權力濫用以及冒險轉移的發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