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艷
摘要:近些年來,農業經濟持續增長,在這個良好發展形勢的背后,要探究其發展的真正原因,總結經驗,繼續發展良好的部分,摒棄那些不可持續的農業經濟增長。從全方位多角度來認真探究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因,也要重視發展的負面影響,從而尋找探究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可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關鍵詞:農業;經濟增長;影響因素
武 艷. 農業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分析[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0):4.
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農業的發展,農業的發展貫穿于中國的發展進程之中。從遠古時代的萌芽期到15-20世紀的形成期再到如今的發展、成熟期,農業在不斷成熟的同時也為人們帶來更多的利益收入。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以后,農產品出口貿易帶來的巨大經濟收入,使得農業經濟第一支柱的地位更加穩固。在對相關文獻進行收集整理的基礎上,現對農業經濟快速增長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一、農業經濟增長影響因素
1、國家扶持
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國家扶持[1]。國家對農業發展大力的幫助,給農民優惠政策,為農業進行投資,從某種意義上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民覺得種植農作物使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會更加的賣力氣。別的人看見了也會效仿,越來越多的農民參與到種植生產活動中來,從而促進農業的發展。
國家重視農業,也會讓人民感覺到安心。因為糧食是人們生存的基礎,農業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國家通過銀行扶持農業是一個重要的方式,通過銀行緩解了人們的壓力,給予人們幫助,從而發展農業。但是通過銀行貸款也會有弊端。除國有銀行之外,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是將獲利放在首位的,并不會從發展農業,幫助農民的角度考慮。這樣就會對農民的貸款進行各種條件的限制,門檻過高,限制了農民的自由,許多農民也因為這一點,資金跟不上放棄了貸款這種方式,也就限制了農業的發展。從資金這方面來說,國家應該增加直接對農民扶持的范圍,而不僅僅是貧困地區。國家也可以讓銀行對于農民貸款這一方面給予幫助的方案,也會減少了克扣給農民發展農業資金的現象發生。
2、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是農業發展的動力[2]。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的增加,作為基本生活保障的糧食也就相應增加。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也不斷的改變,將農作物作為副產品或者原料進行二次加工改造的產業發展迅速,這也極大的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有些地區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然后價格會隨著市場的需求不斷提高。但是在我國的偏遠地區,人們的消費意識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有局限性,帶動不了消費,從而對農業也會產生影響。因此國家要注重城鄉之間的發展平衡,只有城鄉居民共同消費,帶動市場需求,才會給農業以發展的新空間。在城鄉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政府應該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氣候、地形等采取不同的生產策略,形成地區性的農業種類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商業價值、走向國際,促進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給了國內外的農業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幫助[3]。直接影響就是糧食的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增加。這一點也提醒了我們,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改變生活,要重視農業的科技發展,會給整個農業帶來變革。學習國外的先進農業技術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但是由于農業依附環境的因素很大,并不是所有國家農業方面的高科技對中國來說都適用,不能盲目效仿別人。中國自身也要注重農業科技的發展,找尋一條真正適合農業發展的科學技術,再進行普遍推廣,要真正的將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的生產力,不能盲目進行要求。除了積極推廣新型農業設備之外,各級政府還應該開展農業技術宣傳講座等,確保農民能夠正確使用機械設備,提高生產效率,在增加自身經濟收入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
3、農業發展方式
農業的經濟增長除了與國家扶持以及市場需求有關以外,還跟農業發展方式有關。隨著全國科技的進步,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機械化設備的使用也逐漸增多。國際上對于農業發展方式主要依據農業科技在其中所占比重進行劃分,當科技進步貢獻率小于40%時,為粗放型經濟;當科技進步貢獻率大于60%時,為集約型經濟;當科技進步貢獻率在40%-60%時,為過渡型經濟。
結合全國農業的實際發展情況,粗放型農業發展方式主要是依靠擴大生產規模從而實現農業經濟的增長;集約型農業發展方式,主要依靠科技代替人力進行優化配置,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同時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可持續型農業發展方式,此階段農業發展目標已經由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向兼顧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轉變;知識型農業發展方式,此時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第一要素主要是知識資源,農業逐漸發展形成以高新技術為主要支柱的新型產業,農業產品和農業服務朝著智能化、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在農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影響農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都不同[4]。
二、結語
糧食是人們的生命來源,從而也是國家最基本應該大力發展的。中國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過順風順水,也經歷過大風大浪。目前全國農業經濟快速增長,但是已經出現了經濟增長變緩的趨勢。我們要總結經驗,探究以往農業發展的歷史中的有積極促進作用的一面。發展農業是一個國家永久存在的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要積極面對,不能趨利避害,要真正的看清背后隱藏的危險,這樣才能夠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辛 娟. 當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分析[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2).
[2] 許永峰. 農業新技術推廣進程的影響因素研究[J].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17,29(2):50-51.
[3]王冬生.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探討[J]. 環球市場,2017(1):14-14.
[4] 余 倫. 農業生產的技術效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 南方農機,2017,4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