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維霞 黃輝萍 鐘健
某醫院JCI認證前后門診護士標準預防相關知識知曉率變化分析
秦維霞1黃輝萍1鐘健2
目的分析某醫院JCI認證前后門診護士標準預防相關知識知曉率的變化情況。方法JCI認證準備期間,加強相關培訓和考核、加強相關設施配置,JCI認證前后運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門診護士進行調查。結果知曉率在JCI認證后高分段人數增多,低分段人數減少,P=0.000,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JCI認證前低分段占比最高的外科,在之后下降,由39.29%降至33.33%,P=0.01;年齡大于50歲以上,高分段占比由JCI認證前的18.42%增至認證后的29.08%,P=0.002;工作20年以上的群體低分段占比JCI認證前后分別為67.86%、88.89%;JCI認證后低分段占比最高的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占55.56%;初級職稱的護士低分段占比由JCI認證前的35.71%降至11.11%,P=0.001;JCI認證后總得分及不同內容得分均明顯高于之前;JCI認證后易錯題的得分明顯提升,P值均為0.000;最喜歡的培訓方式依次為:科室自行組織培訓(46.97%)、OA發布知識點學習(30.30%)、院感專職人員到科室講授(15.15%)、院感部組織專場培訓(7.58%)。結論經過相關培訓,能大大提高相關知識知曉率,但應針對薄弱人群、易錯題,選擇合適培訓方式進行重點培訓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JCI;門診護士;標準預防;知曉率
標準預防最早由美國疾控中心(CDC) 1995年提出,1996年開始在全美范圍內實施[1];我國1999年左右引入,并于2000年將其編入《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試行)》[2],開始在醫療護理工作中全面推廣。2009年4月,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頒布了《醫院隔離技術規范》,將其定義為:基于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非完整皮膚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則,針對醫院所有患者和醫務人員所采取的一組預防感染措施[3]。門診是醫患接觸的第一站,做好標準預防對門診護士來說顯得尤為重要,防護不到位易引起感染[4];且每降低1%的感染率,節約的費用足以支付院感監控工作所需的一切費用[5]。
某院自2013年起著力準備通過JCI(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認證,于2015年10月順利通過認證。現對JCI認證前后門診護士標準預防相關知識知曉率的變化進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研究對象為某醫院門診護士。某醫院是閩西南地區最大的一家三甲綜合醫院,現開放床位2 500余張,門診共有護士68名,包括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等。
1.2.1 調查工具 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中標準預防知識點,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分基本資料(職稱、工作年限等)、主體部分(概念、洗手和手消毒、戴手套、防護、銳器及環境處理知識等調查),共14題、100分,設60~79為低分段,80~100為高分段。問卷咨詢護理及院感專家8名,職稱均要求為副主任及以上,根據意見對問卷進行修正,其重復測量信度Cronbach’s α 系數大于0.85。
1.2.2 JCI背景知識 美國醫療機構評審國際聯合委員會,簡稱JCI,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非政府機構,其評審團隊是由醫療、護理、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的國際專家組成,是世界公認的醫療服務標準,代表醫院服務和醫院管理的最高水平[6],其根本宗旨是以患者為中心,保證患者安全,合理和標準的規范制定和有序執行。第六版JCI評審標準中,第三部分“醫療機構管理標準”里的感染預防和控制(PCI)章節,明確指出:在需要時,可獲得并正確使用手套、口罩、護目用具、其他防護設備、洗手液和消毒劑,對隔離、防護、防止感染提出了明確而嚴格的要求[7-8]。
1.2.3 JCI認證準備期間提高醫護人員標準預防知曉率的措施
(1)加強培訓:結合手衛生、職業暴露培訓,多種方式進行:院感部組織專場培訓2次;院感專職人員到科室現場講授2次;科室自行組織學習每月1次;OA發布知識點自學1次等。
(2)加強考核:結合手衛生及職業暴露考核進行。
(3)加強相關設施配置:相關科室配置血液濺灑處置箱;調整洗手池位置;張貼六步洗手法圖;充足配備干手設施、快手消、洗手液等用品;充足配置口罩、眼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防護用品,制作防護用品正確佩戴和使用流程圖張貼在防護用品放置處,方便醫務人員使用。
1.2.4 資料收集方法 院感專職人員統一面授培訓調查員,調查員職稱要求為主管護師及以上,分別于2015年6月15日和2016年6月15日,由調查員到各門診發放問卷,指導門診護士現場填寫并立即回收,方式為閉卷調查。共發放問卷68份,回收66份,回收率97.05%;有效問卷66份,有效率100%。2份未回收的問卷為調查人員遺失調查表。
1.2.5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進行數據錄入,應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正確率等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年齡、工作年限等計量資料采用兩兩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共調查66人,分別來自內、外、婦、兒4個診療系統,平均年齡為(43.12±19.52)歲,平均工作年限為(12.67±10.78)年,本科以上學歷占40.91%,中級職稱占54.55%。
總分為100分,JCI認證前總平均得分(77.27±7.65),JCI認證后平均得分(86.95±5.28),較認證前平均分提高,經統計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46,P=0.000)。JCI認證前高分段有38人,占57.58%,之后高分段人數明顯增多達57人,占86.36%,JCI認證前后調查對象得分情況構成不同,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557,P=0.000)。
66份有效問卷成績均高于60分。JCI認證前有38人為高分段,占57.58%,之后57人為高分段,占86.86%,高分段人數明顯增多。高分段占比多的分別是:年齡:JCI認證前后分別是30~39歲組(39.47%)和≥50歲組(29.82%);工作年限:認證前后均是≥20年組(分別是52.54%和54.39%);學歷:認證前是大專組(39.47%),后是大專及本科及以上組(均為38.59%);職稱:JCI認證前后均是中級職稱組(分別是57.89%和52.64%)。見表1。

表1 JCI認證前后標準預防知識知曉率調查不同人群得分情況比較
JCI認證前后各項目平均得分均顯著升高,升高最多的是戴手套內容,詳見表2。

表2 JCI認證前后標準預防知識知曉率調查不同內容得分情況比較
將答錯人數超過20人的題歸為易錯題,共6題。見表3。
最喜歡的方式是科室組織學習,占46.97%,其次是醫院OA網發布知識點自學,占30.30%,第三是院感專職人員到科室講授,占15.15%。最不喜歡的是院感部組織集中培訓,僅7.58%。
本研究顯示外科和50歲以上人數最多;有一半以上人員工作20年以上,大部分是中級職稱及本科及以上學歷。
JCI認證后高分段人數明顯增多,低分段人數明顯減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采用的措施能大大提高知曉率。
3.1.1 不同科室 JCI認證前低分段占比最高的外科(39.29%)在JCI后降至33.33%。外科護士在工作中接觸標準預防的機會多,強化訓練多,知曉率提升明顯。與李麗等研究的結果類似[9]。

表3 JCI認證前后標準預防調查問卷易錯題情況比較(n=66)
3.1.2 不同年齡 JCI認證前占門診總人數33.33%的50歲以上人群,高分段得分率僅為18.42%,認證后,其高分段得分率為29.82%。說明即使高齡護士,通過培訓,也能有效提高其知曉率。
3.1.3 不同工作年限 JCI認證前后,低分段占比最高的均是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的,分別為67.86%和88.89%,其多數年齡已超50歲,記憶力、學習能力等均下降,應作為培訓重點對象。
3.1.4 不同學歷 JCI認證后低分段占比最高的為本科及以上學歷,為55.56%,與其人數占調查總人數的40.91%有關,但同時也說明并非高學歷其知曉率也高。
3.1.5 不同職稱 JCI認證后,初級職稱的護士低分段占比從35.71%降至11.11%,這部分人年紀大多較輕,學習能力強。
認證后總得分、各部分內容平均得分情況均有提升,P值均=0.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JCI認證前部分知識模糊不清,如通過血液傳播的疾病一題66人中42人錯,占63.64%; 認證后在經血液傳播的疾病和戴手套可以減少針刺傷次數一題上,仍均有9.09%的護士犯錯,應重點進行培訓。
最受歡迎的是科室自己組織學習,因其時間靈活、氛圍輕松;院感部組織的專場培訓最不受歡迎,門診護士工作繁忙,專場培訓影響日常排班;在培訓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多種方式對門診護士進行培訓,加強考核,加強標準預防相關設施的配置,可有效提高標準預防知識知曉率。但應根據易錯題及不同人群的特征和喜好,選擇合適的培訓方式,重點培訓。
[1] 俞萍. 手術室護士標準預防認知和執行現狀分析[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1):76-78.
[2] 劉婷. 某市級醫院手術室護士標準預防行為的依從性與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1):283-284.
[3] 衛生部醫院感染控制標準專業委員會. WS/T311-2009醫院隔離技術規范[S].北京:2009.
[4] 陳佩,是俊鳳,鄒姮,等. 急診科護士標準預防措施執行情況現狀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5):2269-2271.
[5] 常紅娟,梁艷,秦霞,等. 護理人員標準預防知-信-行現狀與影響因素的研究[J]. 中國護理管理,2010,10(7):26-29.
[6] 美國醫療機構評審國際聯合委員會醫院評審標準[S]. 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
[7] 李春艷. JCI評審培訓在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S2):459-460.
[8] 孫玉紅. 基于JCI國際標準的護理質量管理研究[J]. 中國急救醫學,2016,36(z1):345-346.
[9] 李麗,楊榮,曹靜. 急診科護士標準預防行為依從性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5):1406-1408.
Analysis of Awareness Rate of Standard Prevention Related Knowledge Among Outpatient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JCI Certification in a Hospital
QIN Weixia1HUANG Huiping1ZHONG Jian21 Depar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3, China; 2 Client Service Center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hospital outpatient nurses’awareness of standard prevention related knowledge before and after JCI certification.MethodsIn JCI certification preparation period, the relevant training, assessment and the facilities were strengthened. The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before and after JCI certific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nurses.ResultsThe high segment of awareness rate increase after JCI certification and low segment reduced,P= 0.0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fore JCI certification, surgery was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low segment ,it decreased from 39.29% to 33.33%,P= 0.01; aged over 50 years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high segments increased from 18.42% to 29.08%,P= 0.002. Over 20 years working groups, low segments accounted for 67.86%, 88.89% before and after respectively; after the certification,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low segment were undergraduate or above, accounting for 55.56%; the percentage of junior nurses in low segments dropped from 35.71% before to 11.11% after , andP= 0.001; after the certifcation, the total score and different content scores were signif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most likely wrong questions’ scores were signifcantly improved,P=0.000; the most favorite training methods were in turn ∶ the department organizes the training by itself (46.97%), the OA releases the point for studying (30.30%),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full-time staff to the department for teaching (15.15%), the depar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organize special training (7.58%).ConclusionThe training during JCI creation can improve awareness rate greatly, but for the weak crowds, most likely wrong questions, must select appropriate training methods, focus on trai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results.
JCI; outpatient nurse; standard prevention; awareness rate
R197
A
1674-9316(2017)18-0013-04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8.007
1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院感染管理部, 福建 廈門361003; 2客戶服務部
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