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婷 向萍
重慶市巴南區第二人民醫院 重慶巴南 400054
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治療及護理
伍婷 向萍(通訊作者)
重慶市巴南區第二人民醫院 重慶巴南 400054
目的:探討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治療及護理。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與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對性的綜合護理,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并對比分析護理應用價值。結果:經護理,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為70.0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7.50%,對照組為80.0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結論:對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能夠增強治療的有效率,提升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的預后。
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護理
支氣管哮喘是由氣道上皮細胞、中性粒細胞、嗜血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及其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1],臨床上哮喘通過抗生素和激素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然而隨著我國抗生素濫用現象的加重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哮喘患者易發生肺部感染,并且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比例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造成哮喘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增加。現將我院80例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和治療體會分析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23例;年齡最大的患者為78歲,最小為49歲,平均年齡為(63.08±2.41)歲。對照組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齡最大的患者為79歲,最小為51歲,平均年齡為(64.01±2.31)歲。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基礎性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本研究中 所有患者入院后,給予血糖、血脂、血尿常規、痰液檢查、X線、CT平掃等檢查,進行對癥治療,及時糾正患者酸堿失衡和缺氧癥狀[3],確保患者正常呼吸。對照組治療方法為常規療法,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使用激素療法,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不同的護理干預,對照組為常規護理,包括輸液技術護理、遵照醫囑進行藥物護理、觀察患者相關指標等;觀察組給予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其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病情護理。首先,對患者進行呼吸道護理干預,在給予吸氧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對通氣口進行定期更換,并維持其濕潤度;定期幫助患者進行痰液清理以避免感染,并遵照醫囑給予期肺部灌洗服務;若患者存在缺水等狀況,應及時給予對癥護理干預。其次,在護理全過程中均采取無菌操作策略,幫助患者進行咳嗽引導、叩背以及翻身等,避免感染。另外,密切觀察患者臨床癥狀,遵照醫囑對其進行吸痰護理,嚴格進行包括體位、插管深度、插管方式、插管持續時間等在內的參數計劃;在病情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包括呼吸頻率、血壓、心肺功能各項指標等在內的變化情況,保證其液體攝入量,并記錄其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2)心理護理。心理護理 由于哮喘發作和精神緊張導致的交感神經興奮密切相關,護理人員應安撫患者情緒,對接受機械通氣或氣管插管的患者給予支持和安慰,必要時采取鎮靜治療。對患者需求及時滿足,告知患者良好的情緒有助病情恢復,哮喘雖不可治愈,但經過正確處理可長期維持病情穩定,減少發作,使患者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
(3)呼吸道與口腔護理(1)呼吸道護理:對患者呼吸道內的分泌物進行及時清除,使用無菌生理鹽水對氣道進行濕化,并配合患者的咳嗽與護理人員叩背對較粘稠痰液進行吸除;當患者無法自行咳出痰液時,可使用吸痰器清除痰液。在吸痰的過程中,注意使用刺激小,合適的吸痰管,避免造成患者氣管的機械損傷,并吸痰前給予患者吸純氧(1~2min)。吸痰結束后給予患者霧化吸入減少刺激。視患者情況,幫助患者進行呼吸訓練[4]。(2)口腔清潔: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需要保證口腔清潔,做好口腔與牙齒病變的預防,因此在用餐結束后均要囑咐患者刷牙或者使用生理鹽水漱口。
(4)用藥護理 患者藥物治療前應詢問患者的藥物過敏史,同時采集患者的痰液進行藥敏試驗。根據檢測結果合理用藥。用藥過程中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心肺功能等指標,同時注意有無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對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對比分析患者的治療效果。將治療效果分為:治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細菌培養均顯示為陰性。有效:經過 1w 治療后,患者癥狀基本消失。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病情未發生變化,甚至病情加重。護理效果以自擬滿意度調查問卷為基礎,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后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對比兩組調查結果。
采用 SPSS 19.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 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觀察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判定為有效的有3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 95.00%,對照組判定為有效的有 2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0.0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X2=9.51,P<0.05。根據調查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度為 97.50%,對照組為80.00%,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情況對比(n/%)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發病率較高的慢性氣道炎癥,在炎癥作用下往往造成氣道反應性增高,使患者出現反復性的氣促、喘息與咳嗽、胸悶等癥狀。支氣管哮喘的誘發原因諸多,并且各年齡階段均有發生。臨床上治療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病癥通常采用常規療法,從本研究觀察結果可知,在常規療法基礎上采取激素療法的措施能進一步提高治療的總有效性。在治療的基礎上,采取必要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來說十分必要,針對性護理干預是以病情護理與心理護理為基礎的較為嚴謹的護理模式,其通過全面、科學的細節護理途徑在最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在恢復過程中的感染源風險水平,而人性化的心理護理服務為患者提供了積極、樂觀的治療環境。根據護理服務的調查結果可知,觀察組的護理服務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可見,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在促進治療進程的基礎上達到了建立和諧友好護患關系的目的。
綜上所述,對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激素療法基礎上采取針對性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推進其治療進程,對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具有顯著效果,護理模式應用價值較高,可推廣。
[1]石繡華,陳紅艷.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治療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5):12-13.
[2]王雪梅.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治療及其護理[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02(9):15-16.
[3]王麗華,張立東.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治療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3,(15):743-744.
[4]尹移紅.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療與護理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1):234.
R691.3
A
1672-5018(2017)01-1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