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麗花 龐彩霞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廣東廣州 510080
探討術后早期腸內營養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方法
巫麗花 龐彩霞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廣東廣州 510080
目的:探討術后早期腸內營養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護理方法。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胰腺癌手術患者,根據術后營養支持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對照組40例。對照組腸外營養,觀察組術后早期腸內營養,觀察兩組的應用效果。結果:通過實施早期腸內營養,不僅能為患者提供營養支持,而且能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早日恢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結論:術后早期腸內營養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顯著,配合全面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地增強患者的免疫力減少并發癥。
術后早期腸內營養;胰腺癌;術后護理;效果
在臨床上,胰腺癌屬于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障礙,且患者也會伴有營養不良癥狀,因此患者在手術治療后容易出現感染現象甚至死亡,這就需要在術后及時地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持治療,并同時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提高其自身的免疫水平,確保手術治療的效果[1]。為了深入地分析術后早期腸內營養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臨床價值及其護理方法特開展本次研究。
1.I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胰腺癌手術患者,依據術后營養支持方法的不同將其列入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為40例。對照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的年齡為45~75歲,平均年齡為 59.4歲(±3.2);中分化腺癌、導管細胞癌、高分化腺癌患者分別為16例、12例、12例。觀察組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患者的年齡為50-78歲,平均年齡為62.1歲(±3.2);中分化腺癌、導管細胞癌、高分化腺癌患者分別為16例、8例、16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如性別、平均年齡以及病癥分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胰腺癌手術進行臨床治療,術后對照組行腸外營養支持治療.治療方式主要是靜脈供給,所使用的營養物質包括0.3/kg的氮量和 100J/kg的非蛋白熱量,并需要添加適量的電解質以及維生素[2]。術后觀察組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經鼻在患者的胃腸道中插入減壓管,在手術治療后的24h內給予適量糖鹽。如果患者不存在異常反應,則對其使用腸內營養制劑,與此同時可以適當加量,本研究中需要結合患者的病情特點和手術情況選取相應的腸內營養制劑[3]。同時需要給予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包括:①口腔護理。在應用鼻腸管的過程中,會對患者的口腔腺體產生刺激作用,所以患者的唾液也會顯著減少,這就導致患者的口腔容易滋生細菌,從而容易出現口腔感染現象,所以要高度重視口腔護理,給予患者漱口水,囑咐其飯后及時漱口,并要早晚刷牙,以有效地減少口腔內的細菌含量。②管道護理。在護理中,患者的管道容易出現打結現象。且要注意執行無菌操作,與此同時,腸內黏液往往也會出現凝結現象,從而會造成堵管,因此每次營養液滴注過后,需要及時地使用溫開水沖洗管道 q8/h,以有效地降低堵管和感染等的發生率。③滴注技術。要注意調節營養液滴注的溫度,使用恒溫器,控制好滴速以20ml/h開始,以免使患者產生一系列不良反應如惡心、腹瀉等。
1.3 觀察指標對比分析
兩組免疫功能指標和并發癥的發生率。其中免疫功能指標包括: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T細胞(CD4+)和T細胞(CD4+/CD8+)。
1.4 統計學分析本研究應用SPSS 19.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4-標準差(互4-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各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兩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T細胞(CD4+)和 T細胞(CIM+/CD8+)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 l所示。

表I 兩組各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2.2 并發癥的發生率比較兩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比較
在臨床上,腸內營養的臨床優點在于操作簡便符合人體生理特點,同時對于腸黏膜的屏障功能有著顯著的改善作用,且所引發的并發癥如嘔吐、腹瀉等較少,因此有著傳統腸外營養支持治療無法比擬的臨床優勢。但是在對胰腺癌患者進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時,也需要加強護理干預,其原因就在于手術前,胰腺癌患者多伴有程度各異的食欲不振現象,并存在消化功能障礙,所以患者的營養素攝入量嚴重不足,這就導致患者多存在營養不良現象,所以其免疫功能普遍較差[4]。此外,胰腺癌手術中患者機體功能會受到較大的創傷,所以術后要及時地進行營養支持治療,但是由于術后患者的病情會出現多種變化,因此仍需要加強護理干預。本研究中,實施營養支持治療后,兩組免疫功能指標比較,觀察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胰腺癌患者手術治療后及時地對其進行早期腸內營養治療并配合相應的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研究結果是一致的。總之術后早期腸內營養在胰腺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顯著,配合全面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地增強患者的免疫力,減少并發癥值得推廣。
[1] 金如燕,王笑徽,章賽珍,等.雙泵在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術后早期腸內營養中的應用.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13):ll—13
[2] 張曉芳,邵冰峰.田思源,等.胰腺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的效果觀察及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2):62—63
[3] 王廣勝.胰腺癌術后腸內營養護理的應用.中國醫藥導報,2013,10(9):133一135
[4] 楊雅女.胰腺癌術后早期腸內營養效果及護理對策分析.中國社區醫師,2015.(11):123—124
R322.4+91
A
1672-5018(2017)01-1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