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鈺
重慶市江津區中心醫院 重慶江津 402260
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期給予心理干預護理的效果研究
夏小鈺
重慶市江津區中心醫院 重慶江津 402260
目的:探討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期實施心理干預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到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透析期尿毒癥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常規組(常規性護理)和實驗組(心理護理干預),各45例,比較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情況。結果:與護理前相比,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明顯較低,且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尿毒癥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廣。
尿毒癥;血液透析;心理干預
尿毒癥是指急慢性腎功能不全發展嚴重引起機體內分泌功能紊亂所導致的中毒現象,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患者無法正常排出尿液和其他代謝毒物,血液透析已成為目前國內治療尿毒癥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血液透析價格昂貴,且需要定期、終身進行治療,并容易誘發多種并發癥,患者承擔著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經濟壓力,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1]。因此,在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期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對于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具有重要作用。筆者對我院90例患者進行了研究,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到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透析期尿毒癥患者進行研究,均經血尿常規、腎臟 B超確診,并將伴有惡性腫瘤、認知障礙或交流障礙、嚴重臟器疾病患者排除在外。分為常規組和實驗組,各45例。常規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38~73歲,平均(59.1±7.2)歲。其中慢性腎功能不全23例,糖尿病腎病14例,高血壓腎病8例。實驗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39~75歲,平均(59.3±7.1)歲。慢性腎功能不全24例,糖尿病腎病15例,高血壓腎病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常規組患者給予常規性護理,包括用藥指導、飲食護理等,實驗組在上述基礎上加以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帶領患者熟悉醫院制度、病房環境和醫療設備等,幫助患者適應住院環境;護理人員應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加強心理素質建設,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使患者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多與患者溝通,尊重患者,理解患者,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病程、癥狀表現、經濟情況等,交流過程中注意溝通技巧,獲取患者的充分信任,與患者建立平等、和諧的護患關系;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對透析的原理、過程、效果和注意事項有所了解,緩解患者的緊張、交流和抑郁情緒,使其積極配合各項治療,如果患者拒絕服藥、抗拒透析,護理人員切忌用責備語氣指責或訓斥患者,首先應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詢問具體原因,然后進行耐心、善意的勸導,使患者明白利害關系,自覺服藥;定期對患者進行團體心理問題輔導,使患者釋放心理壓力,并通過病患間的互相鼓勵增強患者戰勝疾病、勇于挑戰的信心;在病情允許的條件下,鼓勵家庭、社會和單位等支持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溫暖,提高患者的生存意識和社會價值感。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情況。
采用spss19.0處理數據,組間進行t檢驗,P<0.05,存在顯著性差異。
護理后,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明顯下降,且實驗組下降幅度更為顯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情況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情況對比(±s,分)
SAS SDS組別 例數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組 45 58.1±2.6 55.6±3.0 59.3±3.5 56.3±3.0實驗組 45 57.9±2.7 48.5±2.9 59.2±3.4 50.1±2.8 T值 0.36 11.41 0.14 10.14P值 >0.05 <0.05 >0.05 <0.05
尿毒癥是指患者腎臟結構和功能發生退行性改變,尤以老年人發病率最高[2]。患者腎臟功能嚴重受損,無法及時將代謝毒物排出體外,腎臟移植極為少見,一般需借助血液透析,這是一個長期治療的過程,患者心理壓力和家庭壓力較大,容易產生焦慮、恐懼心理,影響治療效果。
本實驗從多方面為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結果顯示,患者負面情緒均得到有效緩解,P<0.05,差異顯著。穆拉籽[3]對30例尿毒癥進行了研究,結果與本研究相符合。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尿毒癥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廣。
[1] 周桂鳳,闞旺媛.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家屬心理健康狀況及影像因素的回歸分析[J].臨床護理雜志,2013,12(2):20-23.
[2] 許碧琴.中醫護理聯合心理干預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期的臨床效果[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8):104-106.
[3] 穆拉籽.心理干預對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期護理的效果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4):190-191.
R459.5
A
1672-5018(2017)01-1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