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 李倩 何萍 王亞文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醫院 四川南充 637000
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內瘺護理探析
林芝 李倩 何萍 王亞文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醫院 四川南充 637000
目的:探析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內瘺護理。方法:將2015年12月ˉ2016年12月間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采取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30例基于此采用針對動靜脈內瘺的綜合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內瘺成熟時間與并發癥情況。結果:觀察組內瘺成熟時間為(6.3±0.5)周、對照組為(8.1±0.4)周(P<0.05);觀察組2例并發癥,發生率6.7%,對照組8例并發癥,發生率26.7%(P<0.05)。結論:在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中應用針對動靜脈內瘺的綜合護理干預,可促進內瘺成熟,減少并發癥,值得臨床推廣。
內瘺護理;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探析
中華醫學會在2000年有一項統計:大約有1/3的血液透析患者所患的是糖尿病腎病[1],這是對患者身體健康、生命質量影響最大的慢性疾病之一。要維持患者血液透析需要的血管通路,就必須維護好動靜脈內瘺這條“生命線”。由于患者血管彈性不佳,而且又細、又硬、又脆,所以給建立動靜脈內瘺提高了難度[2],一旦建立成功,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來保護內瘺,保證血液透析順利進行。為此,我院對行血液透析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采取針對動靜脈內漏的綜合護理措施,現作出如下報告。
本研究對象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間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60例糖尿病腎病患者,排除血液系統、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意識不清、精神障礙、長期臥床者。所以患者均知曉本研究內容且自愿參與,血液透析時間在 3個月以上,腎小球濾過率<30mL/min。根據不同的護理方案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 42~78歲,平均年齡(57.3±7.6)歲;病程 6個月~13年,平均病程(7.2±2.5)年;Ⅰ型糖尿病3例、Ⅱ型糖尿病27例。觀察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4~76歲,平均年齡(56.9±7.8)歲;病程4個月~15年,平均病程(7.7±2.6)年;Ⅰ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28例。綜合比較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
兩組患者全部接受術前、穿刺、術后等各階段的常規護理。另予以觀察組針對動靜脈內瘺的綜合護理措施:①飲食護理:合理搭配飲食結構,控制水分攝入量,兩次血液透析過程必須禁水,保證體重<干體重的5%,以此減少心力衰竭與高血壓;②心理護理:長期的血液透析,患者通常伴有消極心理,缺少治療信念。護理人員應多以成功的案例鼓勵患者,使之重拾治療信心;③術前護理:若患者腎小球濾過率<20mL/min、肌酐>500μmol/L,則予以其動靜脈內瘺術。術前7d禁止在瘺側手臂測量血壓與輸液;告知患者手術注意事項,讓其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提高手術的配合度;④穿刺護理:必須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選擇正確、恰當的穿刺點,動脈、靜脈穿刺點相隔的距離要求為8~10cm,按時變換穿刺點;⑤內瘺護理:隨時觀察內瘺的震顫或局部水腫等情況,保證內瘺位置的干燥,預防感染;血液透析結束后,當針尖完全拔出后再壓迫內瘺15min左右;⑥運動指導:結合患者個體差異為其制定科學、合理、強度適宜的運動方式,從而使血管擴張、靜脈增厚,加快內瘺的成熟速度,延長內瘺的使用時間[3]。
比較兩組患者的內瘺成熟時間與并發癥情況,包括血栓、狹窄、阻塞、感染。
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內瘺成熟時間與并發癥情況:觀察組內瘺成熟時間為(6.3±0.5)周、對照組為(8.1±0.4)周(P<0.05);觀察組出現感染1例、阻塞1例,并發癥發生率6.7%,對照組出現感染3例、血栓2例、阻塞2例、狹窄1例,并發癥發生率26.7%(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內瘺成熟時間與并發癥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內瘺成熟時間與并發癥情況比較(±s)
并發癥(n,%)分組 成熟時間(周) 阻塞 狹窄 血栓 感染 發生率觀察組(n=30) 6.3±0.5 1 0 0 1 6.7%對照組(n=30) 8.1±0.4 2 1 2 3 26.7%P <0.05 <0.05
糖尿病腎病的病理特征決定了患者的血液粘稠度要比常人高出很多,因此多伴有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特別容易形成血栓[4]。血液透析作為糖尿病腎病患者賴以生存的重要方式,無論是血栓、假性動脈瘤還是血管狹窄、阻塞,對患者而言都是非常嚴重的并發癥,加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免疫力、抵抗力較弱,血液透析期間還伴隨較大的感染風險。鑒于此,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的護理重點便是動靜脈內瘺[5]。
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我院總結了四點內瘺護理心得:①重視術前超聲檢查,因毒素對皮膚的刺激非常嚴重,而且穿刺點大多在臂彎處,故患者經常抓撓,直接穿刺很有可能造成術后感染或阻塞,因此應該選擇另一只手臂穿刺;②患者的內瘺成熟時間較長,建立內瘺后不宜在短時間內使用,可先用臨時的血管通路代替;③繩梯式穿刺優勢較大,若患者的血管條件不足以做繩梯式穿刺,再另行使用定點穿刺,且要每天檢查 2次,保證內瘺建立成功;④血液透析期間叮囑患者控制體重,應用低分子肝素鈉做抗凝治療,避免阻塞或血栓。
本研究中,觀察組內瘺成熟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分析,在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中應用針對動靜脈內瘺的綜合護理干預,可促進內瘺成熟,減少并發癥,值得臨床推廣。
[1]李靜.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內瘺護理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4):164-164.
[2]李欣欣.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內瘺護理措施[J].糖尿病新世界,2015,(15):154-156.
[3]任海玲.淺析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內瘺護理[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6):650-651.
[4]朱璇.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的護理研究[J].醫學信息,2015,(10):343-344.
[5]廖毅梅.糖尿病腎病血透患者內瘺護理及并發癥的預防[J].飲食保健,2016,3(15):51-51.
R959.172
A
1672-5018(2017)01-1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