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景景
紹興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浙江紹興 312000
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人臨床護理中的作用分析
許景景
紹興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浙江紹興 312000
目的:對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人臨床護理中的作用進行研究與分析。方法:選取100例糖尿病患者,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遵循隨機分配的分組原則,每組患者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該當,觀察組患者接受由糖尿病護理小組提供的專門的護理干預服務。結果:觀察組患者在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與空腹血糖水平等方面的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由糖尿病護理小組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專門的護理干預服務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癥狀,控制血糖水平,臨床價值值得推廣。
臨床護理;血糖水平;糖尿病護理小組
隨著我國城鄉(xiāng)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糖尿病疾病發(fā)病率正呈現(xiàn)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作為一種臨床醫(yī)學中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對患者機體內部的不同系統(tǒng)均有著一定的影響,嚴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醫(yī)療機構需要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專門的護理干預服務。本次研究專門組織了一個糖尿病護理小組,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為患者提供臨床護理,對比不同護理方法下,患者的護理效果,報告如下:
本次實驗所選取的 100例研究樣本均經(jīng)過嚴格的臨床診斷并確認患有糖尿病疾病,相關的護理內容均在得到患者的認可下實施。將全部研究樣本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遵循隨機分配的分組原則,每組患者各50例。50例觀察組患者中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31例,年齡最大67歲,年齡最小29歲,平均年齡39.2±8.3歲,包含2例合并腦梗塞患者、7例合并高血壓患者、12例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及21例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50例對照組患者中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33例,年齡最大69歲,年齡最小28歲,平均年齡42.3±7.6歲,包含 1例合并腦梗塞患者、9例合并高血壓患者、10例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及20例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疾病形式、年齡以及性別三個方面的指標差異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1 糖尿病護理小組的組建
護理人員在參與到護理工作實踐之前,首先由護士與護士長級成20人的護理小組,專門負責糖尿病疾病的護理工作。由護士長負責對小組成員進行專門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含護理技能、護理知識以及疾病知識三個方面,完成培訓工作后,由護士長對小組成員的培訓效果進行評估,要求所有參與到護理工作的人員能夠具備過硬的技能與知識基礎。
1.2.2 護理實施
在健康教育方面,護理人員需要考慮到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在接受能力方面的差異,綜合運用各種教育手段與技術向患者介紹治療糖尿病疾病的有關方法。在健康教育工作實施前,護理人員需要對新入院的患者有一個全面且深入的了解,重點了解患者自身對于糖尿病疾病發(fā)病機理、治療方法以注意事項方面的理解程度,有針對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計劃,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以及患者對于教育內容的理解能力;在專科護理方面,一方面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提供監(jiān)測護理、運動指導、以及飲食護理等方面的服務。另一方面還需要為其提供科學的專科護理。通過一對一的方式指導患者合理注射胰島素,重點要求患者能夠掌握藥物注射的正確方式以及注射劑量,向患者詳細闡述各種并發(fā)癥的防治措施;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需要以小組為單位,為患者建立一個專門的健康檔案,記錄患者出院后與在院治療期間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依照評估結果為患者制定一套專門的自我護理方案,一方面使方面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增加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對血糖水平進行長期、有效的控制。
本實所得出的所有數(shù)據(jù)都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當P>0.05時,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用χ2檢驗來對功能和癥狀進行比較;±s用來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級別 例數(shù) 定期檢查 鍛煉 血糖監(jiān)測 服藥 飲食控制依從性 依從性 依從性 依從性 依從性對照組 50 3.28±0.14 3.24±0.34 3.26±0.25 3.28±0.20 3.60±0.31觀察組 50 4.71±0.27 4.86±0.11 4.29±0.38 4.50±0.17 4.89±0.25
兩組患者在飲食控制、服藥、血糖監(jiān)測鍛煉以及定期檢查等方面的依從性指標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實驗所選取的 50例觀察組患者護理前空腹血糖水平 8.85±1.04,餐后 2小時血糖 17.31±3.41,護理后果空腹血糖水平 6.88±1.21,餐后2小時血糖15.32±2.96;
本實驗所選取的 50例對照組患者護理前空腹血糖水平 8.90±1.11,餐后 2小時血糖 18.14±3.28,護理后果空腹血糖水平 7.40±1.88,餐后2小時血糖16.81±3.28。
兩組患者護理后餐后 2小時血糖給與空腹血糖兩方面的指標差異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糖尿病作為一個慢性疾病具有治療周期長、飲食限制嚴重的等方面的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另外,糖尿病患者無論是在醫(yī)院進行治療還是在院進行自我護理都需要依照科學、合理的護理流程對疾病進行有效的控制。這就需要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專門的護理干預同時也要向患者詳細闡述自我護理的有關方法。經(jīng)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參與本次實驗研究的100例研究樣本中,觀察組患者無論是在血糖控制方面還是在自我護理方面的評估結果都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綜上所述,由糖尿病護理小組為糖尿病患者提供專門的護理干預服務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癥狀,控制血糖水平,臨床價值值得推廣。
[1]朱麗.探討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人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05(19):48-49.
[2]李惠.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02(07):143+144.
[3]汪蓉.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人臨床護理中的運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03(15):113-114.
[4]王春君.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人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08(10):237-238.
R161.6+2
A
1672-5018(2017)01-158-01
許景景(1985.06-),女,護師,紹興市第七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