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俐 賴紅梅 朱葉
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 放射介入科 四川宜賓 644000
針對綜合性介入導管室護理質量控制效果與領會分析
劉俐 賴紅梅 朱葉
宜賓市第二人民醫院 放射介入科 四川宜賓 644000
目的:針對綜合性介入導管室護理質量控制效果與領會分析。方法:在我院各科室抽調5名介入醫生,并在我院主導下設計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綜合性介入導管室與專科介入性導管室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在護理質量控制滿意度方面,綜合性介入導管室的護理質量滿意度要高于專科性介入導管室,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結論:通過使用綜合性介入導管室,將讓護理質量控制效果得到提升,并獲得了介入醫生較高的滿意評價,因此,在規范導管室工作管理中應該推廣使用綜合性介入導管室。
綜合性介入導管室;專科性介入導管室;護理質量;控制效果
介入診療技術改變了傳統的疾病治療方法,同時也對介入護理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將導管室合并建立綜合性介入導管室的方式,將實現多學科、多手術類型導管室的建立,所以提高導管室護理質量就非常重要[1]。本文將針對綜合性介入導管室護理效果進行分析。
從我院的消化內科、心內科、神經內科、普外科等相關科室選擇介入醫生各 5人,參與綜合性介入導管室護理工作當中,然后通過與傳統的專科性介入導管室的護理滿意評價度進行比較分析。
首先要建立數字化導管室。第一步建立手術預約系統。通過建立電子手術預約系統,幫助患者及時預約手術,方便醫院合理安排手術時間,提高手術的高效性與準確性等。第二步管理好導管室信息。針對預約手術的患者個人信息、手術原因等進行詳細的獲取、管理。做好患者手術中的信息數據錄入與生命體征信息變化的記錄與分析工作。通過強化對醫用材料的入庫、出庫、采購等管理,提高導管材料使用的有效性。第三要管理好影像資料。患者的影像資料要在第一時間存檔保存,實現數字化管理,從而方便后續的查找與使用。第四步要建立信息統計檢索系統,方便后續病人手術狀況以及醫護人員的安排,實現科研數據的數字化管理統計等目的。
其次要管理好科室。第一步要做好介入室護理人員配置工作。綜合性介入護理小組由責任心強、專業技術全面、對介入治療的特點有深入了解、對醫院感染控制有深刻的認識的護士長。與熟悉導管室的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時技術熟練、動作迅速、機敏靈活、沉著嚴謹熟悉多功能監護儀等各種儀器設備可以靈活操作,熟悉手術中藥品的使用、病癥的臨床特點、掌握與患者交流溝通的正確方法的護士組成。第二步要做好人員管理的制度化建設。要基于綜合性原則分配任務,完善導管室規章制度的建立與職責的劃分,推行個人責任制。完善臨床服務體系的建設,推行績效-薪資掛鉤的護士崗位分級管理制度,提高績效考核有效性,激發護士工作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步要規范護理操作流程,采用圖線表制作搶護流程,針對可能發生的危及病患隱患預設方案,采用圖線表將更加直觀明朗,有助于醫護人員理解與實施,通過規范流程的方式提高醫生對介入治療護理的滿意度。第四要推行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對患者護理期間要尊重患者隱私、給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在病房播放抒情音樂緩解患者壓力、幫助患者鋪墊手術腰墊提高手術舒適度等人性化管理措施,從而提高手術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讓醫生更加滿意。第五要實現精細化收費管理。要做好導管室收費標準的制定、落實、管理,實現專人記賬、對賬、隨機查賬的模式,強化監督管理能力,避免多收、漏收問題的發生。第六要做好設備的安全化管理。導管室設備管理工作必須安排專人管理,實現定位放置、準時保養、按期檢查、定期培訓,建立健全設備使用登記與交接班制度,確保設備使用的安全性。第六要完善二級庫統的建立。耗材管理要預先制定采購計劃并向上級匯報,通過后派專人采購并進行電子登記,完成醫用材料的入出庫管理、庫存管理、采購計劃、庫存告警、效期告警等,支持條碼掃描入,合理配置導管室材料的庫存資源,減少浪費,降低不必要的損耗。第七要做好無菌消毒工作[2]。
對綜合性導管室投入使用后,患者及醫師對投入使用后的護理、寫作效果滿意度進行調差。調查分為滿分10分的醫囑執行狀況、病情觀察、專科技能、應急搶救能力、手術排臺、手術資料統計、影像資料管理、基礎技術操作能力、儀器操作能力等進行評分,滿分100分,計算平均分。
本文使用SAS軟件統計處理,用t檢驗計量資料,若P<0.05,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研究價值。
在醫囑執行能力、基礎技術操作能力、儀器操作能力比較重綜合性導管室護理質量與專科導管室沒有較大差異,且P>0.05;但是在應急搶救能力、影像資料管理、手術排臺、科研數據統計、手術資料統計方面,綜合性導管室護理質量管理效果明顯優于專科性導管室,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研究意義。且專科導管室只有專科技能上比綜合性導管室好,因此,在介入醫生滿意度方面綜合性介入導管室護理質量要優于專科導管室,且P<0.05。詳見表1。

表1 介入醫生滿意度調查表
建立綜合性介入導管室,可以整合醫院內部資源、優化護理質量、提高手術中醫生與護士的協作程度、提高手術的安全性。通過開展綜合性導管介入室護理,我深深體會到了醫護質量及效果的提升,也打破了傳統的醫護管理制度的壁壘,讓介入手術與護理工作的開展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并進一步提高了患者搶救痊愈的效果,實現了質量的升級與薄弱環節的有效管理,獲得了主治醫師及患者更高的滿意平價,因此綜合性介入導管室模式應廣泛推廣使用。
[1] 石麗娟. 淺析提高介入導管室護士素質和護理水平的有效措施[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03(03):588-589.
[2] 劉燕飛,張斌. 介入導管室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對策[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4,01(09):151-152.
R733
A
1672-5018(2017)01-1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