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崇明分院 上海崇明 202150
西藥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機制以及臨床應用
鄭春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崇明分院 上海崇明 202150
目的:分析探討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機制與臨床應用療效。方法:擇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間本院就診的消化道炎癥患者共100例,50例使用阿莫西林的患者歸入研究組,50例使用雷貝拉唑的患者歸入對照組。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就總有效率而言,研究組要優于對照組,統計學有差異(P<0.05);就不良反應率而言,研究組近似于對照組,統計學無差異(P>0.05)。結論:西藥阿莫西林具有十分廣泛的臨床使用范圍,治療效果顯著,且不良反應較少,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及應用。
作用機制;藥理;阿莫西林;臨床
作為一種青霉素屬抗生素,阿莫西林在臨床上多被用于治療呼吸道炎癥、消化道炎癥、泌尿系統炎癥,等等,可見其抗菌譜值廣。當然,阿莫西林的用量需要控制,否則將會出現惡心嘔吐、皮疹或蕁麻疹等不良反應,重則導致休克。本文試對阿莫西林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
擇取2016年1月到201年12月期間于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消化道炎癥患者共100例,50例使用阿莫西林的患者歸入研究組,50例使用雷貝拉唑的患者歸入對照組。對照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最小21歲,最大81歲,平均(51.41±7.56)歲;炎癥類型:胃炎24例,腸炎26例。研究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最小22歲,最大82歲,平均(52.33±7.87)歲;炎癥類型:胃炎28例,腸炎22例。兩組患者就上述資料而言并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行統計學對比。
入院后,先為兩組患者行常規對癥治療,之后為兩組患者分別使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抗炎治療。具體用藥方案為:①對照組以雷貝拉唑進行治療,單次劑量為 10mg,一日共治療兩次,連續行長達 7日的治療;②研究組以阿莫西林進行治療,單次劑量為500mg,一日共治療三次,同樣行連續行長達7日的治療。
觀察兩組的治療效果,統計兩組的不良反應率。其中,療效判定標準為:(1)顯效:長達7天的治療之后,患者的相關體征、臨床癥狀徹底消失,幽門螺桿菌的數量明顯減少;(2)有效:長達7天的治療之后,患者的相關體征、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幽門螺桿菌的數量稍有減少;(3)無效:長達7天的治療之后,患者的相關體征、臨床癥狀并未出現任何改善,幽門螺桿菌的數量依然較多[1]。
※總有效率即有效率、顯效率之和。
參與實驗研究的患者,其臨床所得相關數據均行軟件包SPSS17.0加以檢驗。計數資料采取(n,%)表示,并行卡方值加以檢驗。兩組實驗所得數據,經統計計算為P<0.05,則表明分組效果具有明顯差異。
研究組總有效率 92%,對照組總有效率 68%,研究組遠遠高于對照組,統計學有差異(χ2=4.50,P=0.03<0.05)。見表1。
研究組不良反應率16%,對照組不良反應率20%,兩組總不良反應率相近,統計學無差異(x2=0.14,P=0.71>0.05),見表2。

表2 不良反應率的組間對比(n,%)
阿莫西林作為青霉素屬抗生素,其形狀為結晶狀的白色粉末,對水有微溶性。與氨芐青霉素相比,阿莫西林在氨基側鏈的苯環上多了一個羥基,抗菌活性更高。阿莫西林的抗菌活性作用依托于其結構中的β酰胺環,對于細菌內膜具有靶位作用,作用于病菌可以抑制其黏肽酶的活性,細菌的細胞壁失去了黏肽的合成,菌體將會因細胞壁的損壞而膨脹、裂解[2]。其抗菌譜廣度實際上與氨芐青霉素非常相似,但其半衰期更長(約1小時左右)、細胞壁穿透性更強,因此對于阻斷細胞壁合成、殺滅細菌具有比氨芐青霉素更強的效果。在本研究中,研究組高達92%的療效便是其強效殺菌的直接表現。
阿莫西林抗菌譜廣,對消化道炎癥如胃炎、呼吸道炎癥如支氣管炎、泌尿系統炎癥如膀胱炎均有顯著療效,但對腦膜炎卻無顯著療效,其原因可能與人體血腦屏障的保護作用有關。對于已經證實有顯著治療效果的炎癥,阿莫西林可以達到約 90%的吸收率,其強耐酸性既不會破壞胃酸的穩定分泌,又可以減少人體的滅活效果[3]。并且,該藥可以與紅霉素等藥物聯用,在加強藥效的同時不會增加不良反應風險。
事實上,阿莫西林的毒性作用在于對菌體細胞壁的破壞,病菌因失去水分而凋亡,人體細胞只有細胞膜而沒有細胞壁,所以阿莫西林的人體毒性作用比較微小,只要控制好使用劑量,即使出現不良反應也普遍程度輕微,結果中研究組 16%的不良反應率便是有力證據。
本文對阿莫西林和雷貝拉唑兩種藥物在消化道炎癥上的治療效果進行了對比,發現阿莫西林對于消化道炎癥更具治療效果,且安全性有保證。臨床治療消化道炎癥,可優選阿莫西林。
[1]顧志斌.阿莫西林藥理機制及臨床應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29):118-119.
[2]徐子祺.西藥阿莫西林的藥理作用機制以及臨床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8):130-131.
[3]劉小平,蘇登科,王雙云.西藥阿莫西林在臨床上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03):385-386.
R05
A
1672-5018(2017)01-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