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莉
貴州省獨山縣中醫院 貴州獨山 558200
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
張承莉
貴州省獨山縣中醫院 貴州獨山 558200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在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近兩年我院收治的73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針對用藥差異分為甲組和乙組,分別給予阿奇霉素和紅霉素進行治療,對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甲組總有效率為89.2%,乙組總有效率為 66.7%,甲組的治療優勢明顯高于乙組,甲組的不良反應率少于乙組,甲組的退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和咳嗽好轉時間少于乙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應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能有效減少臨床不良反應,提升患者機體抵抗力,因此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阿奇霉素;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效果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當前臨床研究中比較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對患兒有嚴重的影響,如果治療不及時,則會導致病情惡化,增加臨床治療難度。在臨床研究中多是應用合成抗生素進行治療,近些年來隨著我國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藥物種類增加,部分新的大環內酯類藥物應用優勢突出。以阿奇霉素為主,在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中起到重要作用。為了分析該藥物在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中的效果,選擇73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阿奇霉素和紅霉素進行治療,對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詳細如下:
選擇73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針對用藥差異分為甲組和乙組,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如表一:

表一:甲組和乙組的臨床資料
兩組患者年齡在年齡和性別等常規性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對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進行基礎治療,包括:氨茶堿、β受體激動劑以及抗過敏藥物等。甲組應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靜脈滴注阿奇霉素 10mg(kg·d),每日一次。連續治療一個星期。乙組應用紅霉素治療,靜脈滴注紅霉素20-30mg(kg·d),治療3天后停4天,治療一個月后觀察治療效果[1]。
本次研究中選擇本院自擬的評價指標對患者治療效果進行分析,顯效:不存在不良反應,臨床癥狀消失,經過 X線檢查后恢復正常。有效: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逐漸減少,生命提體征恢復正常。無效:臨床治療效果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指的是顯效率+有效率。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X2檢驗,當P<0.05 說明比較結果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本次研究中,甲組37例患者中有效人數33例,總有效率為89.2%,乙組36例患者中有效人數24例,總有效率為66.7%,甲組的治療優勢明顯高于乙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如表二:

表二: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在本次研究中,甲組37例患者2例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和局部疼痛,不良反應率為5.4%,乙組36例患者中4例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局部疼痛和皮疹等癥狀,不良反應率為11.1%,甲組的不良反應率少于乙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如表三:

表三: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比較

表四:兩組患者的臨床指標分析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當前臨床研究中常見的癥狀,主要是由于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大約占據小兒肺炎的25%左右,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出現其他不良反應。由于肺炎支原體和人體其他器官組織存在聯系,如果出現感染現象,會產生抗體,形成免疫復合物,進而引起其他病變。肺炎支原體是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的病原體,對于干擾細胞合成的抗菌作用不明顯,針對其特殊性,需要從具體情況選擇影響病原微生物蛋白質合成的抗生素進行治療[2]。
近些年來臨床用藥類型逐漸增加,以抗生素為主,優勢突出。紅霉素在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中有突出的作用,能消除不良炎癥,但是消除支原體優勢不明顯,此外該藥物治療存在惡心、嘔吐和腹痛等不良癥狀,甚至會導致患者肝功能受到影響,用藥限制性比較大,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對病情進行分析,慎重用藥[3]。阿奇霉素是當前應用廣泛的抗生素類型,屬于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具有比較強的抑制作用。該藥物接受程度比較高,口服后吸收快。此外該藥物穩定性指標為2.0,穩定性是紅霉素的300倍,肝腎毒性比較低副作用少。此外由于組織內濃度比較高,尤其是在肺組織中,濃度比較高,為同期血藥濃度的50倍左右。炎癥部位濃度是非炎癥部位濃度的6倍左右,代謝緩慢,血漿半衰期達到70h,具有明顯的抗生素后效應。采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能緩解臨床不良反應,患者可能出現胃腸道反應、局部疼痛和皮疹的現象,告知患者屬于正?,F象,出現幾率比較低,后續緩解治療后優勢明顯。阿奇霉素是在紅霉素結構基礎上經 Beckman重排,不容易出現分子內環化,藥物直接通過細胞壁,吸收后傳送到傳染部位,達到比較高的組織濃度。針對用藥治療的特殊性,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必要時進行健康教育和引導,提升用藥認知度,增強治療依從性[4]。
甲組37例患者中有效人數33例,總有效率為89.2%,乙組36例患者中有效人數24例,總有效率為66.7%,甲組的治療優勢明顯高于乙組。甲組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局部疼痛和皮疹等癥狀的不良反應率少于乙組,甲組的退熱時間、音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和咳嗽好轉時間少于乙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應用阿奇霉素進行治療,其優勢明顯,能讓患者盡快康復[5]。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在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患者和家屬滿意率比較高,因此值得推廣和應用[6]。
[1]羅欽宏,梁錦枝,古子娟.熱毒寧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療效meta分析[J/OL].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0(01):90-93.
[2]羅欽宏,梁錦枝,黃艷瓊等.痰熱清聯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及安全性的 Meta分析[J].中成藥,2014,04:702-709.
[3]劉慧敏,陳富超,李春雷,黃麟杰等.痰熱清注射液聯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4,09:45-50.
[4]梁景林.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分析[J].當代醫學,2012,26:135-136.
[5]張濤.阿奇霉素聯合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80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1,10:56-57.
[6] 宋香平.炎琥寧與阿奇霉素聯合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1,8(18):76-77.
R722.13+5
A
1672-5018(2017)01-069-01
張承莉(1971.6-),女,苗族,大專學歷,現任職稱:兒科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兒科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