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麗萍
柳州市工人醫院 廣西柳州 545005
產時不同體位分娩在產程中的作用
韋麗萍
柳州市工人醫院 廣西柳州 545005
目的:探討產時不同體位分娩在產程中的綜合應用效果。方法:將本院2014年12月ˉ2015年6月100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在產程中采用臥位、行走、側臥位、坐位、俯臥位趴下、下蹲等方式進行分娩。對照組采用常規用力和屏氣,常規的截石位分娩。對兩組產婦的分娩情況進行對比觀察。結果:觀察組產婦自然分娩率高、產程時間短、新生兒窒息率低、產婦舒適度增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自由體位分娩能促進產程進展,增加舒適感,值得推廣。
自由體位分娩;自然分娩;舒適感
選擇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100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兩組產婦都是單胎,頭位分娩,臨床狀態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在產程中采用臥位、行走、側臥位、坐位、俯臥位趴下、下蹲等方式進行分娩,第二產程采用將床頭抬高30°~60°的側臥位或半坐位分娩。對照組采用常規仰臥位用力和屏氣的分娩方式,并用常規的截石位分娩。
對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新生兒窒息評分,以及產婦舒適度進行臨床對比。
兩組初產婦第一、第二產程時間比較,實驗組產程顯著短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初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兩組新生兒窒息率的比較,實驗組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新生兒窒息率的比較
兩組初產婦產后不同時段舒適度比較,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實驗組與對照組初產婦產后不同時段舒適度比較
3.1 在第二產程中,產婦采取傳統的仰臥位或半臥截石位,其實這樣的體位并不符合生理特點,而是純粹從醫務人員方便出發,在醫學界早有爭論[1]。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讓產婦根據自己感覺選擇自己舒適的體位分娩,助產士根據產婦的體位來進行接生,產婦的舒適度增加了,分娩疼痛降低了,而且也促進了順利分娩,大大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概率。骨盆軸是連接骨盆每個假想平面中心的的曲線,母體直立時,其上端向下稍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第一產程中,采用自由體位能縮短產程,分娩中保持胎兒的縱軸與母親的骨盆軸相一致至關重要。母體采取坐位或者直立時胎兒靠近腹前壁,使骨盆后間隙相對寬敞了,距離脊柱有一定間隙,胎兒縱軸與產軸一致,利于觸動宮縮,利于宮口的擴張及胎先露的下降。行走時關節產生運動,使胎兒能夠轉動,利于順利娩出[2]。蹲位時,利于產婦宮縮時使用腹壓,加速產程進展,并可使骨盆出口前后徑加大約2 cm,骨盆出口變的相對寬敞些,利于胎頭通過。側臥位時,產婦子宮對腰部的壓迫得到解除,增加了舒適感,還能明顯降低會陰撕裂率。第二產程中,采用自由體位,能避免傳統的兩腿被動分開的分娩缺陷,使胎頭下降較輕松,降低產程中的疼痛感。若采用坐位,則可以加大骨盆的傾斜度,利于胎頭下降,促進產程進展。采用坐位還可以解除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使胎兒的血液供應得到大大改善。助產士以自由體位分娩法對產婦進行指導,主要針對第一產程由產婦自身對體位進行自由選擇,可采用左側臥位,慢走及站立,也可坐在軟軟的分娩球上[3]。在產程中注意指導產婦水分及營養的補充,以保證體力。在第二產程中把床頭抬高30°~60°產婦取側臥位或者半臥位,每次宮縮用力向下屏氣,不要緊張,密切和助產士配合,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順利分娩。降低了分娩疼痛感,增加了舒適度。總之,將自由體位應用于產程,可減輕疼痛,增加產婦舒適感,有效縮短產程,降低新生兒窒息率。
3.2 第2產程體位可促進自然分娩。在產程活躍晚期開始及第2產程,采用第2產程體位,使產婦兩腿不必受彎曲分開的限制,產婦容易通過屏氣、用力等方法協助胎頭下降,感到分娩容易,疼痛減輕。產婦取坐位或半坐位時,由于加大骨盆傾斜角,使胎頭更適應骨盆入El平面,有利于胎頭下降入盆,從而加速產程進展。側臥位、半坐臥位、坐式分娩可減輕胎兒對腹部的壓迫,解除下腔靜脈受壓和阻塞。使子宮、胎盤血流量改善,增加胎兒血液供應,從而降低胎兒呼吸窘迫和新生兒窒息、缺氧、酸中毒的機會。第2產程時取半坐臥位可增加腹壓,使產力增加,加速產程,還能減輕產婦呼吸困難,增加產婦血氧含量,糾正胎兒宮內窘迫。據報道[4],側臥位分娩能使會陰放松,減少撕裂,使巨大兒肩娩}“亦較容易。奉研究表明,研究組第3產程時間比對照組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自由體位分娩明顯優于常規體位。
3.3 自由體位分娩符合生理體位、減少產程干預。產婦在產程中自南選擇感覺舒適的體位,采取走、站、蹲、坐、半坐臥、側坐臥等符合生理特點的體位,使全身放松、情緒穩定。同時產程中可以和親人一起自由活動、聽音樂、看電視等,在放松的環境下,使產婦有一種被尊重感和舒適感,呵分散產婦對宮縮陣痛的注意力,減輕陣痛引起的不適,從而減少了產婦因精神緊張產生的宮頸水腫、擴張停滯等繼發宮縮乏力導致的產程延長,減少了產程干預的機會。
3.4 改變分娩管理及服務模式,更新醫護觀念提高產婦對分娩的認識。分娩姿勢一般采取仰臥位,但仰臥位分娩不是分娩的最佳姿勢,長時間仰臥位是最不符合生理的體位。仰臥位
分娩時骨盆可動性受限,骨盆相對狹窄,胎頭下降阻力增加后繼發引起產力減弱,導致產程延長。同時仰臥位由于腹部大血管受壓,子宮、胎盤血供減少,對胎兒不利。故醫護人員應提高認識,更新傳統的仰臥位分娩觀念,鼓勵和指導產婦采取自由、舒適體位分娩。綜上所述,自由體位分娩能使產婦在整個產程感到輕松、舒適,使之體力充沛,有利于產程進展。同時能使產程縮短,先露下降加速,減少醫源性干預,促進自然分娩。
[1]曾莜蓉,許章英,楊建茹,等.人性化服務模式與自由體位分娩結合應用的探討[J].現代護理,2007,13(14):1231-1232.
[2]丁依玲,黃麗霞.分娩期的體位[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21(5):259-260.
[3]潘韌.自由體位與傳統體位對分娩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0,16(2):187-188.
[4]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224.
R461.4
A
1672-5018(2017)01-278-01
廣西醫藥衛生自籌經費課題(科研項目編號:Z201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