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清
移動醫療:醫療行業新的增長點
文/ 郭清

郭清
簡介:
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后
麻省醫藥學院名譽博士
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
榮獲: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中國十大醫改新聞人物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中國健康管理杰出貢獻獎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中國(浙江)全面小康特別貢獻人物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和新型連接設備滲透率的日漸提高,以及移動寬帶網絡和服務的大力拓展,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手機等移動通信技術獲得高質量的健康信息服務,移動醫療(mHealth)作為醫療服務和移動互聯網的融合應用,有利于擴大醫療服務獲取渠道、優化健康信息數據、提高醫務人員工作效率、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緩解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成為我國醫療衛生改革的積極推動力。在政策扶持、經濟發展、大數據、物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環境下,移動醫療是近年來我國醫療行業備受關注的新興研究領域之一。
1. 醫師多點執業逐步放開。移動醫療要想獲得真正發展,需要放開醫生自由執業,讓醫生、保險、藥品等都進入市場,讓市場在這些資源配置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醫生多點執業的逐步放開為移動醫療健康市場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導向。
2. 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分級診療是本輪醫改的重中之重,主要有四個特點: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診。為更好地推進分級診療的建設,需要移動醫療企業為患者合理就醫和轉診建立必要的通道,搭建分級診療的平臺;并且積極開展新業務,推動醫療資源的整合,促進分級診療格局多樣化,最終實現醫療資源的高效利用。
3.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宣布互聯網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結束,試點過程中暴露出了第三方平臺與實體藥店主體責任不清晰、對銷售處方藥和藥品質量安全難以有效監管等問題。第三方平臺藥品網上零售試點工作的結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醫藥配送服務行業的跨界合作。但是對于消費者而言,網上零售藥品既可以通過比價購買到更加便宜的藥品,也可以在購買稀有、隱私藥品時更加便捷,或許未來線上O2O與線下藥店形成互動會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業態。
1.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7年第二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321.9元,收入水平顯著提高,讓人們越發重視醫療保健。移動醫療可以提升患者就醫體驗,緩解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給個人健康管理帶來極大的便利。
2. 醫療費用存在上漲趨勢,居民醫療保健支出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不斷增加。移動醫療可以方便醫生或患者進行實時健康管理和干預,將有效減少患者醫保費用,提高治愈效果。
1. 人口老齡化問題導致醫療需求不斷增加,而移動醫療在老年人群的日常健康護理和慢病管理方面有著明顯優勢。移動醫療可以滿足老年患者對醫藥產品、精準及時慢病指導服務、數據監測及分析、經驗分享、生活習慣改善等多種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們就醫難的問題。
2. 互聯網醫療產品及服務使用人群擴大,在中年用戶群體中滲透率逐步提高,并且大部分用戶能較好接受慢病管理應用的線上健康管理方式,對移動醫療應用所提供建議的如健康資訊、養生建議及醫生提供的治療方案等信任度較高。
3. 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不斷上升,就醫流程繁瑣,衛生機構處理效率水平較低,而移動醫療的介入能夠幫助醫生改變這種低效的狀況,減少社會資源消耗,更好地管理患者健康。
1. 云服務、大數據、人工智能、4G網絡等信息技術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大量的數據都可以通過統一、快速有效的寬帶接入來實現數據分析,獲取有價值信息,為移動醫療健康行業提供可行的技術基礎。以人工智能為例,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領域的作用不容忽視,已經成為影響醫療行業發展的最重要的科技。中國的人工智能醫療企業的主要應用場景已經滲透到虛擬助理、醫療大數據和醫學影像等領域。醫療大數據的質量不斷提高、 算法不斷優化,為經驗醫療和精準醫療的相互結合提供支持。
2. 基因組學、醫療機器人、可穿戴設備等前沿技術不斷發展,推動“互聯網+醫療”的創新。目前,可穿戴設備除了能檢測和監控人體各項數值變化外,近期已有智能穿戴設備投入醫用治療領域。隨著“互聯網+醫療”深入推進,以及“健康中國”建設的全面提速,可穿戴醫療設備有望步入快速發展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