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鐘
南充市嘉陵區太和鄉衛生院中醫內科,四川南充 637980
中醫綜合療法治療腦卒中后精神障礙30例
吳明鐘
南充市嘉陵區太和鄉衛生院中醫內科,四川南充 637980
目的對應用中醫綜合療法治療腦卒中后精神障礙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30例腦卒中后精神障礙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為研究組,一組為對照組,每組15例患者。其中研究組采用中醫綜合治療法,對照組采用傳統西醫治療法,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要高于對照組患者,對比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運用中醫綜合治療法對腦卒中后精神障礙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的效果要優于傳統西醫治療方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推廣。
中醫綜合療法;腦卒中;精神障礙;療效
作為一種相對較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急性腦卒中因其發病急促,病情復雜,患者需要接受上時間的臨床治療,死亡率和致殘率也居高不下,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了嚴重影響[1]。臨床上通常采用外科手術和西醫藥物治療的傳統治療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因其不良反應較為明顯,治療效果較差。該次研究將對接受中醫綜合療法治療的腦卒中后精神障礙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30例腦卒中后精神障礙患者,將其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15例。其中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其年齡為58~85歲,平均年齡為(74.93±1.15)歲;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有9例,女性患者有6例,年齡為55~83歲,平均年齡為(73.44±2.67)歲。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的臨床癥狀基本相同。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臨床癥狀表現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組治療方法 研究組患者采用中醫湯藥和針灸結合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具體湯藥配方以及服用方式如下:①抓取茯苓20 g、川芎15 g、龍眼肉15g、郁金15 g、柴胡10 g、枳殼15 g、厚樸15 g、遠志10 g、石菖蒲15 g以及香附15 g。加水500 mL大火煎煮至200 mL,口服,1劑/d,連續服用,30 d為1個治療療程。②在患者接受口服湯藥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針灸治療,使用30號毫針,1.5~3寸。在毫針接受了嚴格的消毒殺菌措施之后,對患者的上星、風池、內關、神門、水溝以及三陰交等穴位進行針灸治療,毫針刺入30 min后拔出。針灸要連續治療,2次/d,7 d為1個治療療程。
1.2.2 對照組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的治療方式為傳統西醫藥物結合外科手術的傳統治療方式。患者將接受奧氮平聯合西酞普蘭,結合手術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其中奧氮平(商品名:再普樂,規格:5 mg/片,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020002)的服用方式為:2.5 mg/d,每晚口服。接受藥物治療3 d后如若無效,可以將劑量增加至5 mg/d;西酞普蘭(產品登記號:CAS[59729-33-8];MI14,2318)的用藥方式為:1次/d,20 mg/次,口服,服藥時間為每天早餐后,連續服用3個月。手術方式為:使用腦起搏器抑制神經細胞的過度興奮,整合紊亂的神經細胞。
1.3 觀察指標
患者的治療效果判斷標準如下:顯效:患者的神經功能已經完全恢復正常,可以進行正常的生活工作;有效:患者的神經功能有了明顯的恢復,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高;無效:患者的神經功能沒有得到恢復,生活質量不增反減。
1.4 統計方法
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采用[n(%)]表示,并配合χ2進行校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腦卒中后精神障礙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中風,是一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其主要是因為患者的腦部血管出現破裂,或者腦部動脈血管的內部狹窄或出現阻塞等病變,使大腦血液無法正常流通,導致患者腦組織出現缺血、缺氧性病變和壞死[2]。這其中最為嚴重的急性腦卒中病情最為危險,其致死率和致殘率居高不下,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在對急性腦卒中病癥患者進行治療和治療后的康復工作時,最常見的并發癥是患者神經功能受損和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這些并發癥主要原因是急性腦卒中患者大腦內部的神經元受到損傷,使患者產生了多種心理障礙性疾病,從而導致患者出現抑郁癥的可能性增加[3]。如果患者在發病時出現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的、消極的心理障礙,不但會對患者的康復進程和以后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還會對患者的家庭關系產生影響,使患者原本和睦的家庭遭到破壞。
因腦卒中而引發的心理障礙性疾病的致病機制較為復雜,當前醫學界并沒有對這一病癥的致病機制進行明確。有研究結果表示,腦卒中患者產生抑郁等不良心理障礙性疾病與患者體內的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的指標水平、神經功能的受損程度、腦部組織的病變情況以及患者的心理創傷有著密切關系[4]。中醫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對疾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具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和治療效果,并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副作用較小、對肝腎的損傷小等優點[5]。傳統中醫認為:患者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的主要原因是其氣滯肝郁、臟腑失衡、血瘀痰阻等不利因素,導致患者出現新生不寧、肝脾失疏等傳統中醫病癥。在對腦卒中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可以采用中藥藥劑結合針灸治療的中醫綜合治療方式進行治療,能夠充分發揮疏肝健脾、寬胸健腦、提氣寧神等效果,對患者的下丘腦功能區進行刺激,促進患者體內的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使其達到正常的指標水平,以緩解患者的焦慮、恐懼以及抑郁等心理障礙性并發癥的發生。受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改善,并且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93.3%)要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80.0%),對比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次研究表明,中醫綜合治療法對腦卒中后精神障礙的治療效果要優于傳統西醫治療方式。
綜上所述,運用中醫綜合治療法對腦卒中后精神障礙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的效果要優于傳統西醫治療方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推廣。
[1]陳萌,邱爽.中醫綜合療法治療腦卒中后精神障礙30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8):83-84.
[2]任德啟,劉志勇.中醫綜合療法治療中風后遺癥74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6,8(18):48-50.
[3]宗政.中醫綜合療法治療腦卒中后癲癇的臨床療效[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4):88-90.
[4]劉文舉.中醫綜合康復療法治療腦卒中后肌張力增高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6):24-26.
[5]王朝霞,龐敬濤,黎紅,等.中醫綜合療法治療中風后吞咽障礙臨床觀察[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6,1(2):66-69.
R242
A
1004-6569(2017)05(b)-0167-02
2017-02-27)
吳明鐘(1975-),男,四川南充人,大專,中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擅長心腦血管及胃腸疾病的中醫中藥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