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成敏,李智
鹽亭縣人民醫院中醫肛腸科,四川綿陽 621600
荊黃熏洗方促進痔瘡術后康復臨床分析
勾成敏,李智
鹽亭縣人民醫院中醫肛腸科,四川綿陽 621600
目的探討和分析荊黃熏洗方促進痔瘡術后康復的效果。方法選取該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接受治療的100例實施痔瘡術的患者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將所有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的患者采用高錳酸鉀溶液進行熏洗治療,研究組的患者采用荊黃熏洗溶液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分別采用不同方法治療后的效果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研究組患者在治療后的疼痛感與創面愈合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兩組間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復發率明顯的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間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荊黃熏洗方應用于痔瘡術后的患者,其效果較為顯著,能夠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加快患者的創口愈合,同時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荊黃熏洗方;痔瘡術后;康復
痔瘡為肛腸科常見病,發病率極高[1],發病后會為患者帶來很嚴重的痛苦,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使用藥物進行治療,病情較重的患者則需要手術治療,但臨床上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肛門的疼痛感較為強烈[2],創口的愈合時間相對較長,容易導致術后并發癥的發生,不利于患者術后的恢復。該文將對該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接受治療的100例實施痔瘡術的患者采用荊黃熏洗方來熏洗治療,對其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間接受治療的100例實施痔瘡術的患者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將所有的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所有的研究對象均符合2002年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提出的《痔診治暫行標準》[3]。將患有手術禁忌證的患者予以排除。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在18~77歲,平均年齡為(43.6±4.2)歲;病程1~17年,平均病程為(10.6±3.7)年;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在19~79歲,平均年齡為(43.8±4.2)歲;病程2~16年,平均病程為(11.1±3.5)年;所有患者中有56例患者為混合痔,21例患者為內痔,23例患者為外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方面的基礎臨床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上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采用高錳酸鉀溶液[4]進行熏洗,具體用法為,高錳酸鉀溶液與水的比例為1:5000,稀釋后所取劑量為1 500 mL,患者使用稀釋后的溶液進行熏洗坐浴治療。研究組的患者采用荊黃熏洗方進行熏洗,具體的藥方及配制方法如下:荊芥30 g、防風20 g、苦參30 g、制草烏15 g、制川烏15 g、大黃15 g、五倍子20 g、川椒15 g、透骨草15 g、蘇木15 g、冰片10 g、除冰片外,所有的藥物混合加水煎煮,加水量約3 000 L,先浸泡30 min,然后武火煎沸,改文火維持10~15 min,之后將藥汁取出,兌入冰片,入盆內趁熱熏患處,待溫度降至40℃以下時[5],再進行坐浴,1~2次/d,30 min/次左右。
1.3 統計方法
將得到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其進行分析研究,計量資料、組間的比較和計數資料將分別選用t與χ2來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率來表示,主要臨床癥狀的評分采用(±s)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在術后的第1、3、5天和第7天分別使用不同方法坐浴治療后每次排便時的疼痛程度進行調查記錄,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的疼痛評分進行分析。同時對兩組患者的創口愈合時間進行觀察和統計。
研究組患者在治療后的疼痛感與創面愈合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兩組間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術后的疼痛評分、創面愈合時間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在術后的疼痛評分、創面愈合時間比較(±s)
組別術后第1天(分)術后第3天(分)術后第5天(分)術后第7天(分)創口愈合時間(d)研究組(n=50)對照組(n=50)5.2±1.3 5.4±1.5 3.7±1.2 4.9±1.4 2.4±0.8 3.9±1.3 1.0±0.6 2.1±0.7 17.8±2.7 23.4±3.6
研究組患者在術后有1例復發,復發率為2.0%,對照組患者在術后有5例復發,復發率為10.0%,研究組患者的復發率明顯的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間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上對于治療痔瘡時會首先采用保守的方法治療,通過藥物來進行控制和治療,如癥狀仍未發生改善,則采取手術治療方法。而傳統的手術方法在治療后,患者的肛門位置會出現局部疼痛感較大,并且創面的愈合時間較長,容易發生感染而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6],影響手術治療的效果。
中醫則認為痔瘡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后,患者的局部脈絡受到了一定的損傷,血瘀氣滯,患者的創口出現疼痛感,甚至有出血和肛緣水腫等并發癥出現,同時由于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后氣血有所虧損[7],導致創口愈合速度緩慢。中醫認為痔的主要病理在于濕、熱、瘀,因此在進行治療時主要針對患者以清熱除濕和化瘀止痛為主要目的。此次研究所采用的荊黃熏洗方中的荊芥和防風能夠鎮痛抗炎、改善血液循環,川椒與五倍子可溫中止痛、收斂止血,草烏和川烏可除濕祛風止痛,透骨草和蘇木可祛瘀療傷,苦參能夠清熱燥濕,冰片有鎮痛斂瘡,大黃可抗菌的作用,并且可以同時與其他的抗菌藥物聯合使用,充分發揮抗菌作用,同時不會出現耐藥性,能夠對患者在早期的水腫等并發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有的藥物聯合使用,能夠清熱祛濕,祛瘀止痛,斂瘡止血,同時可以預防感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加快創面恢復愈合,緩解患者的疼痛感。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在治療后的疼痛感與創面愈合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兩組間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在術后有1例復發,復發率為2.0%,對照組患者在術后有5例復發,復發率為10.0%,研究組患者的復發率明顯的低于對照組患者,兩組間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中醫治療的副作用較小,并且不容易產生抗藥性,對患者術后的恢復較有利,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提高治療的安全性,此次研究中,采用荊黃熏洗方治療的患者創面的愈合時間明顯短于西藥高錳酸鉀治療組,患者的疼痛感也明顯的改善,療效確切,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荊黃熏洗方應用于痔瘡術后的患者,其效果較為顯著,能夠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加快患者的創口愈合,同時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毛麗華.清熱化瘀方熏洗促進肛瘺術后創面修復的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34):4871-4872.
[2]梅鷗,陳萍珊.自擬活血化瘀熏洗方促進踝關節骨折術后功能康復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醫藥,2016(20):139-140.
[3]陳加琳,袁鵬芬.中藥熏洗聯合康復訓練治療手屈指肌腱Ⅱ區修復術后粘連80例臨床療效分析[J].外科研究與新技術,2016(3):182-183,200.
[4]周游.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早期高強度鍛煉配合中藥熏洗的康復效果[D].廣州:南方醫科大學,2016.
[5]楊電明.手外傷術后中藥內服加熏洗配合手功能康復訓練的臨床效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0):2792-2793.
[6]凌艷燕.中藥熏洗促進下肢術后關節功能康復的臨床應用[C]//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第十八屆全國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北京: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2011:1.
[7]馬海波,王瑞國,李越,等.活血止痛散熏洗促進踝關節骨折術后功能康復臨床觀察[J].山西中醫,2013(11):43-44.
R244.9
A
1004-6569(2017)05(b)-0181-02
2017-03-21)
勾成敏(1985-),男,四川鹽亭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肛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