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敦高娃,蘇德巴彥爾
包頭市蒙醫中醫院蒙醫醫療科,內蒙古包頭 014040
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應用蒙醫溫針療法治療的可行性
烏敦高娃,蘇德巴彥爾
包頭市蒙醫中醫院蒙醫醫療科,內蒙古包頭 014040
目的探究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應用蒙醫溫針療法治療的可行性。方法選取該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接受的膝骨性關節炎患者62例作為該次研究的對象,所有研究均采用蒙醫溫針療法進行治療,回顧分析患者治療前后的綜合臨床癥狀。 結果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均優于治療前,且生活能力評分、疼痛評分得到明顯改善(P<0.05)。結論在膝骨性關節炎患者中采用蒙醫溫針療法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而且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與應用。
膝骨性關節炎;蒙醫溫針療法;可行性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中老年人群中有著較高的發病率,是一種與免疫反應、退行性改變相關的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關節屈伸不利、膝關節漸進性疼痛等,其關節活動度會受到較大的限制,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1]。該文主要研究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應用蒙醫溫針療法治療的可行性,并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該次研究所納入的62例研究對象,均為該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接受的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且意識清晰,自愿接受該次調查。排除患有認知功能障礙、關節化膿、類風濕性關節融合、血管神經損傷、膝關節腫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40例,年齡在46~82歲,平均年齡(62.3±3.41)歲。對研究對象治療前后的各項臨床指標進行對比。
1.2 方法
選取患者的強身穴、膝眼穴、脛內側穴,用銀針采取先快后慢方法,向膝關節腔后內斜方向進行刺入,其進針長度為1~1.5寸,其中,強身穴、脛內側穴可以使用銀針,也可以使用毫針,針尖要垂直于穴位皮膚,將進針長度控制在1~1.5寸,在得氣后向外拉出約2 mm,并用酒精棉球閃火燒針加熱,待針柄微紅,患者感到灼熱感后停止進行燒針,將針繼續留置20 min后,再一次重復燒針加熱,直到針柄涼卻之后出針,并按住針眼5~10 s,若存在出血狀況,要先止血后再進行消毒處理,若未出現出血狀況,可用碘伏棉球予以消毒。
1.3 效果評定
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并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方法(VAS)對患者疼痛狀況進行評分。
1.4 統計方法
該次數據處理主要采用的是SPSS 19.0軟件,其中,(±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對比
患者治療后,其各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均優于治療前,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對比[(±s),分]

表1 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對比[(±s),分]
時間段 晨僵 腫脹 關節燒灼痛 關節畏寒怕冷 關節酸軟治療前治療后2.41±0.58 0.43±0.25 1.87±0.74 0.52±0.35 1.85±0.84 0.32±0.41 2.60±0.73 0.41±0.24 2.23±0.51 0.52±0.31
2.2 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疼痛狀況對比
在治療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30.13±4.26)分,疼痛評分為(5.82±1.35)分;而經過治療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為(6.25±3.01)分,疼痛評分為(1.31± 0.64)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膝骨性關節炎為困擾中老年患者的一種慢性疾病,其發病率較高,治愈率較低,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造成較大的威脅[2]。在中老年人患上膝骨性關節炎后,若是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很容易對其正常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甚至會致使患者關節畸形,最終導致跛足、殘疾[3]。當前,臨床上對于膝骨性關節炎還沒有特效藥物,主要采用口服非甾體抗炎鎮痛藥、局部外用藥、關節內藥物注射、物理治療等為主。其中,又以非甾體類藥物使用最為廣泛,該類治療方法雖然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局部疼痛,并緩解臨床癥狀,但在長期服用下,患者很容易出現肝腎損傷、胃潰瘍及胃出血等毒副作用,不利于長期治療,并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依從性[4]。
而蒙醫認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由于氣血循環受阻,而致使病血、協日烏素堆積,血供、潤滑巴達干減少等導致。該研究蒙醫溫針療法主要是在傳統針刺基礎上,結合灸療,來充分發揮兩者的作用,促進氣血的循環,并達到消炎止痛、松解粘連、平衡赫依、舒筋散寒、協日、巴達干、干涸協日烏素等作用。其中,將銀針的針尖溫度加熱到39~41℃時,熱能可以穿透肌肉組織而傳導到深層疼痛部位,通過擴散作用,對周圍病變組織進行刺激,從而使已經發生變性、水腫的骨骼肌細胞得以萎縮,緩解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同時,此種熱能還能夠有效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從而刺激關節軟骨,達到良好的自我恢復效果,讓關節摩擦得到有效減少,致使軟骨基質分解的速度降低,從而起到保護關節面與關節軟骨的作用。此外,針灸還可以有效促進機體內源性嗎啡肽等止痛物質的釋放,從而提高組織痛閾,在較短時間內起到止痛、鎮痛的作用。蒙醫溫針療法的操作較為簡便,且方法簡單,減小較快,作用相對持久,不僅療程短,而且不存在毒副作用,能夠有效防止膝骨性關節炎的復發,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殘率、手術率[5]。
蒙醫溫針療法主要以蒙醫的三根、七素及寒熱理論作為指導,每一個操作步驟都具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及操作規范,在基層醫院中具有較強推廣價值,實用性較高。此外,蒙醫溫針療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還可以大大節約醫療資源,并改善患者的關節活動度,讓患者的各項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減輕其疼痛,讓療程得以有效縮短,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該次研究結果可看出,患者在經過蒙醫溫針療法治療后,其晨僵、腫脹、關節燒灼痛、關節畏寒怕冷、關節酸軟等臨床癥狀均得到有效緩解,且治療后,患者的疼痛感大大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評分良好,與治療前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膝骨性關節炎患者中采用蒙醫溫針療法進行治療,不僅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各種臨床癥狀,而且能夠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質量,安全性較高,療效較為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與應用。
[1]陳鷹,阿拉騰其木格.蒙醫溫針配合外敷蒙藥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7,13(1):23-24.
[2]錫林高娃.蒙醫銀針加熱療法結合蒙藥治療中老年人膝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7,20(2): 31-32.
[3]慶格樂太,阿日嘎太.蒙醫綜合療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3,12(2):19-20,25.
[4]岳永軍.高頻電火花水針療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5(3):81.
[5]李振.針刀結合齊灸法治療陽虛寒凝型膝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4,29(7):1067-1068.
R245.31+5
A
1004-6569(2017)05(b)-0187-02
2017-04-21)
烏敦高娃,女,正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蒙醫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