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克
摘要:有機農業是現代農業體系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從傳統農業向有機農業轉變過程中還面臨著很多突出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就從傳統農業向有機農業轉變的制約因素進行了分析,認為主要制約因素來自于農民、社會及政府三個層面,并提出了抓基地建設和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等對策,希望有助于促進有機農業發展。
關鍵詞:傳統農業;有機農業;制約因素
孟 克. 傳統農業向有機農業轉變的制約因素解析[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0):14.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進入21世紀以來,農業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積極推動現代農業建設步伐,實現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發展。農業在經歷了大包干以來的多輪農村改革之后,農業結構趨于優化,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框架體系構建完成。目前,農業正處于由傳統農業向著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是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增加農民經濟收入關鍵。
青藏高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特殊的自然環境,為青海發展有機農業提供了無與倫比的資源優勢。同時,近年來有機食品在國際食品市場的不斷走紅更是青海發展有機農牧業的利好因素。青海地處世界第三極,地廣人稀,工業規模較小且主要集中在西寧市周邊,而高寒原始的自然環境還衍生出了不計其數、其它地區無法替代的動植物資源,有一大批適宜冷涼氣候條件下的作物和草地生物。 同時,青海省尤其是青南牧區還保留著較為原始的傳統農牧業生產方式,基本不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合成物質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這就為青海省有機農業發展提供了發展條件[1]。
一、傳統農業向有機農業轉變的制約因素分析
1、農民層面的制約因素
(1)缺乏人力資源
農業生產的低效率造成了農村社會大量勞動青年流失,留守的農民群體不但在勞動力方面大大減弱,綜合素質也越來越低,農村逐漸向著空心化方向發展。而發展有機農業是一種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生產方式,在禁止使用化肥農藥之后,農民群眾的生產成本會提升,需要勞動力的增加,對于現有的農民勞動力群體來說,無論是勞動力質量還是新技術的掌握方面,都存在較大的難度。
(2)土地分散導致生產經營管理難度大
青海省是典型的山區地區,土地資源比較分散,海拔高,氣候寒冷,土地幾乎都是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土地面積較小,農業生產管理很容易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資源整合優勢較差,因此,在普通農戶個體中發展有機農業是不可能的,而靠土地流轉發展有機農業,同樣面臨著流轉難度大的問題。
2、社會層面的制約因素
農業產業利益團體之間的博弈。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條,如化肥、農藥、相關產品、農資產品經銷商等,這些利益集團不但要保證自身的經濟利益不受損害,還要為國民經濟建設作出貢獻,而發現有機農業必將會影響到這個團體的利益,甚至影響一個地區乃至以一個國家的經濟建設[2]。
3、政府層面的制約因素
首先,糧食安全問題影響了有機農業推廣進程。最近幾年,由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農業生態環境遭受破壞導致農作物生產對肥料的依賴性逐漸提升,如果完全禁止使用化肥發展有機農業,將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作物產量產生影響,因此,為了維護地區糧食安全,政府部門十分謹慎發展有機農業。其次,有機認證門檻高制約了有機農業的發展。有機認證會對農作物的生產環境、生產過程、生產資料有著很高要求,認證費用昂貴,無形中將普通農戶拒之門外,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農民群眾都不愿意發展有機農業。
二、有機農業發展對策建議
1、抓基地建設,促進有機農業發展
重視農產品品牌建設,堅持以抓農產品基地建設來促進有機農業發展。首先,因地制宜的規劃產業基地。結合青海省的地質特點、海拔高度、產地環境和產地基礎因素等,因地制宜的發展產業基地;其次,加大投入發展產業基地。政府部門應該從財政資金中劃撥專項資金用于基道路、水利工程、灌溉條件和田間操作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打造現代化產業基地;最后,培育主體發展產業基地。采取“免(減免稅費)、讓(讓資產、讓產權)、扶(政策、資金扶持)、放(放開土地經營權)”和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用地用電優惠等扶持政策措施,加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扶持,同時強化農資監管,通過廣播、電視、科技下鄉等途徑宣傳有機農業專業知識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3]。
2、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促進有機農業發展
首先,以產業為鏈條,培育有機龍頭企業。堅持產業化、規?;褪袌龌悸?,拓展有機農產品鏈條,增加產品的附加值,大力培育有實力、懂經營、真心做農業、真正帶動農民致富的農業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基地+貧困戶”等模式,將發展有機農業與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形成多元化建設主體。
其次,以科技為支撐,提高有機農產品品質。充分發揮現有科技資源優勢,積極構建產學研平臺,強化與科研機構合作力度。結合自身特點發展青海省特色農產品,如優質馬鈴薯、青稞有機農產品。大力推廣和引進有機名優品種,新型生物肥料、生物生產、技術,加大本地農產品品質的改良、選育、升級換代工作,不斷提升有機農業的科技含量,促進有機農業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貴臣. 山西發展有機農業的現狀及潛力[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01).
[2] 齊 靜,孫玉濤,常 郝. 中國有機農業現存問題及發展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16(20).
[3] 譙 薇,云 霞. 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理論基礎、現狀及對策[J]. 農村經濟,2016(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