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機械化深松施肥技術是實施節本增效工程的主要項目之一。玉米機械深施肥技術能夠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減少肥料損失,在保證玉米正常養分供給的基礎上,減少肥料的使用,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玉米;機械深松;施肥;技術推廣;可行性
徐立成. 吉林省玉米機械深松施肥技術的適應性及推廣措施[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20):49.
玉米機械深松施肥技術是一種一次作業可以完成深松、多層施肥、玉米免耕精量播種、播后鎮壓等多項功能的聯合作業技術。傳統的播種模式結構簡單、功能單一,對配套動力要求較高,需要合理使用配重,而玉米機械深松施肥技術可同步完成深松(滅茬)、施肥、精量播種等一體化作業,具有省時省工效率高,利于爭搶農時的特點。
一、玉米機械深松施肥技術適應性分析
1、對比地塊處理
為了證明玉米機械深松施肥技術是否適合吉林省的農藝要求,選擇伊通縣的玉米示范種植區開展試驗,使用指定的深松施肥機械開展施肥作業。試驗過程設置3個處理區域,分別為空白對照處理區域(不進行任何施肥作業),常規施肥處理區域和玉米機械深松施肥處理區域。在前進行常規整地,施入同樣的肥料,除了采用不同的施肥方式之外,其他栽培條件完全一致,對比施肥后玉米苗期生長性能和產量表現。每個處理區域至少有8壟,250 m長的常年種植玉米地塊,同時還要求該地塊兩年種植的玉米品種、施肥品種以及施肥量保持一致。地塊要求平整,排灌能力較強,適合機械化作業,盡量減少誤差(肥料為每畝施入復合肥30 kg,磷肥15 kg,磷酸鉀15 kg)。
2、苗期生長情況
從表1數據可以看出,空白對照區域出苗最早,出苗率最高,由此可以看出,化肥的施入會對玉米出苗率產生影響。五葉期之前三個處理區域的玉米生長情況差異性不明顯,10葉期之后,玉米機械深松施肥處理區域玉米苗葉子濃綠,常規施肥處理區域為淡綠色,空白對照為黃綠色。玉米機械深松施肥能夠提高玉米肥料的利用率,為玉米疏松源源不斷的養分。
3、不同處理區域玉米產量分析
通過對表2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玉米機械深松施肥處理區域的產量要顯著高于常規施肥處理區域和空白對照施肥水處理區域,這說明玉米機械深松施肥能夠顯著提升玉米產量和品質增產效果顯著。
4、效益分析
一臺玉米機械深松施肥機每天可以播種4公頃左右,每畝收費60元,只需要兩個人完成,按照每年作業15天計算,一年收入為54000元,油料費為1000元,用工費4500元,播種機修理費1000元,播種機折舊費用3000元,則純收入為45400元,效益顯著。對農民群眾來說,每畝相對于常規施肥增產118.8 kg,每千克玉米按照1.6元計算,每畝可增產190.08元。機械播種每畝省去種子用量為1.25 kg,每千克種子按照8元計算,每畝節省種子10元,每畝增收在200元以上,增產增收效果顯著。因此,玉米機械深松施肥技術在吉林省具有很高的增產增收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二、玉米機械深松施肥技術應用推廣措施
1、示范帶動,循序漸進
組織推廣技術人員到機具生產企業和機具經銷公司學習,組織相關作業技術能人、操作機手和經營高手等召開技術交流會。玉米機械深松施肥技術推廣應用過程派專人對試驗地塊從播種期到收獲期進行全過程檢測、觀察,自播種開始記錄農作物土壤水分狀況、作物品種、播種機具、施肥品種和數量、每畝下種量和施肥情況等。在農作物各個生長期組織干部群眾到示范區參觀,用事實說話,逐步增加示范點,逐步擴大種植規模。
2、現場培訓,社會宣傳
在農作物種植、管理和收獲的關鍵時期前,召開現場會或演示會。選定時間以不影響農民勞動為宜,地點就選在試驗田,人員以附近農民為主,現場擺放玉米播種機,形式以理論講解與農民提問相結合,相互探討,注重實效。同時,在縣電視臺、縣廣播臺制作專題欄目進行宣傳,積極向縣委政府匯報。
3、橫縱結合,選準載體
跳出農機干農機,積極與縣農業局、縣供銷社、農機經銷商、農資經銷商等聯系,給鄉鎮農機站下通知。積極邀請農機大戶、種田大戶、農機致富帶頭人和土地承包大戶等,開座談會、技術推介會,使他們聚集在農機局周圍,以他們為重點載體進行玉米機械深松施肥技術推廣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