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說要把墻上的標語撕下來,以后讓我們每天輪流寫標語的時候,大家都蒙了。
上一屆的學長學姐留下的標語是“態(tài)度決定高度”。說實話,第一眼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無力吐槽,若是貼在教室的前方,我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知不覺時間也就過去了。誰知道老班會提議撕掉這條標語,讓大家按照學號的順序,每天在黑板的左上角寫一句“自己最想分享給大家的話”,鼓勵所有人好好努力。
既然老班一聲令下,那我們只得乖乖聽話。大家在選標語的時候頗為謹慎,生怕被老班批評。于是,每天出現(xiàn)在黑板上的話不外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之類的。
直到某一天早上,大家走進教室,看到黑板的左上角歪歪扭扭寫著五個挺難看的大字:“只要心夠決。”
咦,這句話好像沒怎么聽過呀?彼此一問,才知道是坐在最后一排的某君寫的。他頗為得意地說,這是科比·布萊恩特拍的廣告里的一句話,英文原文是If you really want it。
某君是科比的狂熱粉絲,大家沒想到他竟然敢把科比說的話直接寫在黑板上。不過這五個字看似很短,念起來倒挺有力。這條標語也成功引起了老班的注意。老班在課上第一次問了“今天的標語是誰寫的”。知道了出處之后,老班點點頭,并沒有多說什么。
那天晚上,我特意去網(wǎng)上搜了科比的那則廣告。臺詞不多,但句句都有力量,連我一個不愛看籃球賽的人聽了都有點熱血沸騰。而且英文的單詞、語法都不難。我認真地將它們寫在筆記本里,想著哪天寫英語作文的時候沒準可以用上。
從那以后,寫在黑板左上角的標語變得生動和豐富起來。有人寫周杰倫的歌詞,有人寫聶魯達的詩(我們第一次知道在地球的另一端還有這么一個文藝的詩人),甚至還有人寫網(wǎng)絡劇《萬萬沒想到》里的那句“我想起那天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我的生涯一片無悔”。熱愛考據(jù)的同學,還會對這些話的出處刨個一清二楚。記得有一次,有兩個同學就為了某句話是出自徐志摩還是席慕蓉爭得面紅耳赤。久而久之,大家積累的句子和故事多了,運用材料寫議論文也從容多了。
寫標語帶來的另一個意外驚喜是,大家發(fā)現(xiàn)了不少同學的另一面:,某某的字寫得很好看啊,某某竟然會聽這個組合的歌,某某竟然那么文藝……原來我們每天朝夕相處,卻還有那么多彼此不了解的地方。
我們不知道老班最初做這個決定,是心血來潮,還是深思熟慮。然而,從那句簡簡單單的“只要心夠決”開始,我們的青春隨著每一句寫在黑板左上角的標語,變得生動和豐富起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