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
摘 要:隨著國家寬帶提速戰略的不斷深化,尤其是光纖到戶的快速發展,固網寬帶接入的范圍和帶寬都將大幅增加。隨著3G向通用移動通信技術階段的長期演進,移動網節點數量也會大量增加,從而對傳輸網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聯通西安市分公司作為全業務運營商,為滿足固定網和移動網業務的快速發展,需要構建結構合理、容量充足的傳輸網絡。為提高傳輸網絡安全性,提出傳輸網3層統籌優化方案。文章針對聯通西安市分公司的傳輸網安全優化提出了一種設計方案。
關鍵詞:傳輸網絡;安全優化;方案設計
本方案分析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網絡結構,重點以機房為中心點,以管道和光纜線路存在的安全問題為切入點,并提出解決局房、站點的網絡安全方案。
1 以核心層為例分析網絡現狀存在的問題
1.1 主干管道現狀及問題分析
西安城區通過自建、聯建、購買、租憑、置換等方式,目前主干管網基本形成“兩橫三縱雙環”格局,支干管網依托主干管網分區拓展成網的形式。
1.2 核心骨干機房現狀
西安聯通本地傳輸網已建設核心層節點10個,分別為西開發區、東開發區等。原固網模塊局機房6個,分別為長安路、大慶路等。
1.3 管道現狀分析
西安城區現有管道分布比較分散,遠沒有達到管道成環的要求,主要原因如下:(1)購買其他運營商管道資源的約計有48%為1孔或2孔,經過幾年使用,管孔已用盡;(2)現有管道中部分管道利用率達到80%以上,需在后期改造擴容;(3)繁華區域管道覆蓋率低,根本不能滿足后期業務發展及光纜落地需求;(4)管道建設因市政規劃管理及其他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后期將結合市政,逐年加強管道覆蓋率和提升管道自由率,完善管網結構。
1.4 核心層傳輸網絡結構
目前為二平面結構,網絡安全存在嚴重隱患。
2 核心層傳輸網優化原則及思路
2.1 管道建設原則及思路
管道需求可分為3個方面,光纜網發展對管道的需求、城市架空光(電)纜改落地對管道的需求以及盡量于兩個核心機房之間有一條弱電管道或者通信管道。
在后期網絡建設中,網絡結構需求主要體現在核心層光纜對管道的需求。核心層光纜作為局間中繼,承載著大量的業務,需要極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敷設方式首選管道,因此需要建設相應的管道來保證核心層光纜網絡的發展。
光纜架空改落地對管道建設的需求是一種強制性的、被動的管道建設需求。按西安市相關部門的要求,在未來幾年內,西安市內將會按片區,限期進行光(電)架空改落地建設。要求在規定期限內,把指定片區內所有的架空光(電)纜改為管道敷設。這首先需要管道建設的支持。
其他需求方面,主要體現在城市光纜在管道內敷設已成為趨勢,在城市進行道路新建或道路改造項目時,應進行相應的配套管道建設。考慮到城區道路建成后5~10年內禁止再次開挖,因此這類管道建設要立足長遠、抓住機會,一次建設到位,避免以后二次開挖或影響后期該區域業務發展。
2.2 核心骨干光纜優化建設原則
核心骨干光纜是傳輸網的核心部分,主要負責各中心機樓(移動交換局、移動關口局、移動長途局、數據中心節點、內部業務網核心節點)間的光纜連接,承擔全網中最重要的電路傳輸責任,包括交換局質檢的電路和部分干線電路,同事負擔匯聚層帶寬壓力。
核心骨干光纜的網絡功能只用于開設大容量核心設備環以及大容量的數據用戶跳纖,因此只具備節點連接和電路運轉作用,不要求進行區域覆蓋。
核心層光纜要求極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節點間要求光纜物理路由多、距離短捷、敷設方式安全。網絡結構應采用環型和網狀網。
根據發展趨勢和實際情況,核心層結構可具體采用“環型—部分網狀—全網狀”的演進策略。
2.3 核心骨干光纜的物理路由選擇原則
核心骨干光纜應選擇安全、穩定、可靠、短捷的直達路由,盡量選擇靠近主干道路。
核心節點數量少于4個時,光纜網絡的拓撲結構應規劃為物理雙路由環形,當核心節點數量為4~10個時,拓撲結構向網狀網結構演進。
根據網絡結構核心光纜在各節點之間應具備兩條或兩條以上物理路由,避免由于同一光纜出現故障引起多個環路保護倒換。
新建核心機樓應設置兩個局前井和兩個進線室,核心光纜應有兩個以上的獨立出局方向。
2.4 核心骨干光纜的纖芯規劃使用原則
核心骨干光纜中纖芯按作用可分為環路纖芯、預留纖芯。環路纖芯是構成光纜主體的纖芯,主環系統的電路均在這些纖芯中開設,纖芯給環上的所有節點共用;預留纖芯用于纖芯備用,以及各節點域分支光纜連接,也可用于纖芯跳接。
核心骨干光纜的終端方式采用全進全出的方式,即核心光纜的所有纖芯均終端到機樓的光纖配線架(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ODF)上,在使用時刻靈活跳纖。
3 西安市市區和郊縣匯聚層、接入層傳輸網絡優化具體方案和實施方法
西安市市區網絡優化具體方案和實施方法主要是利用西安市市政府架空光纜改落地的機會進行傳輸網絡優化。
3.1 資源核查
資源核查是以落地路段為圓心,核查涉及的核心層、匯聚層及接入層的業務及光纜路由走向。
3.2 優化方案制定
(1)核心層、匯聚層:按照業務的級別制定相應的割接方案和時間。
(2)接入層:以新設立的光纜交接箱為圓心,按照就近接入的原則,逐一制定用戶的割接方案,嚴禁出現附近有接入資源但原路由落地現象。根據用戶類型及業務保護情況制定合理的割接時間和割接步驟,分批次實施。
3.3 優化方案會審
(1)核心層、匯聚層。由運維部線路維護處組織相關專業班組、網絡支撐中心及建設部相關專業班組完成落地方案的制定。運維部傳輸資源管理中心負責審核。
(2)接入層。由運維部線路維護處組織網絡支撐中心、相關專業班組、建設部相關專業班組及割接業務涉及的市場業務部門參加方案的制定及會審工作,會審方案報備運維部傳輸資源管理中心。
4 西安市郊縣網絡優化具體方案和實施方法
總體方案:整體規劃,資源盤活;統籌建設,分步實施。
4.1 整體規劃,資源盤活
匯聚層:以鄉鎮及街辦管轄范圍為單位,每個鄉鎮及街辦規劃1個綜合節點機房。預先規劃基礎傳輸網絡成環方案,隨著業務發展可以增加響應設備破環加點,擴展業務接入范圍。
接入層:明確本區域的市場關注的潛在用戶位置和擬建基站位置。
根據規劃匯聚層成環方案核查現網可用光纜資源,進行現網光纜纖芯的梳理盤活。
4.2 統籌建設,分步實施
對于基礎網絡成環新建段落,需要統籌考慮沿途業務需要纖芯數量。
對于由于業務發展需要新建光纜。光纜路由不但要匹配新基礎網絡成環方案,而且要考慮沿途市場已關注的潛在用戶纖芯需求。
4.3 郊縣數據網絡優化規劃目的
市場發展,網絡先行;結構完善,布局合理;提升安全,接入便捷。
4.4 郊縣網絡優化規劃工作思路
(1)整體規劃,分布實施:整體規劃的基礎為現網;分步實施的前提是以市場發展及產品需求為導向,快速響應;緊抓兩點一線。兩點:數據設備和傳輸設備。數據設備支撐寬帶業務;傳輸設備支撐專線業務。一線:傳輸線路。為傳輸和數據提供基礎通道。
(2)根據郊縣業務分布特點,合理優化郊縣數據網絡結構,切實做到面廣、點合理。面廣:調整基礎傳輸網絡資源;盤活移網局方站點,實現廣覆蓋。點合理:對在網運行設備數據設備進行抽閑補忙,提高生產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