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是最不容欺騙的
文 玫瑰公主
對于網紅食品,我向來的態(tài)度是“不屑一顧”。每每經過人民廣場、日月光購物中心,看到烏泱泱一眾排隊人群時,我就有躲之不及的感覺,“真有那么好吃,值得如此花費三四個小時排隊購買的美味嗎?”相對于饞癮,更讓我珍惜的是時間,何況,很多美食對我們這樣的“巧婦”來說,復制和翻版根本不算難題。享用美味,我更喜歡用一種篤悠悠的姿態(tài)去靜心品鑒,享受一份從容的美好。
“網紅食品”也就是這兩年有了網絡的推波助瀾后才越來越“人來瘋”,而且,現在很多的“網紅”更多時候是幕后操縱、一味炒作的結果,長長的人流隊伍中,不乏很多“托兒”和“黃牛”的身影。我始終相信,人的舌頭是最不容欺騙的,網紅再好,滋味好才是長久的王道。太多的網紅店欠缺的就是堅持和保持好品質的精神,圖的只是賺錢。
我經常會捧場那些擁有經典美食的上海品牌,如“國際飯店”的蝴蝶酥、“靜安面包房”的別司忌、“老大昌”的核桃冰糕、“德興館”的鮮肉月餅,每次有聚餐或約會,我就特意跑去旗艦門店,排隊購買后拎上幾袋點心赴約,給在座的朋友人手一份,是暖人的體面禮物。久了,即使許久不見的朋友,也會時常念叨起我當時的伴手禮。最關鍵,那些糕點依然保持著“美味”,并沒有讓人失望和失禮。
說到這樣的伴手禮,讓我想到這次去臺灣的經歷。慣例,我每次出游回滬,總要帶些當地特產饋贈好友們。這次臺灣之行,臺灣朋友聽說我們要帶牛軋?zhí)腔厣虾#匾廨d我們去臺北的“佳德糕餅”店。還沒下車,就看到沿街的店門外有人排隊,緊跟在隊伍后面5分鐘不到,就被門口限流的姑娘放行。店堂大小類似上海面包店的面積,幾排貨架上陳列著各類規(guī)格產品:牛軋?zhí)恰ⅧP梨酥、牛軋餅、芝麻餅等,明碼標價。剛想拿很多放托盤上,邊上有朋友提醒:“你需要什么,直接跟收銀處說,不必拿那么多在手上的。”于是,我看好了需要的幾樣糕點,直接排隊。排隊10來分鐘后,輪到我結算,報了我需要的牛軋?zhí)恰ⅧP梨酥數量,又要了5份塑料盒裝的蔥味牛軋餅,收銀的姑娘轉身到儲物間拿出,詢問我是否需要紙板箱打包后,算錢刷卡。而我紙板箱里的糕點,被另一位店員捧去角落,打包封箱,核對名字后交我手上……整個過程有條不紊,既合理又高效,前后不到20分鐘統統搞定。
最讓我欣喜滿足的是,今早一個“嘴巴非常刁”的閨蜜興奮地告訴我:“你送我的蔥味牛軋餅太好吃了!第一口咬下去居然有一種幸福感從齒間溢出,餅干鮮香酥脆、蔥香四溢,中間夾的牛軋餡甜度恰到好處,奶香不膩且不黏牙,我一口氣吃掉了半盒。”我知道,能讓這位廚藝和美食達人高度贊譽一種食物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尤其她最后的那句“最簡樸的包裝,裝著最嗲的味道”讓我頗為感慨,任何一種食物,再怎么“偽裝”都逃不過舌頭的“檢驗”。網紅也好,品牌也罷,能讓人津津樂道的永遠不會是外表的花哨和眾人的吹捧,恰恰是它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保持“好滋味”!
網紅網黑一線間
文 謝川
前段時間下午茶,兩位同事各拎著三杯“喜茶”走進辦公室的時候,引起一陣歡呼。買到這6杯喜茶真心不容易,每個人排一次隊限購3杯,碰到生日可以不用排隊,直接買2杯。我們滿心感激地喝著,都覺得比“一點點”好喝。
杭州城的下午茶寵兒曾是“一點點”,奶蓋超濃郁,還有同事叫著說:“送我去‘一點點戒毒所吧,不然每天都想喝一點點,戒不了了!”這話猶在耳邊回蕩,心頭好的位置已默默被“喜茶”占據。據說現在買“一點點”已經不用排隊了,以前“一點點”可是有黃牛代購的,這批黃牛估計都轉戰(zhàn)到“喜茶”去了。
這就是網紅食品,來勢洶洶,后續(xù)會怎么樣,誰都不知道。
最簡單的真理是:時間是檢驗一切的標準。
例如前幾年爆紅的“澈思叔叔”30分鐘蒸乳酪蛋糕,開一家火一家,大熱的時候,每人排隊一次限購兩個。我對30分鐘就烤一個乳酪蛋糕是有疑慮的,所以一直沒有特意去買。有次剛好在商場吃午飯,看著隊伍那么長,烤蛋糕的香味又那么濃郁,腦子一熱也就排隊了。想著那么便宜,才39元一個,每人限購兩個,既然輪到了就要把這個份額給用盡了,便買了兩個,一個帶回辦公室與同事分享,一個帶回家給女兒吃。在辦公室那個,因為當時還熱,十來個人分一個小蛋糕,每人吃到的有限,大家都覺得好吃,而帶回家那個,我跟女兒細細品味了一番——呀!蛋糕體沒熟啊!面粉粉粉的質感,乳酪?guī)缀鯖]有啊!感覺就像只加了一點酸奶。
不到一年,“澈思叔叔”開始賣干的奶酪條,我內心暗笑,應該是現烤的蛋糕不熱銷了,有多余的了,才繼續(xù)烤干成了奶酪條。過了沒幾個月,杭州的“澈思叔叔”在各大商場都銷聲匿跡了。
當然,這個還算不上從網紅變成了網黑,充其量只不過是變成了“網無”。而去年被政府相關部門聯合查處的“CHIKO”曲奇,真的是從網紅變成了網黑。這個走的路線比開加盟店更隱蔽更快速,就是微商直銷的性質,推薦別人購買就可以賺取提成。一時間,微信上都是贊美這個曲奇多么多么好吃的分享信息。據說最熱銷的時候一天賣3 000盒!終于引起相關部門重視,上門一查,材料廉價,衛(wèi)生堪憂,實實足足的劣質“三無產品”,一下子從網紅變成了“網黑”。
要說那屹立不倒的需排隊購買的食品,在杭州應該首屬“吳山烤禽”,只做烤雞,總店天天、時時都有三四十人的隊伍。如果你略遲疑要不要排隊買烤雞,前前后后的人都會很和善地告訴你:“別著急,看著人多,實際上一爐出來有個20多只雞,所以等個15~20分鐘都可以買到的。再說了,反正你明天來也是有那么多人,不如現在等等買回去了。”像這樣的傳統食品,也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網紅食品,只不過它這樣紅了十多年,就因為平價又好料,在人心這張網上,得到了認可。
女大學生的情懷奶茶店endprint
文 莎菲
“媽媽,這奶茶真的很好喝,雖然貴,但我們同學都喜歡。”那是7年前,在四川綿陽頗有風情的小吃街馬家巷里,一家名叫“吉鼓奶茶”的店前,初三的女兒讓我知道了年輕人的奶茶口味。店鋪窄小,只有3平方米,外面買奶茶的排成了長隊。
原來,這個女大學生斯詞畢業(yè)后,將自己打工時獲得的經驗復制到家鄉(xiāng)而開始的創(chuàng)業(yè)嘗試。作為首家引進純奶奶茶的健康飲品,吉鼓奶茶獲得了年輕人的追捧和喜愛,從“網紅飲品”吉鼓純奶奶茶、招桃花的“四季桃花飲”到“霸道總裁的壁咚”、“小暖男的壁咚”再到“黑鳳梨”、“白鳳九”、“吉鼓辣妹紙”,吉鼓用俏皮的網絡言語拉近與年輕人之間的距離,用真材實料滿足各位饕餮的味蕾。每一杯“網紅飲品”都有自己的故事,與其說飲品,還不如說它是吉鼓的角兒,等待你去開啟它的故事……
2012年,“吉鼓奶茶”順應市場需要,開辦了一家集奶茶、咖啡、下午茶、創(chuàng)業(yè)培訓和文化沙龍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吉鼓青年概念店”,開展店內經營、沙龍、創(chuàng)業(yè)培訓,引進“冰萃咖啡”,同時創(chuàng)立“背包咖啡館”,將精品咖啡推送到家庭和公司,滿足戶內戶外小型聚會需求。通過自建網絡平臺,推送奶茶、咖啡和各種創(chuàng)意飲品。每逢“三九”、“三伏”天,顧客不用出門就可在家享用吉鼓的產品,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
斯詞是一個很內向的妹子,少言、執(zhí)拗,為了出一款飲品,她會試驗很多次,不同的比例、溫差、熬制時間,甚至連器皿也會糾結很久!不惜成本、在研發(fā)中一杯一杯地試驗、死磕,她要它們都是健康的顏值擔當,“有時候做夢都想著東西怎么做、怎么創(chuàng)新……”
說到創(chuàng)業(yè),斯詞認為,沒有專注心和執(zhí)著情懷,不可以創(chuàng)業(yè);沒有吃苦受累和包容情懷,不可以創(chuàng)業(yè);沒有經歷挫敗的勇氣和風險意識,不可以創(chuàng)業(yè)。
網紅的取巧
文 于斐
某個雙休日,睡眼惺忪的你打開微信,看到朋友圈里的遛狗一族,早鍛煉結束后,懷揣戀舊心情,端坐在“桃源某村”找尋記憶里的味道。美圖秀秀隨意地拼圖就刺激到你的味蕾,你立馬搜索了大眾點評網,定位到離自己最近的分店,也要去懷個舊。端上來的古早味立馬讓你傻了眼,咸漿做成了咸豆腐花,油條又澀又硬,一股子明礬味。你只能憑著記憶,去憑吊1990年代上海云南路上的經典小吃,再默默咽下桃源某村的大興口味。
具有重慶特色的火鍋“某老官”,想要吃到這家知名火鍋,必須耗得起時間,排隊起碼3小時以上。休假期間,一女友出席驢友們的飯局,驢友們都有一個共同追求:但凡營銷在網絡上有頗高知名度的去處,必定虔誠執(zhí)行打勾、簽到的宗旨,因此去“某老官”付諸行動勢在必行。她們派先遣部隊去拿號,再帶著撲克牌、零食作為消遣,等候了5小時,忍受著歡辣氣味的侵襲,此時已經餓得兩眼冒金星,最終如愿以償地坐到了圓桌上。且不論那些牛蛙、魚頭、火鍋涮料的成本是多少,不知是否有人計算過,在門口等候的時間成本所消耗的個人時間價值,與這頓火鍋的實際價值是否匹配。
“某師傅”蛋糕,口味的優(yōu)良已是次要,在朋友圈已經成為檢驗良好人緣關系的籌碼。這種既沒有技術含量也沒有品牌傳承的網紅蛋糕,頻頻被拍圖、上傳,露臉的機會漸長。給圖片配的文字大都千篇一律:感謝好友的厚愛,不辭辛苦地排隊,為我買到了“某師傅”蛋糕,讓我得以大快朵頤。文字里傳遞出幾個信息:不用親自排隊就吃到了網紅蛋糕,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我是如此受寵、如此得人厚愛,滿滿的公主心溢出;我是潮人,絕不會拉下流行的腳步。對于蛋糕賣相的設計、蛋糕成分的質地、蛋糕的口感和新鮮度,卻不是關心的重點。
某奶茶鋪子取了與喜茶相反的名字,有喜必有喪,卻未達到預期銷售效果。許多偽美食主義者,有一句用濫的話:美食絕不可辜負。能夠引發(fā)轟動效應的所謂美食,并不以品質獲勝,而只是俘獲了人類的從眾、獵奇心理,這不是在創(chuàng)造美食,而在通過投機的手段取巧;而趨之若鶩的競相排隊者不僅僅只花了錢,還陪葬了自己的時間。
互聯網時代,個人的時間價值才是最寶貴的珍品。真正經得起推敲的美食,是值得花心思去投入的,它體現了品位和匠心,不但可以培養(yǎng)獨立的鑒賞力,還可以修煉出審美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