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科技,建好網絡市場監管服務示范區

掃二維碼下載《智庫觀察》電子版
【智庫觀察】 黨中央、國務院對加強網絡市場監管和服務高度重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十三五”規劃綱要第一次把網絡交易監管上升到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高度。在2017年創建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的開局之年,促進網絡市場健康發展,關鍵是要更新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機制、拓展監管方式,構建權責明確、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網絡市場監管格局。
網絡經濟是一種全新的市場,但由于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行政監督手段落后,出現網絡欺詐、競爭機制混亂、個人信息被泄露等問題,強化網絡市場的規范監管迫在眉睫。習近平總書記在“4·19”重要講話中強調 “要加快網絡立法進程,完善依法監管措施,化解網絡風險。”從法規抓起,才能牽住網絡市場監管的“牛鼻子”。做好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工作,首先要圍繞“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務更優”的中心任務,在制度建設方面出成果、出亮點。盡快建立和完善工商監管與服務的相關立法體系,制定相應法律和規章,做到監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對網絡營銷商及平臺提供商的資質認證、商品服務等各類信息資源管理以及在線支付、稅收、隱私權保護、電子格式合同等各方面作出具體規定,為工商部門全面執法、嚴格監管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
同時,還要建立網絡交易市場信用管理和信用評價制度,促進網絡經營信息與社會其他領域相關信息的交換和共享。推動網絡線上線下交易信用評價,積極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開展信用調查、評估、擔保、保險以及信用支付等信用服務,多維度展示網絡經營者信用信息、經營異常信息、嚴重違法信息,有效發揮失信懲戒機制在網絡市場監管中的作用。
自去年國家工商總局啟動“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以來,目前已有上海長寧、江蘇宿遷等5地獲批創建國家級示范區試點,探索網絡市場監管新模式,推動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工作走向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法治化。另外,浙江省近日出臺了全國首個省級網絡監管與服務示范區創建辦法,江蘇省正式啟動了省級示范區創建工作,全面構建網絡市場新生態,兩地都在為全國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先行先試、大膽創新。

江蘇省宿遷市網絡市場監管與服務工作發展目標及主要任務
網絡技術的深入應用是網絡市場的重要特征之一,由此也推動了工商部門網絡市場監管執法數據化應用的發展。雖然目前基層市場監管部門擁有多套業務系統,但只停留在簡單的數據采集和統計階段,未能真正成為政府監管服務的依據。今后,要進一步強化大數據思維,深化大數據應用,把大數據作為主要監管手段和創新監管方式的基本依托。對于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而言,以大數據思維開展網絡市場監管,重點是要提高大數據運用水平,著手于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數理分析,突出準入監管、競爭執法、網絡監管、消費維權、信用監管等重點,構建大數據監管模型,進行關聯分析,主動發現違法違規現象,提高政府科學決策和風險預判能力,加強對市場主體的事中事后監管。同時,要加快推進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加快建立起跨系統、跨平臺、跨數據結構的大數據共享平臺,著力推動信息的公示、共享和運用,為實施動態監管、過程監管和實時監管,提升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供數據和技術支持。近日上線的全國網絡交易平臺監管服務系統(江西專版),添加了轄區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及平臺網店(B店/C店)、獨立網站(交易類/非交易類)等數據,增加了能提供“涉嫌刷單、涉嫌違禁品、涉嫌違法廣告、涉嫌價格異常”等深層次管理的數據收集,可提供行業分類服務數據,并具備專項管理監測監控能力,進一步完善了適應地方監管工作需要的數據和業務功能。
網絡市場監管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監管內容涵蓋商品和服務交易、網上支付、物流快遞等20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單靠工商一個部門的力量遠遠不夠。因此,要加強部門協同,打通協作渠道,完善部門間執法聯動和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良性互動格局,實現跨層級、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首先,加強系統內部的協作配合,推動工商行政管理各項職能全面向網上延伸,努力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的工作格局。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推動相關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執法聯動,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網絡市場管理格局。最后,構建社會共治的網絡市場監管機制,樹立“企業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理念,強化各類網絡市場主體的責任意識,調動各方力量,建立多元共治的監管格局。在這方面,陜西省工商局日前聯合省發改委、省公安廳等11個部門下發《陜西省2017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方案》,自7月至11月起,聯合開展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虛假宣傳、虛假違法廣告,刷單炒信等違法違規行為。而重慶市工商局則建立起了從市局到區縣局、工商所的“統一指揮,快速調度,協同配合,順暢對接”三級聯動機制,加強了與公安、通信管理、質檢、食藥監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和執法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