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指尖上的腐敗”

【輿情回放】 近日,有媒體反映山西省政協機關干部索要微信生日紅包引發輿論關注。山西省政協辦公廳發布消息稱,經初步核查,情況基本屬實,當事人先后收到群友微信紅包58個,共計金額500.3元。目前已對其作出嚴肅處理,同時密切關注事件進展。
【網絡輿情】
長江網:索要小紅包看似小事,卻是“禍根”的開端,如不及早遏制,給這些干部當頭棒喝,只會讓他們養成“驕縱”心態,遲早滑入貪腐的深淵。
中國網:無論傳統意義上的紅包還是電子紅包、微信紅包,贈與的都是“真金白銀”,穿著“紅包”外衣的行賄、索賄,無論以何種形態出現,都不能改變腐敗的實質,要堅決杜絕“指尖上的腐敗”。
四川黨建之聲:“微腐敗”也要出重拳,嚴厲查處,以案明紀,讓人“不敢腐”;強化廉潔教育,引導干部“勿以惡小而為之”,從點滴做起,慎微慎初,自覺抵制“微腐敗”。
【決策點睛】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微信朋友圈也不是法外之地,微信紅包中也有黨紀國法不容的“雷區”。對懲治“微腐敗”更不能“掉以輕心”。的政府,絕不是看政府大院有多漂亮,辦公大樓有多氣派,重要的是當地群眾的口碑,特別是為百姓辦了多少實事。
西安日報: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正定縣黨政機關率先向社會開放免費停車,向社會做出了榜樣。使政府在行使行政職權之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與社會共享停車位,是打造“平行社會”的生動實踐。
河北新聞網 :把墻拆了、把門開了、把資源盤活了——河北正定的這場變革,已經遠非前些年城市里“拆墻透綠”般小打小鬧了。這份膽識和勇氣,這種智慧與格局,引人矚目,叫人激賞。
東北新聞網 :當很多人為政府開放式的舉措點贊時,更應該冷靜地分析和判斷可能出現的管理難題。例如,在機關和事業單位里停車,如何能兼顧停車秩序與辦公秩序,如何能兼顧開放性與安全性。
中青評論:各級官員或許應該從腦子里多一些拆墻的意識:凡是給民眾生活、消費造成了“墻”的壁壘,凡是給民眾造成了很多壓抑與“不自在”的措施,都應該先反省一下,有沒有進一步“對內開放”的空間?
【決策點睛】網民叫好,不僅因為它直面了“停車難”的社會痛點,也在點贊政府部門這種放下架子、向市民開放資源的態度。但是相關單位應該在免費開放閑置停車位的同時,還應該完善出臺相關制度規定,按當地實際情況,科學規劃并靈活調整,才能讓“免費開放停車位”走得更遠!
無論是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爭的都是自己的權利,那用戶的權利在哪里呢?
——就近日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和互聯網巨頭騰訊就用戶數據使用問題發生爭執,
8月9日的《北京青年報》刊發《企業“數據之爭”不能忽視用戶權利》提出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