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
無線電波有四種主要傳播方式,即地波、天波、空間波和散射波。
地波:沿地面傳播的無線電波叫地波,又叫表面波。電波的波長越短,越容易被地面吸收,因此只有長波和中波能在地面傳播。地波不受氣候影響,傳播比較穩定可靠。但在傳播過程中,能量被大地不斷吸收,因而傳播距離不遠。地波適宜在較小范圍里的通信和廣播業務使用。
空間波:從發射點經空間直線傳播到接收點的無線電波叫空間波,又叫直射波??臻g波傳播距離一般限于視距范圍,因此又叫視距傳播。超短波和微波不能被電離層反射,主要是在空間直接傳播。其傳播距離很近,易受高山和高大建筑物阻擋,為了加大傳輸距離,必須架高天線,盡管這樣,一般的傳輸距離也不過50千米左右。
天波:經過空中電離層的反射或折射后,返回地面的無線電波叫天波。由于大地對短波吸收嚴重,所以短波沿地面只能傳播幾十公里。短波(即高頻)是利用電離層反射傳播的最佳波段,它可以借助電離層這面“鏡子”反射傳播;被電離層反射到地面后,地面又把它反射到電離層,然后再被電離層反射到地面,經過幾次反射,可以傳播到很遠。
散射波:電離層和比電離層低的對流層等,能散射微波和超短波無線電波,并且可以把它們散射到很遠的地方去,實現超視距通信。散射信號一般很弱,進行散射通信要求使用大功率發射機,高靈敏度接收機和方向性很強的天線。
利用散射波可實現超短波中距離和遠距離通信及雷達的遠程偵察。在無法建立微波接力的地區,如沙漠、海域、島嶼之間的通信,可以利用散射波傳遞信息。


特約審稿 北京無線電協會
業余無線電愛好者是指“經過向國家有關部門正式申請,并且得到主管部門批準的對無線電技術有興趣的人,其興趣純系個人愛好而不涉及謀取利潤”。
業余無線電是無線電愛好者參與的無線電臺通信。愛好者使用不同形式的編碼方式和技術。有些商用的技術,比如調頻,上邊帶調幅,數字分組無線電和衛星信號轉發器,都是由業余愛好者首先應用的。

業余無線電臺必須是工作在國家規定的業余無線電頻率上的電臺。它是無線電愛好者進行自我訓練、相互通信和技術研究的電臺,廣大愛好者之間通過這個電臺進行技術交流,通過無線電波認識更多的無線電愛好者(本地、省、國內乃至全世界)、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交換QSL(電臺通聯卡片)、集郵等。按照國家法規,業余無線電臺只可以用來供業余無線電愛好者進行自我訓練、相互通信和技術研究。
業余無線電愛好者可是有組織的!
業余電臺分為集體電臺和個人電臺兩種:1. 由團體申請設置,并由設臺團體使用的電臺稱為集體業余電臺,國際上常稱為俱樂部電臺(club station)。 2. 由愛好者本人申請設置并由本人操作使用的電臺稱為個人業余電臺。
只設收信設備的為業余收信臺,簡稱"SWL"(Short wave listener)。
A、B、C類操作證的操作范圍
業余無線電臺操作類別分為A、B、C三類,A類業余無線電臺可以在30~3000MHz范圍內的各業余業務和衛星業余業務頻段內發射工作,且最大發射功率不大于25瓦。
B類業余無線電臺可以在各業余業務和衛星業余業務頻段內發射工作,30MHz以下頻段最大發射功率不大于100瓦,30MHz以上頻段最大發射功率不大于25瓦。
C類業余無線電臺可以在各業余業務和衛星業余業務頻段內發射工作,30MHz以下頻段最大發射功率不大于1000瓦,30MHz以上頻段最大發射功率不大于25瓦。
小朋友也可以考取操作證
參加A類、B類操作技術能力驗證并沒有年齡限制,也就是說中小學生也可以報名參加A類操作能力驗證,并且在獲得A類操作證書半年后還可以參加B類操作能力驗證。
獲得操作證書后,中小學生可以在持有操作證的老師或監護人的輔導下操作電臺。不過未滿18歲的青少年不能設置個人電臺,也就是說不能獲得個人電臺呼號。CRAC鼓勵青少年參加業余無線電活動,不少中小學都設置了業余電臺課程,在老師的帶領下,希望有更多青少年能夠參加業余電臺活動中來,對于培養青少年對于科技的興趣很有幫助。
滿足什么條件能夠設置個人電臺?
申請設置個人電臺的愛好者必須已取得相應類別的業余電臺操作證書,并且年滿18周歲。業余電臺操作證書由中國無線電協會頒發,各地愛好者聯系地方管理機構參與能力驗證。電臺類別分為三類:A類、B類、C類。愛好者想設置相應類別的電臺就需要取得相應類別的業余電臺操作證書。
任何國家、任何地方,未經國家主管部門批準的無線電發信(包括試驗發信)都是被嚴格禁止的,是違法的。

2017年7月 北京無線電協會面向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組織了A類技術知識講座

參加考試的業余無線電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