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

在昭通市彝良縣博愛醫院工會主席代洪書眼里,醫院的發展離不開職工的技能提升。
只要是博愛醫院的醫務人員,均能獲得出去學習培訓的機會。
2015年,工會和醫院達成培訓協議,醫院出資21萬元資助21名醫護人員參加清華大學衛生專業的培訓。
在提升醫務人員技能的同時,博愛醫院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讓職工在繁忙的工作中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
危難時刻顯身手
中午時分,在彝良縣博愛醫院的門診大廳里,雖然患者不少,但大家都在安安靜靜地排隊等候,一點兒也不嘈雜。在每個窗口后面,都有醫務人員在為大家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
一面面金黃的錦旗掛在醫院科室的墻壁上,為醫院增添了許多暖意。
“在這里,醫生和患者之間不僅僅是看病和治病這樣簡單的關系,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態度?!币土伎h博愛醫院的藥劑師陳潤說。
陳潤從2006年建院至今,她一直堅守在這個崗位上。在陳潤眼里,醫院的收入不錯,而且老板很有愛心。
陳潤口中的老板,就是彝良縣博愛醫院的總經理陳永秀。
一提到陳永秀,許多彝良人對她都贊不絕口,她不但心地善良,而且還富有擔當精神。
2012年,昭通市彝良縣發生5.7級地震。
地震發生之后,陳永秀立即組織醫務人員進入災區救治傷員,陳潤也參加了這次救援行動。
回憶當時進入災區的情景,陳潤至今仍心有余悸,一路上,滾石不斷,余震不停,滑坡現象時有發生。
“車行駛到路途中,塌方把道路阻斷了,大家只得下車步行,我的鞋子也被石頭劃破了,身上還背著醫療器械,當時我心里一直在想,我會不會死在這兒?我的孩子還小呢。”在這樣胡思亂想中,陳潤終于接近災區了。
就在這時候,忽然聽到有人大聲喊:“快跑,山上有石頭滾下來了?!?/p>
陳潤說“我只覺得大腦一片空白,竟然無法邁開腿?!?/p>
在要緊關頭,一個武警戰士把她拉上了陡坡。陳潤和同事冒著生命危險,終于進入了洛澤河重災區。
進入災區后,大家都驚呆了,地上滾石遍地,車房損毀,傷亡慘重。
那些在地震中被石頭砸傷的傷病員,震撼了陳潤和每一個醫務人員的心。
救人要緊,陳潤和同事來不及休息,就立即開展救治工作,他們為傷員清洗、包扎傷口、輸液打針,那些傷得實在太重的傷員,就趕緊轉移到縣城里救治。
在災區救治傷員的日子里,陳潤和其他醫護人員把自己的能量發揮到了極致,博愛醫院的名字也深深印在彝良縣群眾的心里。
職工的工資一分也不能差
在博愛醫院,很多醫護人員和陳潤一樣,從醫院成立就一直追隨著陳永秀。
在醫護人員的心里,陳永秀就像親大姐一樣。很多職工買車、買房都會找陳永秀借錢,她也是有求必應。
陳永秀曾經和他人聯合開辦醫院,由于理念不同,她離開了這家醫院。
沒想到,當陳永秀離開醫院后,很多醫務人員也被迫離職,當陳永秀知道這件事后,非常痛心,她對這些醫務人員說:“我不會丟下你們不管的?!?/p>
事實上,她不但這么說,而且也這么做了。
周紅果是計算機專業出身,負責醫院的電腦錄入工作,她也是被迫離開醫院的職工之一
離開原來的醫院后,陳永秀先后開辦了診所、藥店,就是要讓離開醫院追隨她的職工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后,剛好彝良縣有家醫院要轉讓,陳永秀知道這件事后,立即轉下了這家醫院。
陳永秀給周紅果打來電話,并告訴她這個好消息。
雖然解決了大家的工作問題,但醫院的發展也是一個緊迫的問題。
周紅果說:“醫院剛起步的時候,經營非常困難,每個月到月底的時候,陳永秀就四處借錢來給我們發工資?!?/p>
就這樣,在陳永秀的堅持下,博愛醫院漸漸迎來了轉機。
2015年,博愛醫院門診人次達到110385人次,大關縣、鹽津縣、甚至是貴州省威寧縣的病人也都慕名而來,博愛醫院已經成為輻射周圍城鎮的一個醫療服務窗口。
人間自有真情在
王秋是一名白血病患者,經過醫生診斷,通過化療的方式可以讓王秋得到康復。
但化療需要8個療程,8個療程需要40多萬元的醫療費,陳永秀聽說這件事后,建立了一個微信團隊,通過團隊的力量為王秋募捐。
在她的倡議下,彝良縣博愛醫院以黨支部的名義捐款5000元,以醫院工會的名義捐款5000元。與此同時,博愛醫院的130余名醫護人員和后勤人員也積極響應,捐款7400余元。
除此之外,陳永秀還親自帶著王秋的父母到縣民政局和龍安鎮民政辦爭取救助。
博愛醫院有幾名負責清潔的工人,家庭條件不好,陳永秀知道后,不但到處為他們找活計,增加他們的收入,而且,還盡可能地幫助他們的子女實現就業。
王義敏是博愛醫院的一名離異職工,家里有3個孩子,大女兒大學畢業之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陳永秀知道這件事后,她對博愛醫院的院長余萍說:“給這個女孩先安排一個崗位,解決她的吃飯問題?!?/p>
博愛醫院在做大做強的同時,還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活動,每年都要開展幾次義診。
有的村莊離縣城較遠,而且很多村民家中的年輕人都外出工作,一些老年人行動不便,很難趕到醫院去檢查身體。
因此,博愛醫院就組織醫護人員分赴各鄉鎮,開展衛生保健講座,帶著檢查設備為村民檢查身體,免費發放藥品。
知道博愛醫院提供醫療保健上門服務后,村民們都非常高興。
每次義診余萍都要帶隊出去,給她印象最深的是在小草壩。
一個老年人,走路不方便,聽說博愛醫院來到小草壩義診后,她從家走路到義診點,花了六個多小時的時間。
見到余萍后,這位老人家說:“我還從來沒見過醫生呢。”
等義診結束時,這名老人還問:“你們還來嗎?”
后來,博愛醫院派車把這名老人接到醫院進行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老人的病情得到極大的改觀。
余萍說:“在博愛醫院工作以來,義診隊伍的足跡跑遍了彝良的每個鄉鎮?!?/p>
義診活動自2010年啟動以來,博愛醫院共對全縣2128名農村婦女進行了常見病篩查,累計免去檢查費用及投入人力物力合計63萬余元。
“領導有方醫德高,對待病人如親人?!边@是彝良縣海子鎮轉保組村鄧升學3兄弟送來的一面錦旗。
鄧升學3兄弟出門打工,一次,母親突發疾病,村里人立即撥打了博愛醫院的急救電話。
接到村民的求助電話后,博愛醫院立即安排醫護人員將這名老人接到醫院救治,等病情恢復后,醫院又安排車把老人送回家。
知道這件事后,鄧升學3兄弟送來了這面錦旗。
在博愛醫院工會主席代洪書眼里,醫院的發展離不開職工的技能提升。
只要是博愛醫院的醫務人員,均能獲得出去學習培訓的機會。
2015年,工會和醫院達成培訓協議,醫院出資21萬元資助21名醫護人員參加清華大學衛生專業的培訓。
在提升醫務人員技能的同時,博愛醫院也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讓職工在繁忙的工作中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
每逢過節,陳永秀都會邀請職工父母一起參加醫院組織的活動。
2015年,博愛醫院組織了“回報.母愛、感恩常在”的文藝匯演,一個個飽含深情的節目引發了現場觀眾的共鳴。
最近一次活動是今年的5.12國際護士節,每個科室出兩個節目,在展現白衣天使風采的同時,也激發了各科護士愛崗敬業的精神。
在醫院的展板上,我們見到一張剛貼上去不久的照片,這張照片中每個護士的臉上都掛著甜美的笑容,看上去自信而美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