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第十九屆中國科協年會開幕時致辭,他認為我國科技創新發生了整體性、格局性的深刻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他在致辭中羅列大量數據,借以闡述我國科技發展的進步與不足。他指出廣大科技工作者應當繼承發揚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優良傳統,秉承科學報國的理想,堅守科技創新使命,珍惜時代賦予的機遇,勇擔創新發展的責任,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貢獻!
1.300天
去年明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上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召,我國的科技事業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經過300多天的不懈努力,我國的科技創新奮發圖強,跟蹤跨越,充分發揮了后發優勢,持續跟進世界前沿,在航天、深海、高鐵、核能、生物、超算、通訊、互聯網、新能源等領域成功實現了后發先至,躋身世界先進。
2.第二位
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國際論文數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二位,總被引用次數連續三年位居第四,有效發明專利保持在世界前三名,化學、物理、材料、工程、數學、地學等學科走人世界前列。在超導、中微子、量子信息、納米、空間科學、干細胞和再生醫學等領域取得一大批創新成果。
3.260億
新的科技計劃體系對基礎研究進行了系統的布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聚焦基礎前沿、注重自由探索和學科交叉,強調學科發展和人才團隊的發展,經費投入已達到了260億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門設立了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學問題,對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進行持續穩定的支持,其中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支持原創性的研究和前沿交叉的項目。在其他的40多個重點專項中,按照全鏈條設計、一體化實施的原則,把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產業化和創新鏈各環節有機結合起來,有效地解決過去的分散重復、封閉低效的問題。
4.34.7%
在2016年和2017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基礎研究類項目已經占到了總經費的34.7%。2016年中央財政科技經費的1/4相繼投入到基礎研究領域,包括重點實驗室等一些科研基地。
5.2030
按照中央的部署,科技部正在會同相關部門,加快啟動實施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強化對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機、腦科學與內腦研究等重大基礎前沿和戰略必爭的領域進行前瞻部署,與科技重大專項形成了一個梯次接續的格局。
6.5%
發達國家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R&D投入比例在15%左右,而我國僅在5%左右。這里不僅是總量上有差距,結構上也有明顯的不同。在我國中央財政科技投入中,基礎研究經費總占比是25.2%,美國聯邦政府是23%,兩者基本持平。而美國州政府財政科技投入中,基礎研究的經費所占比例是26%,我們國家地方政府只有7%。美國企業研發投入中,基礎研究的比例是4.4%,日本是6.8%,韓國是13.1%,而我國企業,按目前統計只占0.1%。美國社會捐助的資金,有20%左右投入了事關社會發展、生態環境的公益性基礎研究,而我國在這方面基本為零。
7.四服務
過去一年來,各級科協組織全面貫徹落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三會”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履行“四服務”的職責定位,高舉創新爭先活動的旗幟,精心組織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評選全國創新爭先獎,實施創新驅動助力工程,不斷增強科技公共服務能力,強化與科技工作者的緊密聯系,創新思路方法和服務內容,來激活協會組織連接紐帶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