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英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中小企業的快速崛起,,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部分。現蓬勃發展的企業成長相比,中小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卻存在著諸多問題,導致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不能充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從而影響到企業管理以及重要決策等決定性問題的選擇。因此,在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一定要對會計管理工作予以深入研究,只有全面落實會計管理工作,保證會計工作的合理、科學,才可以為企業的穩定、長遠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關鍵詞】中小企業;會計管理;存在問題;對策
一、 中小企業會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融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中小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生存,然后才是發展。要生存,就必須擁有一定金額的資金。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融資相對比較困難,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第一,部分中小企業經營效益相對較差,難以適應不斷更新的市場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并且經營風險增大,造成中小企業經濟效益差,虧損的企業日益增加。第二,大多數中小企業是非國有企業,有些銀行受傳統觀念和行政干預的影響,對其貸款不夠熱心。第三,中介機構不健全,缺乏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服務的金融中介機構和貸款擔保機構。
2.投資能力較弱,且缺乏科學性。投資是一項重要的經營行為。企業無計劃的盲目投資,必然造成失誤和損失。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投資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中小企業投資所需資金短缺。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是中小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但中小企業吸引金融機構的投資或借款比較困難。銀行即使同意向中小企業貸款,也因高風險而提高貸款利率,從而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的成本。二是追求短期目標。由于自身規模較小,貸款投資所占的比例比大企業多得多,所面臨的風險也更大,所以它們總是盡快收回投資,很少考慮擴展自身規模。三是投資盲目性,投資方向難以把握。
3.流動資產管理水平不高,資金流失嚴重。中小企業的流動資產管理存在許多問題,一是對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金閑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業認為現金越多越好,造成現金閑置,未參加生產周轉;有些企業的資金使用缺少計劃安排,過量購置不動產,無法應付經營急需的資金,陷入會計困境。二是應收賬款周轉緩慢,造成資金回收困難。原因是沒有建立嚴格的賒銷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應收賬款不能兌現或形成呆賬。三是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很多中小企業月末存貨占用資金往往超過其營業額的兩倍以上,造成資金呆滯,周轉失靈。四是重財不注重物,資產流失浪費嚴重。不少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資產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問題無人追究,資產浪費嚴重。
4.企業會計管理人員素質水平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由于企業會計管理職務本身的特殊性,其對于會計管理人員素質水平有著很高的要求。然而,經濟利益的驅動、企業管理機制建設不完善等問題都導致了中小企業會計管理人員普遍存在著素質水平和能力欠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由于會計管理人員本身業務素質較低。同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會計管理人員中具有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人才較少,沒有創新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也沒有參與市場競爭的意識,業務素質低下。二是由于會計管理人員思想道德素質不高,法制觀念淡薄。人們常常以為會計是一門十分精確的科學,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會計工作是建立在會計人員的主觀職業判斷的基礎上。
二、改善中小企業會計管理狀況的對策建議
(一) 國家要建立相關法律法規,保障中小企業融資需求
國家要為中小型企業提供穩定的融資機制。這就要求國家制定針對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及優惠政策,這方面我們也可以借鑒相關的國際經驗。日本的《中小企業基本法》,美國的《中小企業法》等,這些成功的案例,都為我們提供了經驗。我國應此需求也出臺了相關的政策,《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中小企業促進法》等。在內容上包括對中小型企業的各方資金支持方案、資金來源問題及管理上的基金運行問題。這樣就能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也是需要注重研究的內容。
(二)加強企業負責人的法律意識,規范企業會計秩序
加強中小型企業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是改善會計管理的重要方面。企業負責人的法律意識的提高,促進了其對會計工作的領導和監督。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會計違法行為的發生,還有利于依法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正確的引導,為管理人員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而有力的依據。另一方面,加強會計秩序的規范,提高會計從業人員專業素質是企業向正確方向發展的保障。因此中小型企業要注重會計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時抓好后繼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獎懲機制,更好的調動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實現企業制度化管理,更好的保障證、賬、表的業務處理及會計檔案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達到標準規范的要求。
(三) 中小企業要培養和吸收專業的會計管理人才
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市場這個看不見的手會檢驗企業的各個環節,所以企業會計工作中企業資金的籌集和運用也離不開市場的調節作用。企業一般通過會計管理的統籌安排和統一協調將企業各項決策過程統一起來,來應對難以把握的市場環境。在這種巨大的外在壓力影響下下,企業管理者更應重視會計專業人才的作用,安排有能力的企業會計管理人員并賦予其應有的權力和職能,實現資金的合理運籌。
(四)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為了盡快推動中小企業的發展,也為適應全球化發展的戰略需要,社會、國家、企業均應適時調整方向,共促中小企業發展。國家層面應該率先垂范,完善政府職能,用政府的龍頭作用,搭建起民間商會的橋梁,促進社會服務中介機構為依托的多方社會資源參與的多元化、多層次的全方位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尤其是要在人才、技術、信息等方面切實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服務。在政府資金支持方面,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其調節作用,加大扶持中小企業力度,加強科學技術的創新,直接引導大型商業銀行和有資金實力的企業對中小企業進行合作,通過政府與銀行的合作,為銀行提供一大批誠信、有潛力的中小企業,設立擔保貼息政策,利用銀行資金和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提高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含量。
三、 結論
中小企業一直是國家非常重視的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除上述問題和措施之外,中小企業還應積極調整、提高產品層次;加強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建立自主品牌,提高品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吳彤彤. 淺析中小企業會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商業文化月刊, 2011(12):150-150.
[2]劉曉莉. 中小企業會計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探討[J]. 經濟研究導刊, 2008(5):78-79.
[3]吳曉萱. 中小企業會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 商, 2014(19):20-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