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璐
【摘 要】自從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社會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中國的經濟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在促進我國城市社會的過程中,交通奠定了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市政道路是城市的一個重要環節,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它們。如果道路有問題,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將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市政道路的建設關系城市的整體形象,因此,必須確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質量,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高城市整體形象。因此,有必要對市政道路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控制施工質量。本文筆者根據工作實踐經驗對市政道路施工質量通病及對策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市政道路;施工質量;通病;對策
1.市政道路的施工特點
1.1市政道路施工準備時間短
一般來說,為了保證城市交通的暢通無阻,減少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的負面影響。政府投資市政道路工程,要求道路施工單位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施工要求,所以這對施工單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1.2建筑空間狹小,拆遷面積大
市政道路工程往往是在城市繁榮、擁擠的的街道進行,這些地方不僅交通堵塞,而且人流量巨大。建設單位擁有的建設空間和時間十分有限。此外,因為施工區域人口密度大,施工單位應首先解決的問題是制定一個相對較寬的拆遷面積。
1.3管道改造復雜
對于市政建設中的道路,有必要對地下管線進行改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經常要解決許多問題,如供熱、供水、供氣、通信等。由于線路的復雜性,這對施工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不僅要保證地下線路的安全,而且要保證地面上行人的安全。
1.4對原材料的大量投入
由于市政道路施工的工程量大,在使用相關的原材料方面往往比預期的投入量大。所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應通過合理選擇材料來減少政府開支。
2.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工作人員專業素養較低
通常情況下,市政道路建設若質量不合格,那么建設工程的項目人員、現場指揮人員或施工人員難辭其咎,建設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會影響道路的質量。目前,我國加強了對項目施工單位上崗資質的審核與監管,然而,無證上崗的現象仍然存在。另外,未定期進行專業培訓,導致大部分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合格,即使多次強調質量問題,但工作人員專業素質不合格,質量意識薄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違規或隨意操作的現象。除此之外,一些施工單位為了節約成本或是縮短工期,罔顧工程質量,只追求經濟利益。
2.2建筑工人的材料成本和質量控制
隨著經濟的蓬勃快速發展,建筑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許多工程團隊為減少投入成本,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以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但它使施工過程中存在許多安全風險,導致現有的建筑在未來出現很多安全問題。這對工程本身來講是一個致命的問題,越是大型建設項目造成的損失就越大。另外,技術人員技術水平不高,施工較為懶惰,致使整體施工質量難以提高。
2.3道路路基溝槽回填的沉降問題
路基的強度和穩定性以及承載力等因素影響著道路的使用壽命。難以滿足市政道路施工的特殊要求,地下管線的埋設在施工過程中是重要一步。然而,在管道回填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填上在壓實為一面與其體的實際為一面存在出入,造成地表沉陷或裂縫,導致工程質量降低。
2.4裂縫問題
在路橋施工過程中,使用不當混凝土會造成路面收縮。路面收縮易導致路面裂縫。裂縫可分為兩種:①塑性收縮;②干性收縮。塑性收縮是指混凝土的內外部溫差較大,導致一定的路面裂縫的形成。干性收縮是指混凝土鋪好后,經過一定時間的瀝干,混凝土的內部水分蒸發造成混凝土路面出現路面收縮狀況,容易產生路面裂縫。
3.市政道路施工質量控制
3.1建立嚴格的質量監管制度
為了確保道路工程的質量,要建立完善嚴格的質量監管制度。道路建設單位要實時核查施工現場的情況,針對出現問題的環節,將工作責任落實至人,確保監管制度的嚴格實施。與此同時,還要指定專門的工作人員對道路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抽查,對于發現的質量問題,追查問題產生原因,并及時處理,讓負責人具體負責,堅決杜絕問題再發生。另外,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發揮職能作用,加大建設監督力度。落實項目資金使用評價體系和責任追究制度,同級財政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要根據項目資金績效評價及使用情況監督檢查項目建設質量,對于違法違規嚴查不待。對于發現的腐敗問題,要從嚴、從重處罰,嚴重地要接受法律制裁。
3.2測量質量控制
根據市政道路工程特性的線型排列,平面控制點通常按照復合導線的布置。因為市政道路建設密集,復雜的地下管道和排水管道的定位精度是比較高的。所以我們應該督促施工單位在施工前做好調查工作,應檢查施工單位臨時水準點、控制樁的維護和記錄以及控制點的水平。審查簽證控制樁,提高其測量精度,避免管道發生擦邊現象。審查和糾正日常監督、審查規范,誤差必須在允許范圍內。督促建設施工單位及時完成測點和防護測量任務,監督檢查、記錄并復核簽收。
3.3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從源頭控制道路工程質量就要從原材料入手,原材料關乎著道路的強度、可靠性和耐久性,是評判工程質量的重要方面。用于道路工程中的原材料必須經由質量檢查員和相關的項目技術員才能進場檢驗,同時,還要提供產品生產許可證、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等證件,對于不合格或者無上述證件的原材料,杜絕使用。建立嚴格的原材料檢驗體系,同時也可對原材料隨機抽查,對無法鑒定質量的原材料,移交檢驗部門檢測,一旦檢驗不合格,立即停止使用。
3.4路基施工質量控制
路基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道路的主體,也是道路的載體和基礎。路基一般是用自然土施工,路基處理前應測試及分析自然土壤,確定其物理和機械性能以及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以便指導路基施工及對路基填筑成品的檢測。從測試分析結果表明:土壤顆粒越細,其對應的反彈模量越低,而砂性反彈模量相對較高。當我們選擇土場時,選擇塑性指標較小的土填路。嚴格控制攤鋪厚度,分層填筑是保證整個路基質量的關鍵。因此每一層的厚度是檢驗合格后填充并通過壓路機壓實,壓路機對路基填土壓實時,應遵循先輕后重、先靜壓后振動、先兩邊再中間、從低處往高處的碾壓原則。
3.5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
28d混凝土抗折強度的建設應達到4.0~5.0MPa,抗壓強度應達到30~35MPa;確保水泥混凝土具有足夠的強度,耐久性和耐腐蝕性。在混合比設計中,單位水泥用量不應小于300kg。在混凝土路面完成后,要及時用濕材料,覆蓋澆水養護,不少于14d養護,防止強風和曝曬。伸縮縫應按設計要求予以保留。
3.6提高建筑工人的整體素質
為了提高施工質量,施工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和專業技能。因此,有必要加強工作人員的資格和專業技能培訓。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建設工作者,而且要實施責任制,將工程的各個方面落實到個人。
4.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市政道路建設日益豐富,道路的發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所以在進行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必須對工程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另外,由于施工的場地比較狹小,工程的施工難度加大,因而給施工帶來了各種條件的制約,因此,在進行施工時,需要不斷引進先進的施工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加強質量控制,開展對各階段施工質量的檢查和監督。各個部門應做到分工明確,嚴格遵循施工規范,確保施工安全,從而不斷提高道路工程的質量,進一步優化道路建設,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參考文獻:
[1]陳淑清.談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及質量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
[2]王威,侯奕.淺談混凝土施工中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以及處理方法[J].北方交通,2015,07:33~34.
[3]譚皓,張電吉,盧海林.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J].四川建材,2016,05:59~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