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國老干部工作先進工作者、陜西省周至縣委老干部局職工王拴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雷燕
“老兵”的30年
——記全國老干部工作先進工作者、陜西省周至縣委老干部局職工王拴元
文/雷燕

王拴元和老同志拉家常
一個人把大事做好是本事,把瑣碎的平常事做精細,做到每個人的心坎上,那便是偉大了。陜西省周至縣委老干部工作局的王拴元可以說就是這樣的人。
2017年春節剛過,乍暖還寒,當車剛駛到周至縣委大門外的路邊,就看見門口站著一個身材高大的人正在左右眺望,我想,這一定就是和我通過電話的王拴元了。果不然,車子剛剛停穩,王拴元和他的同事小唐就迎了上來。一句“來了,路上還順利吧?”立刻消除了我的陌生感,像久未碰面的朋友似的親切。“把車開進院子吧,已經給你留好了車位。”在這平常的話語中,我體會到了他的周到和細心。“老王,有客人了?”“老王,又忙啥哩?”一路上,看見他的人和他打著招呼,王拴元溫和地回答著,不緊不慢,三言兩語間,我感受到了這位西北漢子魁梧的身體里透出的隨和,更看出了他的好人緣。
出生于1961年的王拴元,在老干部局工作至今年已經是第33個年頭了,是縣委大院里僅有的兩三個老資格人員,更是老干部局的“元老”。1984年,周至縣委老干部局成立,王拴元成了第一批工作人員。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可王拴元這個兵,30多年來,像被綁在了這個營盤里,不曾有絲毫的外流。局長換了一屆又一屆,同事走了一撥又一撥,只有他,安心地留在局里,把老干部局當成自己的老家,把老同志當成自己的家人,盡心盡力、悉心周到地愛護著、照顧著,30多年培養起來的這份對工作、對老同志的深厚情感,已經深深地滲透在他的心里,流淌在他的血液里。30多年間,盡管有多次變換工作的機會,有很多光鮮的誘惑,但他始終沒有忘記初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像自己的父母一樣的老同志照顧好!
說起33年的堅守,王拴元動情地說:我23歲進了老干部局,那時老干部局剛剛成立,一切都從零做起,怎么做老干部工作,怎么和老同志相處,都沒有經驗可借鑒。可那時年輕,初生牛犢不怕虎,我有一股吃苦好學的勁頭,不會就學,不懂就問,各屆老局長對老干部工作盡職盡責,從他們那里我學到了敬業的工作態度,學到了和老同志相處的方法,更從老同志身上看到了老一代人為國家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些人中有的和我的父母是同事朋友,有的和父母熟識,每當看到他們,就像看到自己的爹媽,所以工作起來,就有使不完的勁,即使遇到了棘手的人和事,也能靜下心來,平和地去解決,盡力做到讓老同志滿意。
周至縣委老干部局編制只有四個人,工作頭緒多,細小繁雜,所以每個人都是一身兼多職。王拴元不僅是司機,還兼職財務工作。多年前,老干部局的主要工作是落實老干部的兩項待遇,發放老同志的各項補貼和醫藥費的審核報銷。周至縣老干部最多時有330人,每個月每個人各種費用的計算發放,醫藥費單的收集整理審核報銷,工作量相當大,稍不細心,就會出錯,給老同志帶來損害,容易引起老同志的不滿,也會給老干部局的工作造成不好的影響。王拴元深知自己責任重大,每每這個時候,他更是十二分的小心細心,對每一筆錢款、每一張發票,力求做到準確無誤,加班加點更成了他工作的常態。1998年6月,西安市開始清欠離休干部的離休費和醫藥費,周至縣老干部的醫藥費被欠賬的特別多,有的老同志的醫藥費長達七八年都報銷不了,給老同志的生活帶來很大困難,老同志的意見很大。現在市上開始解決這個問題,王拴元從心里替老同志高興。他和三位同事一起,沒黑沒明地忙活了一個月,二百多名老同志的費用清單和票據被整理出來了,整整裝了兩大麻袋。看著這一個多月的成果,王拴元和他的同事露出舒心的笑容,那是完成了一件大事后的輕松愉悅的笑。因為周至縣委老干部局的票據審核最嚴格、裝訂最規范,一次便通過了審核,老同志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到了被拖欠了好幾年的費用,他們紛紛感謝王拴元和他的同事們。看到老同志們滿意的笑容,期間的辛勞更是化作了一種力量,那就是以后更要服務好這些為國家做出了很大貢獻的老同志。在這次清欠老同志兩費的工作中,周至縣委老干部局因為及時、準確、規范而贏得好評,獲得了表彰獎勵。
隨著國家對老干部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待遇的不斷提高,老干部的兩費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現在老干部的醫藥費由財政撥款,但王拴元的工作卻沒有絲毫減輕。每個季度,王拴元都要到老同志家中,將各種要報銷的票據收繳上來,再一一進行審核整理,報銷后再將現金送到每一位老同志手中。為保證每一筆費用不出差錯,他給每一位老同志準備了一個大信封,每個信封貼上姓名和序號,報銷的醫藥費裝在里面,不能報銷的藥費單據也一并附上,并寫明不能報銷的原因。這些細致貼心的服務,不但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更少了許多不必要的誤解,讓老同志一目了然。這些年,經他手報銷的醫藥費每年有100余萬元,每次有近3000張票據,都是他一個人整理、裝訂、審核、報賬,從沒有出過一分錢的差錯。而在收和送的兩次上門服務中,老王和老同志的情感更加親近了。
周至縣委老干部局現有老干部約100人,居住在全縣的角角落落,還有7名老同志住在戶縣、灞橋等區縣,對每個老同志的家庭情況、健康狀況和子女的關系等,王拴元都了如指掌,能做到“一口清”。談起老同志的事來就像在說自己家的事一樣,這不僅是因為他工作時間的長久,更是因為他有一顆把老同志當自己的父母,把老同志的事當自己的家事一樣的愛心。老同志離退休后,大多和子女一起居住,因為多種原因,有的老同志和家人關系緊張,有的矛盾升級,獨自在外居住,這對老同志的身心極為不利。一次,老王在給老同志送藥費中,得知廣濟鎮桑園村一位離休干部和家人有矛盾,在外租房子住。正值冬天,天寒地凍,王拴元放心不下老同志,擔心他的身體和安全,多次上門看望慰問老同志,并與老同志的家人子女反復溝通,化解矛盾,最終,老同志被家人接回家中,老同志激動不已,也感激不盡,過年時,提筆寫下這樣一副對聯:“新年到鞭炮響 我兒不如共產黨” ,橫批:黨比兒親。這大白話似的文字,卻字字表達著一個老同志對黨的熱愛,對老干部工作者的感謝。
當一個人真正用心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他會處處留心。在春節慰問老同志的時候,王拴元看到癱瘓在床的老干部姬景堂居住的環境很差,屋子陰暗潮濕,通風不好,滿屋子彌散著難聞的氣味,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慰問結束,他把老同志的子女叫到一邊,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他們善待自己的老人。他說,我們也有老的那一天,也不想看到我們的子女這樣對待我們。第二次王拴元再去看望老人時,老人已經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廈房。熱呼呼的炕上,被褥整潔,老人的氣色明顯好起來,一看老王來了,熱情得不得了,揮著手讓他坐到自己跟前,話匣子打開,說也說不完。看著老同志有了這樣的好心情,王拴元的心一下子放下了。
有位92歲的老干部,心情煩悶了就到縣委,就找老干部局,誰都勸不走,誰的話他都不聽,這時,就有人會說:趕緊找王拴元來!王拴元來了,滿臉笑容,一句句叔叫著,遞上茶水,簡短的閑聊間,老同志的氣消了一大半,一杯水沒喝完,放下茶杯,站起身來說:“娃,叔走了,叔沒事了!”這不是說王拴元有多大的能耐,而是老同志把王拴元當成了自己親人。
把一個老干部工作者轉換成老干部的親人,期間付出的不僅是熱心和愛心,更重要的還有耐心、細心和恒心。王拴元做到了。每次和同事們下鄉去看望老同志,老同志都像等待自己的至親一樣,早早地打掃庭院,煮好自家雞下的蛋,下好掛面,裝好自家地里的瓜果蔬菜。老同志覺得,只有他們吃了自家的東西,才能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
認真負責,細心周到,是老同志和同事對王拴元工作的評價。開車幾十年來,他沒有出過一次事故,每遇到縣委有對外接待任務,司機肯定是王拴元。因為領導說:把這個任務交給老王,放心!
2016年7月,酷暑難當,大地在太陽的灼烤下,像要著火似的,王拴元挨家挨戶給老同志送完報銷的醫藥費后,開車往回走,到沿河的堤壩上,他覺得頭有點暈,胸悶得喘不上氣,他趕緊停下車,撥通了一個親戚的電話,剛說完他所處的位置,就暈了過去。他因中暑腦出血,經過搶救,他醒過來了,但后遺癥還是讓他在醫院住了3個月。剛有好轉,他就要求出院,因為他心里惦記著工作,牽掛著老同志的事。多年的工作經驗,他知道什么時間就該做什么事了,耽誤不得。同事朋友勸他好好休息一下,身體徹底恢復再工作。他說:在家也沒事,來局里看看有啥事沒有,心里才能踏實。很慶幸,他的身體恢復的不錯,雖然走路趕不上先前的風風火火,但一點沒有影響工作,他又可以繼續做他熱愛的工作了。
周至縣委常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高彥周曾經說:老干部局離開誰都行,惟獨離開王拴元不行!這句話充分詮釋了王拴元“活地圖”的作用,也是對他工作、為人的最好評價。
王拴元常說:只要我在崗一天,就要把這一天的事做好。我雖然56歲了,但我不能停下腳步,我永遠都在路上,永遠都在為老同志服務的路上。
王拴元,一個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卻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這種平凡中的偉大,像涓涓溪流,潤物無聲,滋潤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