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忠
摘要:思維創新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也是一個新課題,因為我們是在不停地發展變化的,思維創新更是如此,只有“變”才是“不變”的。針對中學語文教師思維的創新現狀并結合自己的作為語文教師成長經歷,對教師的思維在創新過程的得與失進行研究。
關鍵字:語文學科;創新教育;收獲與不足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更加是當今時代的要求。求真務實,在我們語文的教學過程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尤為重要。將創新教育應用于中學語文教學中,不但可以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加鍛煉發散思維的能力,激發創新能力。所以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應解放思想,積極進行探索和創新,努力使語文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廣闊天地。因此,如何把創新教育巧妙、有機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就顯得至關重要。但是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很多不足。本文就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的過程的得與失,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創新對于中學語文的意義
創新二字,已經是這個時代對于我們的要求,更是賦予我們的使命。所以,無可厚非,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其實是對于中國五千年文化的一種特定方式的傳承,方式的創新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把創新教育巧妙、有機地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就顯得至關重要“要想在科學上取得成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用與別人不同的思維方式,別人忽略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除了借助教學內容實現對于提升學生能力以外,其實對于學生發現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問題并與教師探討的整個過程,對其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很有幫助,而且可以更好地幫助教師對于自身的課程規劃有很直觀的指導意義。諾貝爾獎獲得者朱棣文如是說:“在知識經濟時代,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人才,我們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在教育中多給學生以廣闊的馳騁想象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養成創新的思維習慣,努力使他們成為開拓創新和善于思考的跨越世紀之人”。
二、中學語文創新的方式及得與失
1、培養創新思維,進行思想的碰撞。在傳統的中學語文課堂上,對課文進行反復誦讀,甚至多遍抄寫。雖然可以讓大部分學生主動,甚至被動的去了解原文大意,滿足應試考試的要求,最終起到拿到高分的作用。但是,對于學生自身真正學到的知識卻微乎其微,反而會被所謂的“標準答案”一次次扼殺自身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對此,并不是沒有解決方式,比如討論、辯論、演講等方式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批判性、清晰性等創新思維的品質。其中,以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各抒己見,開展切磋性的百家爭鳴,甚至可比喻為一次次小型的“頭腦風暴”,討論主要是要求雙方對各自占有的材料進行深刻透徹的分析與整體綜合,對自己的觀點不斷地檢驗、完善,通過自我批判去強化本論的正確性。我們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程序的時候,應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有爭論性的論題和論點,讓學生自己進行辨析討論,甚至是爭論,表達各自內心最真實的看法。這種活動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不局限于現有的結論,不盲目的跟從權威,不輕易茍同于常人的認識見解等,使思維品質逐漸具備批判性。顯然,討論這種活動本身具有相對的能動性。但是我們一定要長期堅持開展這種活動,不可以因為應試考試的需要,而中途放棄。這樣堅持下來,一定會對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產生顯著的作用。除此以外,辯論是更高層次的思維活動。辯題的設計,是要求學生提出一種新說法,并闡述理由,做到言之有理。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審視問題。在長時間多次的觀察中可以看得出來,辯論過程是觀點與觀點、知識與知識在語言上的交鋒,在思維上的碰撞,完全可以鍛煉思維的批判性與靈敏度,而且其中還有智慧火花的迸現,能在動態中深刻認識事物的本質。除了前面介紹的比較考驗思維空間的活動之外,課前兩分鐘命題即興的小講演也是很不錯的方式,課前兩分鐘一條格言談心得體會、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出題,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里話等等,這些都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行之有效的辦法。
2、培養創新精神,活躍沉睡思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滿足一定的標準答案,而是要注重學生解決問題的相關問題,積極去發展他們收集資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老師要善于提出問題或設置情景,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從而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不僅如此,對于問題的解決要用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談自己的理解、認識和判斷。利用現代化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多種教學媒介,立體形象地刺激學生的感官與認知能力,使抽象變具體,復雜變簡單,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喚起學生對于知識的欲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最終達到教學過程的優化與高效。
3、培養創新意識,提高主觀能動性。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愉快和諧輕松的環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高效的發揮,其個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顯得尤為重要,這不但需要我們教會學生寬容、理解和信任,更要要激勵學生,讓他們經常體驗成功的樂趣。寬容是一種美德,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溫床。所以,對學生不符合邏輯的,甚至是錯誤荒謬的認識,我們應當理解,并且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和發展,不斷鼓勵他們去嘗試去努力,有種不言棄的精神。這樣一來,學生自己便會提高主觀能動性,擺清自己的位置,增加自信心,為以后的道路做好鋪墊。
三、結語
語文教學進行的是母語教學,是一門基礎性、工具性的學科教學。因此,教學的方式極其重要,創新的力量更是不言而喻。創新課堂教學作為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充分調動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言,前者為主,后者為輔。盡力地去創造,形成多姿多樣的,個性鮮明的語言,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彼此學習,碰撞出更有力的火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