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昭月
摘 要:本文總結了山東工程技師學院工業分析專業為了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創新精神,在化學分析驗證性實驗教學中運用的自主實驗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引導的具體做法和成效。
關鍵詞:工業分析專業 驗證性實驗教學 模式方法引導
實驗教學在技師學院工業分析專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實現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關鍵,對培養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及創新意識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自主實驗教學模式
筆者學院工業分析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高技能、應用型、具有創新能力的實用性人才”。基于這一培養目標,在實驗教學中,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鋪設解決問題的階梯,設法讓知識“從實驗中走出,又最終走入實驗”,即“理論聯系實際”,是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關鍵。
筆者學院依據學生的心理、思維特點和分析實驗本身的特點,在化學分析實驗中的理論驗證性實驗教學中,采用了學生預講—教師提問—學生實做—教師指導—實驗總結的自主實驗教學模式。
二、自主實驗方法的引導
化學分析實驗過程應以問題為主線、以實驗為載體,實驗過程中教師如何引導問題是實驗的關鍵,而恰當設疑又是成功引導問題的關鍵。
一是在實驗的關節點處設疑。把實驗目的、原理和實驗過程有機結合是實驗的關節點,需要教師做引導。如在“食醋總酸度的測定”實驗中,對“用移液管吸取25.00ml稀釋過的醋樣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25ml新煮沸并冷卻的蒸餾水,加酚酞指示劑2~3滴,用已標定的NaOH標準溶液滴定到溶液呈現粉紅色,并在30s內不褪色,即為終點”,教師可設疑:蒸餾水為什么要處理?為什么滴至溶液呈現粉紅色表示終點到了?引導學生將實驗過程同原理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實驗的目的。
二是在實驗內容的關鍵處設疑。實驗內容的關鍵處是學生理解理論和實驗的關鍵,關鍵問題弄懂了,才能更好地把握整個實驗。如在“混合堿的測定”實驗中,用雙指示劑法測定,酚酞和甲基橙兩種指示劑變色時用去鹽酸的體積大小的測定是實驗內容的關鍵。教師可以設疑:酚酞和甲基橙的使用順序可否改變?并可設置單一堿溶液,如NaOH溶液,酚酞作指示劑滴定至剛剛變為無色時,用去鹽酸標準滴定溶液的體積為V1,再加甲基橙做指示劑,理論上這一步滴定用量應為V2=0,但學生做實驗測出的體積很小,但不為零。這種情況如何判斷組分?等等。
三是在學生關注的熱點、焦點處設疑。在學生最感困惑的地方發問,最易引起學生的積極思維和興趣。如在“過氧化氫含量的測定”實驗中,用基準無Na2C2O4標定KMnO4溶液的濃度時,KMnO4的滴定速度與基于常規反應的滴定速度不同。KMnO4與Na2C2O4的反應是一個自動催化反應,所以滴定速度是慢滴—快滴—慢滴至終點。若滴定速度與常規滴定一致,會出現什么結果?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發表見解,甚至試驗,從而加深了對原理的理解和對實驗的掌握。
四是在實驗較難理解的地方設疑。可以強化學生對實驗的理解程度,加深對所做實驗的認識,從而實現所學知識的廣泛遷移。如在“水泥生料中Fe2O3含量的測定”(Al還原——K2Cr2O7法)實驗中,試樣預先處理之后,二苯胺磺酸鈉作指示劑,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至無色變為穩定的藍紫色。如實驗把握不好,易出現“溶液呈現藍紫色不久,局部開始褪色為無色”的現象,致使實驗失敗。學生對此很難理解。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可設置問題:
①褪色說明指示劑發生了什么反應?②局部褪色說明局部存在什么物質?③整個實驗過程分析這種物質可能是什么?通過最近發展區的創設,學生不僅找到了實驗失敗的原因,更是把握住了實驗中的難點。
在自主實驗教學實踐中,核心在于要建立推動學生思考的氣氛,在必要的時候給學生提供幫助,逐漸把問題解決的主動權由教師轉讓給學生。實踐證明,化學分析實驗中的理論驗證性實驗實行自主實驗教學模式,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作者單位:山東工程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