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捍政
[摘 要]本文展望“十三五”咸陽市發展前景,分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內涵,研究可持續發展的一些主要策略,對實現咸陽市“十三五”發展規劃具有參考意義。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戰略;咸陽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071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4-0-02
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行動計劃,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綱領,是在多個領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特別是各方面的發展目標,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生態保護、美化環境各方面協調發展。
1 咸陽市發展前景
咸陽市位于陜西省關中盆地中西部,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風景秀麗的旅游勝地,也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城市。
咸陽市“十三五”發展規劃藍圖:
“富強咸陽”就是要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較快增長,到2020年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工業生產效益顯著、農業生產收入提高幅度較大,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物質生產不斷滿足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人文咸陽”就是要彰顯秦文化,進一步發揚“崇德包容、尚法創新”的咸陽精神,要把發揚咸陽精神變為廣大市民的一種自覺行動,進一步使咸陽的各方面城市品牌更加吸引人,咸陽的文化氛圍更加濃厚,內涵建設成效更加凸顯。
“健康咸陽”就是要人民健康水平整體提升,醫療衛生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升。醫改成效顯著,社會保障體系、公共設施等更加健全。
2 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內涵
一是明確發展的主題,建立在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相互協調和共同發展的基礎上;二是發展堅持可持續性,要在資源和環境所能承載的能力下發展;三是注重人際關系的公平性,注重當代與后代發展的相互協調性;四是注重人與自然、認保護生態、美化環境,協調共生中尋求持續發展。
3 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3.1 人才強市
人才是咸陽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是社會進步、國家繁榮、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證。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方興未艾,因此,加快人才發展步伐,人才強市是咸陽市改革發展的關鍵。
3.2 科教興市
科學教育、科教興市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科教興市也是咸陽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它與可持續性發展相一致。咸陽市應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如,在“十三五”期間作出了重大部署,在2020年,全市縣級城區新建和擴建公辦幼兒園、中心幼兒園要達到161所、創建省級示范高中10所,普通高中標準化學校達到100%。
3.3 科技創新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科學技術總在創造奇跡。許多人類面臨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必須而且只有到科學技術中尋找答案。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科技統籌示范板塊”是國內面積最大的科技統籌聚集區,將成為帶動關中,輻射西部,面向全球的科技創新資源聚集基地,科技成果中試基地與轉化基地。
3.4 旅游惠民
旅游業的發展,已成為人民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需要,旅游業的發展既給人民帶來了文化生活的享受、增加了人民的經濟收入,也給政府增加了財政收入,可以說是一舉三得的好事。咸陽市“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旅游事業,重點提升袁家村等快速發展的速度;積極策劃發展鄉村度假、云集生態園等開發項目;抓緊東黃小鎮等二期工程建設,抓緊長武縣、武功縣、永壽縣等縣城鎮文化旅游建設。
3.5 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是習總書記發出的重要指示,各級黨委、各級政府、各個單位都在積極貫徹實施。咸陽市對扶貧工作進行了重大部署,要對全市38.8萬貧困人口實現全面脫貧,對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使貧困縣、貧困人口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精準扶貧26.2萬有勞動能力者,通過開發和利用耕地資源,發展產業、開展技能培訓、勞務輸出,實現再就業完全脫貧。
3.6 交通先行
交通的發展已成為國家繁榮富強的主要樞紐,交通的發展也成為咸陽富民強市的主要途徑,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在“十三五”期間,咸陽市應對交通的發展已作出重要規劃,一心一意謀求更大的發展。
3.6.1 建設軌道交通
抓緊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勢在必行。建成地鐵一號線,啟動一號線三期工程;建設咸陽主城區、灃西新城城際鐵路;建設西安至咸陽的城際鐵路;規劃咸陽至興平、興平機場軌道環線建設。
3.6.2 連接多條高速
力爭到2020年,建成咸陽繞城高速,連接臺鳳、西寶、福銀、咸旬、包茂等多條高速,迅速發展高速交通。
3.6.3 建干道高架橋
新建城西快速干道高架橋:秦皇路快速干道高架橋、東風路快速干道高架橋、紡織路快速干道高架橋等4座高架橋。
新建渭河新通道等12座橋梁,將城區44條道路進行改建,美化城市,建設現代化城市交通體系。
3.7 美化環境
環境美可以使人們得到一種精神生活的享受,一座城市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這座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同時也吸引著外來游客游覽城市,吸引著外來廠礦企業來市謀求新的發展。咸陽市已高度重視美化環境工作,綠化主要干道,抓緊咸陽植物園等20個綠化工程建設,增加1.733平方千米綠化面積,實施城市綜合治理、排水改造、綠化道路、600多千米雨水污水管道建設,大力美化城市環境。
3.8 生態保護
生態保護關系著未來發展,也關系著人類的良好生存和發展。咸陽市在規劃經濟活動中,應保持良好的環境系統,對其生態實行全面保護,使生態保護與人類生存環境并存,兩者互為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
3.9 綠色崛起
發展新興產業、發展綠色產業,是咸陽市促進綠色產業崛起的著力點。抓緊建設云集、張家窯生態園,發展綠色食品、綠色果園等綠色產業,是咸陽市謀求發展的重要任務。
4 結 語
可持續發展戰略涵蓋多個領域,也是謀求發展的行動綱領。只有人才強市、科教興市戰略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相互依存,共同發展,才能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最佳的效果;科技創新、旅游惠民、交通先行、美化環境、生態保護、綠色崛起是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所必須采取的一些主要策略,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咸陽市“十三五”的宏偉藍圖才能實現。
主要參考文獻
[1]咸陽市發改委.咸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Z].2016.
[2]陳春平.《人民日報》頭版上的陜西頭條[N].華商報,2017-05-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