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分析高校財務信息化的定義與建設思路,在此基礎上研究高校財務信息化平臺建設的需求,最后有針對性的提出提高高校財務信息化平臺建設水平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校 財務信息化 問題 對策
一、高校財務信息化的定義與建設思路
(一)高校財務信息化的定義
高校財務信息化是管理和控制的過程,將先進的信息化技術與現代化的管理思想運用到傳統的高校會計模式上,對其進行改造和整合,為高校決策層和管理層以及財務部門等相關部門提供決策使用的會計信息和非會計信息,實現高校會計與財務管理以及控制決策的目標。
(二)高校財務信息化的建設思路
高效財務信息化平臺的成功搭建離不開明確的思路,筆者認為平臺搭建的整體思路如下:
1.系統需求分析。高校財務信息化平臺的建設耗時費力,需要在正式啟動前進行必要的系統需求分析。分析的內容包括了研發的目標、研發的內容、系統研發的原則、系統的結構方式、系統設計的模型以及系統開發的方法等內容。
2.前期準備。高校財務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需要一定的基礎條件,如安全可靠的校園網絡、具有必要素質的財務人員等。當這些條件都具備時,才能開始進行財務信息化平臺的搭建,否則財務信息化平臺會耗時損力,事倍功半。
3.系統功能模塊設計與實現。系統功能模塊主要包括賬務管理、資產管理、薪酬管理、學生收費管理、信息管理、統計與分析以及系統配置等七方面內容。對于每個模塊來說,要根據高校具體情況來確定所包括的內容和要實現的功能。
4.數據庫設計與實現。各主要系統功能模塊作用的發揮都需要相應的數據庫作為支撐。需要建立一個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這個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又包括了若干的信息群,如支持賬務處理模塊的財務處理信息群、支持資產管理模塊的資產管理信息群、支持薪酬管理模塊的薪酬管理信息群、支持學生收費管理模塊的學生收費信息群以及支持系統配置模塊的系統配置信息群。
5.系統運行測試與維護。財務信息化平臺建成后需要進行測試,這種測試可以在試運行期間進行,不斷地監測可能出現的問題,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找出問題所在并予以解決。當系統正常運行后,還需要專門人員進行日常維護。
二、高校財務信息化平臺建設的需求分析
(一)充分挖掘財務子系統的功能,提高軟件使用效益
雖然高校財務子系統分工明確,但大部分財務人員對子系統的使用僅限于能處理日常業務,很少進行深入了解,這是有悖于財務管理目標的。再好的系統也需要人去操作與管理,各個公司的軟件有自身的特色和研發思路,各個高校的辦學規模、管理模式等具體情況不同。但從同一軟件供應商處購買的軟件都是通用的,所以財務人員熟悉財務管理各子系統的功能和操作,才能有針對性的處理管理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財務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務。
(二)建立數據共享平臺,為高校財務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學校整體規模的不斷擴大、辦學資金投入的不斷增加、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財務工作量顯著增加,經濟活動越來越頻繁和復雜,逐步形成了多校區多管理系統共同辦公的特點。這就急需高校通過構建數據中心,搭建數據交換平臺實現網絡化、實時化財務管控。通過數據交換平臺將財務內部各信息系統及校內相關信息系統聯系起來,進行數據共享和數據交換。數據交換平臺的搭建有利于整合校內相關職能部門的財務協作工作,使得財務工作主動獲取其他職能部門相關信息。并將財務數據主動向各信息系統進行數據推送,實時更新財務數據,將財務管理工作由被動接受事務處理,變為主動服務各部門,從而提升財務處在A高校的服務形象。
三、高校財務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具體實施
針對本文對高校財務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思路、需求分析,本文提出具體實施建議如下。
(一)組建以各職能部門領導為成員的財務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
高校財務信息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該項目涉及校內多個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與配合,必須要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各擔其責。因此,必須建立財務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建議以分管財經副校長作為項目的總負責人,財務處處長任領導小組副組長。下設辦公室,由各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組成成員,秘書由財務處實施信息化建設的綜合科科長擔任。
財務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工作例會,工作中相互協調、各施其職,解決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落實各項工作計劃和安排。其中:總負責人負責從宏觀上把握平臺建設的相關問題,對各成員單位部署該項目的建設工作,并督促檢查各單位落實情況;副組長負責該項目的規劃設計以及各成員間的協調工作,負責項目的經費開支和人員配備,在財務信息化平臺搭建中與其他部門及時溝通便于方案的順利實施;小組成員要熟悉方案,并對財務信息化建設中涉及本部門的工作流程進行梳理,及時組織落實財務領導小組布置的相關工作;秘書負責對整個信息化領導小組工作的上傳下達,工作例會的會議紀要整理,相關信息的反饋和收集等工作。
(二)提高財務管理信息子系統的使用效益
一是啟用或完善預算管理系統,滿足全面預算管理、精細化管理、績效管理等新的要求。在編制年初預算時,確保系統可以將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細化到相應支出經濟分類科目;二是加強工資系統的使用與管理。通過定義自動進行工資支出的分配并結轉生成憑證接入賬務核算系統;三是安排專人負責查詢信息系統的更新,財務處領導會同分管財經副校長研究哪些財務信息可適度放寬披露,且不影響學校財務信息的保密性。四是加強財務制度的研究應用。研究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類、部門預算、國有資產管理等財政改革相關的會計核算內容,明確基建數據并入高校會計大賬,進一步規范非財政補助結轉、結余及其分配的會計核算,全面完善會計科目體系和會計科目使用說明,系統改進財務報表結構和體系等等。endprint
(三)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內控機制
我國高校正在經歷財務信息化發展時期,這對財務內部控制來講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要想規避計算機系統帶來的風險,就要建立一個完善的內控體系。具體注意以下六點:一是增強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在日常操作中出現問題,及時匯報和處理;二是定期輪崗,加強內部控制,做到不相容職務分離;三是做好信息系統的權限劃分、明確職能分工;四是無論是系統的操作員還是管理員都要定期修改上機密碼,管理員做好數據備份和系統維護工作;五是定期做好內審工作,檢查系統中各類統計報表的統計數據是否正確,對財務子系統的各項設置、運行情況等進行監督;六是完善財務管理制度,通過加強制度建設,構建科學合理、層次清晰、職責明確、覆蓋全面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
(四)通過建立數據交換平臺解決財務管理中“信息孤島”難題
結合我國高校信息化實際情況,采用基于數據中心的數據交換平臺可以解決財務信息化管理面臨的“信息孤島”難題。一是保持現有各業務信息系統基本不變,在各業務信息系統與數據中心之間做軟件接口,進行數據對接,實現數據的抽取與推送;二是數據交換采用數據庫級交換與應用級數據交換相結合的方式來應對不同的數據交換要求;三是通過數據集成實現信息共享的原則,將分散在各職能部門的信息系統中基礎數據采集到數據中心統一存儲,提供跨部門、跨空間的財務管理、人事信息、教學資源、科研項目、設備管理等綜合數據;四是保證中心數據庫數據的實時有效性,及時更新各業務系統數據,將不同應用系統中的數據保持同步;五是建立統一的信息標準,完善具有唯一標識的人員代碼作為數據主鍵,形成數據的唯一性標識,保證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五)提高財務人員信息素質和服務意識
高校應定期討論信息化建設與應用中遇到的突出問題討論解決方案,定期組織人員或聘請專家進行專業知識學習,提高業務專長。通過開展信息技術方面的培訓以提高財務人員的信息素養,引導他們認同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各種變化,擺脫實體經濟下的傳統管理理念,確立數字化校園環境下的管理思想。財務部門還應該有針對性的培養財務信息化方面的骨干,加強財會隊伍的建設,提高財會人員的整體戰斗力。部門內部多搞提升服務意識、增強服務理念的宣傳工作。
參考文獻
[1]李俊.高校會計信息化的現狀及其改革研究[J].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015(l0).
[2]梁祖紅.VPN(虛擬專用網)推動高校財務信息化的優勢[J].科技與經濟,2016(7).
[3]徐光友.高校會計信息化建設探討[J].會計之友,2016(3).
[4]許永斌.我國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模型改造理論基礎[J].會計研究,2011(8).
作者簡介:顧彥春(1977-),男,漢族,學士學位,會計師,河北醫科大學財務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