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寧潔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普及,多媒體的應用更加普遍,多媒體教學技術也更加完善。目前,建立在校園網基礎上的多媒體語音室的構建,成為了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的熱點。合理分析校園網多媒體語音室設計的關鍵技術,掌握多媒體語音室的特點,才能制訂出更具可行性的設計方案,保障建設實踐的順利進行。本文對基于校園網的多媒體語音室的設計與實現(xiàn)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校園網;多媒體語音室;設計;實現(xiàn)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156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4-0-02
多媒體語音室的建設與實現(xiàn),是在信息化時代,高等教育事業(yè)實現(xiàn)自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之舉。而在校園網基礎上建設的多媒體語音室的設計,是目前的一個發(fā)展方向和主流趨勢。高校應該強化語音室的建設,結合自身特色以及教學要求,充分利用校園網的優(yōu)勢,為全校師生提供更加優(yōu)良的多媒體語音環(huán)境。
1 多媒體語音教室針對教學課件的功能設計
語言教學產品是否具有生命力,最重要的是產品是否真正滿足了教學要求,且穩(wěn)定、耐用,操作是否簡便、易用。多媒體語音室的建設要符合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和特點,應用效率高、操作簡便。隨著校園網在高校的迅速普及,充分利用校園網絡,能夠為多媒體語言教室提供更多的支持。
1.1 教學演示
教學演示功能,簡單地說,就是播放課件的過程。教師在授課前,要將課件準備好,并調入授課系統(tǒng),利用系統(tǒng)的教學功能,將課件內容傳輸?shù)矫總€學生的計算機屏幕上。教師的屏幕內容與學生的屏幕內容完全一致。教師準備的課件,必須要是HTMI格式的超文本鏈接,這樣能夠便于切換課件,課件切換時,學生的屏幕也會隨之變化,授課時,學生與教師的內容隨時保持同步。
1.2 語音傳輸功能
在多媒體語音傳輸過程中聲音尤其重要,作為信息來源,學生接受知識的同時,主要通過課件與聽教師講解,這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聲情并茂,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師傳授的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利用語音傳輸,積極進行有效錄入,實時傳輸?shù)礁鱾€學習過程中,可有效地保證教學的實際效果,從而教學實踐得到了有效肯定,提高了教學效率。
1.3 演示功能
演示功能在教學系統(tǒng)中表現(xiàn)為四個方面。
1.3.1 網絡視頻播放
在教師的日常教學方面,學生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的熱情講解,所以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需要積極提供各種網絡視頻,使學生積極進行觀看,教師要在教學中學會控制視頻進度,包括及時進行暫停講解等,保證教學節(jié)奏,充分突出教學重點,可以說具有積極意義。
1.3.2 網絡實時AV
在某些課程的教學中,學生能看見教師授課時的形象是十分有幫助的,這與傳統(tǒng)方式的教學極其相似,容易被眾多的教師和學生所接受。如將其他帶模擬視頻信號輸出的視頻源接入本系統(tǒng),同樣可以實現(xiàn)網絡的廣播,因此應用本功能實際上可實現(xiàn)局域網內的綜合視頻服務。
1.3.3 學生發(fā)言功能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進行提問,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語音室的提問功能,讓學生發(fā)表意見,提問結束后或學生回答后,教師收回發(fā)言權,這樣以便于解答其他教學問題,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學生沒有請求發(fā)言時,對學生進行提問,形成良好的教學互動。
1.3.4 電子白板功能
在教師授課結束后或者授課中途,可以進行課堂討論,使學生積極發(fā)表意見,此時教師可使用系統(tǒng)的討論功能,即使用“電子白板”,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三種方式的交流:文本、圖形和語音。其中的文本方式和圖形方式是學生自由輸入的過程,可以讓每個學生都看到輸入的內容,文本被冠之以發(fā)言人的姓名,作圖的工具類似于Windows自帶的U筆工具,教師和學生可使用鉛筆、直線、橢圓、矩形、標簽等工具。在此過程中為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利用自由的競爭方式,提高發(fā)言效率,提升教學策略。
1.4 人機界面的設計
(1)一致性:界面中的功能區(qū)必須保持相對固定,經常用到的信息和提示位置要一致。
(2)提供適當?shù)姆答仯和ㄟ^某種方式的顯示,確認用戶的輸入。在可行的情況下,應及時顯示系統(tǒng)的狀態(tài)信息。
(3)提供在線幫助:人機交互界面,應該設置在線幫助功能,這樣可以保證在一些重要環(huán)節(jié)的操作上,學生能夠順利完成。
(4)錯誤校正簡單、迅速:錯誤信息應使用非技術性語言顯示,信息的含義應使初學者和有經驗的用戶都能明白。
2 基于校園網的多媒體語音教室關鍵技術的實現(xiàn)
許多高等院校已經構建了校園網絡,通過配置各種實驗室所需的器材,建立局域網,確保能夠及時進行信息的溝通和交流。為了進一步節(jié)省資金支出,在沒有必要的前提下,無需增加過多的硬件設備,只需要利用先進的技術和完整的系統(tǒng),就可以滿足現(xiàn)階段校園網的使用需求。例如,學生可以利用電腦進行電子閱覽,不斷充實電子閱覽的圖書內容,為學生的課程學習提供方便。
學生通過多媒體學習,對教師指導的教學內容,能具有更真實的感受,按照個人理解進行發(fā)言。對于學生提出的疑問,教師需及時進行解答,確保學生可以在不斷完善的多媒體教室中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
2.1 屏幕傳輸功能
學校采取多媒體教學方法,能夠通過屏幕進行信息的傳遞和表達。利用計算機設備,將知識呈現(xiàn)在每個學生的屏幕上,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會更清晰和深刻,可以確保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直觀地感受系統(tǒng)的知識內容。教師在利用屏幕進行信息傳遞時,要解決數(shù)據(jù)量的問題,由于多數(shù)屏幕只能達到一定的分辨率,這樣一來,有些畫面呈現(xiàn)的效果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教師為了讓學生更清晰地通過屏幕獲取知識,需要合理進行視頻的制作,確保屏幕的清晰度,滿足視頻播放的需求。endprint
教師在制作視頻的過程中,需要對較大的數(shù)據(jù)進行壓縮,才能利用網絡進行快速傳輸,否則,視頻會占用大部分的網絡傳播空間,對網絡使用產生阻礙。由此可見,教師本身需要對網絡系統(tǒng)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制作視頻的過程中,有效地進行內容的篩選,合理進行壓縮,以確保視頻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
首先,教師要知曉傳輸屏幕的基本尺寸,根據(jù)屏幕的尺寸,合理構建位圖;然后,選取合適的顯示設備,通過調節(jié)距離,讓視頻逐漸變得清晰。選擇一個合適的、與其匹配的內存設備,將需要播放的內容輸入其中,播放前需要拷貝播放內容,以免在播放過程中,對原視頻造成損害而無法繼續(xù)授課。播放時,屏幕的位置要與位圖位置一致,滿足學生的觀賞及使用需求。
在進行數(shù)據(jù)傳輸?shù)倪^程中,采取的傳播方式以UDP為主,用以取代傳統(tǒng)的TCP連接方法。采取全新的數(shù)據(jù)連接方式,能夠有效地減少對于CPU的消耗,無論有多少接收器需要接收信號,發(fā)射器只需進行一次數(shù)據(jù)傳輸就可以完成所有設備的數(shù)據(jù)使用,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少數(shù)數(shù)據(jù)丟失,但接收器屏幕上只會出現(xiàn)短暫的閃屏,但不會對播放效果造成太大的影響。
視頻影像資料接收端是一個完整的數(shù)據(jù)幀,將每部分拼接完成后,可以對解壓過的視頻進行成像。教師利用多媒體開展課程教學,首先需要對這些壓縮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然后將學生需要學習的數(shù)據(jù)內容傳播到接收器的屏幕上。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先創(chuàng)建一個位圖,通過不斷填充數(shù)據(jù)的方式,讓所需講述的知識內容能夠快速地被傳播,進而進一步加快屏幕繪制的工作速度。
在采取多媒體語音教室教學的過程中,有許多因素可以直接影響影音圖像的質量以及相關的聲音傳播速度。首先需要解決線路傳輸問題,在能力和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適當提高數(shù)據(jù)壓縮的比例,合理地對所傳遞的數(shù)據(jù)內容進行篩選,在保證視頻錄像相對清晰的基礎上,利用各種算法和研究,對一些復雜問題進行解決。
采取屏幕傳輸教學后,許多學校的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tǒng)都逐步得到了完善,但只有解決了在教學過程中系統(tǒng)出現(xiàn)的問題,并可以及時對大量有害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利用多媒體課件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才能確保使用者在多媒體語言教室中處于有利地位。
2.2 文件傳輸?shù)膶崿F(xiàn)
在利用多媒體對文件進行播放和傳輸?shù)倪^程中,既要保持文件傳輸?shù)姆€(wěn)定性,又要提高文件傳輸?shù)乃俾剩寣W生能夠快速掌握重要的知識內容。教師通過合理地建立問答機制,可以讓學生的思路更加集中,并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任務。正確地使用網絡緩沖區(qū),能夠確保信號持續(xù)穩(wěn)定地進行傳輸。
首先,傳輸應答機制能夠保證所需使用的文件快速被傳輸和接收。教師將要傳輸文件的主要內容以及工作原理進行傳輸,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地了解該文件的意義所在。教師將所需講述的信息利用消息的方式傳遞給同學,而學生在了解教師的意圖后,需要回復“我已經收到了”,既展現(xiàn)了話語的真誠,又尊重了教師的指導性意見。經過這一過程的學習,學生的個人能力以及學習知識的方法都逐步得到了完善。所有的學生都有接受數(shù)據(jù)教育的權利,教師通過合理地使用數(shù)據(jù),讓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完整的數(shù)據(jù)知識內容。
其次,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任務前,需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調查,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制定教學內容,通過合理地改善教學方法,將主要的教學方案以多媒體的方式進行傳遞,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最后,學校應大力提倡教師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并及時提供所需的設備。利用多媒體語音室進行教學,快速提高學生的個人能力,讓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3 結 語
為了能夠促進我國高等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構建多媒體語音教室成為了學校建設的重要內容,而基于校園網的多媒體語音教室的構建,更加有利于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構建網絡多媒體語音教室,對教室硬件環(huán)境,以及相關技術都有較高的要求。新的多媒體網絡語言實驗室系統(tǒng)層出不窮,多媒體網絡語言實驗室的功能也將得到擴大和延伸,為多媒體語言實驗室所做的設計也將不斷完善,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
主要參考文獻
[1]何媛.淺談多媒體教學中語音教室的管理與維護[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2).
[2]周家慶.論多媒體教室與語音教室的合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0(4).
[3]北京時代賢達公司.開放式網絡語音教室[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4(2).
[4]張維維.錄播型語音教室的構建[J].經營管理者,2010(13).
[5]祝相偉.關于農村中小學網絡教學的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