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
立體鉛筆畫:你被騙了嗎
◎水木
眼睛欺騙大腦的事,我們在一些視錯覺作品里見過不少,有的作品動用了復雜的光影設備,或者繪制大量幾何線條晃瞎觀者的眼睛。今年46歲的意大利插畫師亞歷山德羅·迪迪(Alessandro Diddi)拋卻復雜的物件、道具,只用一支鉛筆和白紙,就繪制出3D效果插畫,令人驚嘆連連。
《哎呦!》
一張白紙上,一只鳥展翅欲飛,看上去就像要從白紙上跳出來了;人的手指頭被畫里的利齒“咬得”鮮血直流;白紙上畫的兩個橋墩頂上,架著一支鉛筆……迪迪說,他繪制這些3D插畫是想告訴大家,你的眼睛給大腦設了一個陷阱,讓你以為畫里存在空間維度,而實際上它并不存在。
《等待》
《鳥》
《美人魚》
《浪》
《杯子里的魚》
《玻璃杯》
《鉛筆臺階》
《柱子上的鉛筆》
迪迪的畫面看起來如此簡單,似乎刷刷幾筆便可一蹴而就,給大家帶來驚喜,但很多人并不清楚他是如何達到這一立體效果的。一般來說,迪迪會利用光線、陰影和特定的觀看角度,有時候配合一些簡單道具,如鉛筆、自己的手等,使畫面看起來栩栩如生。此外,有些復雜畫面還需要折疊數張白紙,對接處必須嚴絲合縫形成一個整體,使畫面完整不間斷。為了表達某些觀點,迪迪會進一步將幾個作品對接起來,突出強調自己的想法。迪迪早期的作品多數是黑白畫,近期則加入了色彩元素,表達的內容更豐富,畫面立體感更強了。
《小火龍》
《13棵樹》
迪迪說,只要了解這些立體變形畫的創作機制,大家便不覺得創作它們有多困難了,甚至可以說很容易。他其實很想強調一點,不要把創作看得那么困難,并不是需要一大堆物件才能創作出有意思的東西來,需要的只是一支鉛筆以及你想畫什么內容。他的意思很明白,想畫就畫,別想自己需要具備什么條件。看看國內媒體最近報道的農民畫家,不也是憑著一股熱情想畫就畫了嗎,哪里用得著管自己是什么學歷和身份呢,堅持下來終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迪迪的目標是創作新鮮的原創作品,給大家源源不斷地提供有意思的畫面表達?!爸灰獔猿质掷L和體現3D特征,我就能想到各種新設計?!?亞歷山德羅·迪迪在“騙人“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了。
本欄目責編/廖素冰 houlai@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