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煥新
摘要:對一例黑山羊食鹽中毒病例的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診斷及防治措施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黑山羊;食鹽中毒;診治
中圖分類號:S858.2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7)09-0007-01
牲畜食鹽中毒是由于食鹽采食過多或飼喂不當引起的。食鹽中毒時主要是引起動物腦組織水腫以及腦室積液所致的顱內壓升高,供氧不足,引起腦組織缺氧和能量供應失調,從而導致大腦皮層局部變性以及其他的病理變化,在臨床上表現為神經機能的異常興奮和麻痹。2010年5月11日,建寧縣里心鎮大南村養羊專業戶陳某飼養的135只黑山羊突然發病且死亡8只,還有76只病情在加劇。經過臨床檢查、病理剖檢觀察、病史調查、詢問畜主綜合診斷為食鹽中毒,現將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1 發病情況
2010年5月11日養羊專業戶陳某來電訴說自己的羊群共135只,不明原因突然有一多半發病且死亡了8只,要求立即出診。
2 臨床癥狀
最嚴重的患羊表現極度衰弱,肌肉震顫,躺臥、四肢作游泳樣劃動,很快就陷入虛脫甚至昏迷死亡。病情較輕的表現為食欲廢絕,尿少,便秘以及可視黏膜潮紅,視覺和聽覺機能障礙,表情淡漠,對周圍的刺激及飲水、食物缺乏反應,有的出現無目的徘徊或轉圈運動,或用鼻端頂住墻壁;有的出現癲癇樣發作,發作時可見先后出現鼻端抽緊、扭曲,漸而頸肌以至全身肌肉痙攣,頻向一側擺頭,不停的空口咀嚼而使口角唇邊沾滿白色唾沫,呼吸迫促,脈搏加快,皮膚、黏膜發紅。癲癇發作間歇期與健康羊無明顯區別,體溫無明顯升高,基本正常。
3 剖檢變化
經過對5只(其中一只病情嚴重)病死羊解剖、檢查,主要病理變化為羊胃腸黏膜潮紅、腫脹、出血甚至脫落,尤以第三、四胃較顯著,腸道中含有稀軟帶血的糞便,呈暗紅色。其皮下和骨骼肌水腫,心包積液,肺充血水腫,膀胱黏膜明顯發紅。
4 診斷
4.1 病因調查
經詢問調查該羊群引進4年未出現過大量羊只發病及死亡情況,該羊群已免疫注射了五號病、羊痘、羊快疫等病的疫苗,且尚在免疫保護有效期內。經詢問畜主在5月10日煮了一大鍋自采的草藥熬湯約30 kg,在湯中添加了5 kg食鹽,10日傍晚選了84只羊灌服,每只一竹筒約350 mL,次日早上發現羊群異常,表現精神沉郁,不愿出欄運動、不采食,站立不穩有的甚至倒地,繼而死亡8只。84只山羊一次性強制飼喂5 kg食鹽,每只攝入量約50 g,明顯過量。結合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病因調查結果,初步診斷為食鹽中毒。
4.2 實驗室診斷
對腦組織切片鏡檢發現特征性病變,即軟腦膜和大腦皮層充血、水腫,在血管周圍出現有多量嗜酸性顆粒白細胞和淋巴細胞聚集。小靜脈和微血管的內皮細胞腫大、增生,呈現腦灰白質軟化灶;腦實質中有篩網狀的局部水腫或彌漫性水腫,嗜酸性顆粒白細胞游走于腦實質中,錐體束細胞稍有變性。
對肺切片鏡檢發現在細支氣管周圍有少量的嗜酸性顆粒細胞聚集,腎切片上可見腎小管上皮崩解、萎縮或消失,出現有多數玻璃樣圓柱。
4.3 鑒別診斷
因為畜主飼喂的是自采三樣草藥湯加食鹽,三樣草藥為山蒼子根、魚腥草、鹽膚木根,經查閱中草藥有關書籍,以上草藥均無毒。
綜合以上檢查分析,對該群患羊可確診為食鹽中毒。
5 綜合防治措施
5.1 治療
①立即停喂含有大量食鹽的草藥湯,并嚴格控制飲水。②對每只患羊肌注10%硫酸鎂20 mL,隔4 h重復一次,每天2~3次。③每只患羊灌服10~20 mL食用油。④每只患羊腹腔注入5%葡萄糖20~50 mL。經采取上述治療,一周后回訪,除病情特別嚴重的9只羊死亡外,其余67只羊基本恢復健康。
5.2 預防措施
①提倡正確加喂食鹽,以防止“鹽饑餓”, 不亂喂中草藥,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飼養效率。②保證充足飲水,對泌乳期母畜更要充分供給。③在食鹽與其他飼料混合飼喂時應計算好劑量并充分攪拌均勻。④保管好飼料鹽,不讓山羊接近。不與其他物品混雜,以免誤用或被山羊偷吃。⑤加強科普宣傳,使群眾認識安全用鹽的重要性,防止此類疾病發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