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思博
【摘 要】本論文基于電視新聞節目傳統制作的基本剪輯過程,分析了兩篇新聞報道《遼寧洪澇災害災情及防汛救災工作》和《沈陽強力打造國際營商環境》中的新聞素材畫面的剪輯說明和解釋,更好地詮釋了電視新聞剪輯中創造性和新穎性,以及在與影視作品剪輯的對比中,剪輯控制好節奏和連接,更要吸收其影視中的營養和精華,發揮剪輯功能的作用,才能做出優秀的真實電視新聞節目。
【關鍵詞】新聞剪輯 剪輯節奏 景別變化 素材畫面
電視新聞片的剪輯是依據新聞傳播目的和新聞主題選擇聲音畫面素材進行合理的組織剪接,把它們組接成一個能夠生動準確傳達新聞信息的統一整體。一條電視新聞在制作完成或者播出之后,往往會在素材的藝術表現形式、節目風格和宣傳效果等方面出現差距,這與一位剪輯人員的水平有直接關聯,體現出制作者在審美觀念、受眾因素以及對剪輯藝術理解上的感觀差異。
電視新聞剪輯主要靠畫面作形象報道。選擇適當的角度,以遼寧廣播電視臺衛視《第一時間》為例,記者在新聞現場采訪時一般都有較大的活動范圍,拍攝位置既復雜又隨意。但是,由于受攝像機的限制,所拍攝的畫面是記者經過思考的一部分,往往有局限性粗線條和不規則,而不是現場的全部過程,也不定符合相關條件。因此,剪輯人員在記者拍攝回來的那些不同事物的畫面素材中,尋找一個最為適當的鏡頭加以剪輯,是非常必要的。這樣才能把大小、高低、明暗、緊湊不同的事物,把與新聞主題有聯系的東西準確地表現出來,形成最佳角度,使觀眾能從畫面上對所報道的事物易于接受并有著清晰的理解。本欄目中的調查報告,他抓住大家和公眾關心的新聞事件,社會熱點,以及大量的背景材料去揭示其發生的原因,而對這些素材我們在后期的剪輯中,要恰當地控制好節奏和連接點,為了更好地讓受眾去理解和接受。
再舉例,我們遼寧衛視晚間的《遼寧新聞》選擇最佳的題材如作為省委、省政府對外發布信息的重要欄目,它代表黨和政府的聲音,現在特別是遼寧振興發展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這就要求制作新聞片要精益求精。記者拍攝到的省委領導調研工作一系列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等不同景別的鏡頭運動推、拉、搖、跟、移等技巧組合而成的。剪輯人員選擇鏡頭要合理科學地使用不同景別和拍攝技巧,保持真實性的基礎。又要注意使畫面語言流暢通順,符合語言的表達規律和觀眾審美的心理。比如新聞題目《沈陽市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工作》自啟動以來,其中的素材畫面,大全景的畫面和標題中,全市上下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畫面中的幾處特寫,告訴觀眾我們省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的決心,推動我省的經濟發展。在對有關部門同志的采訪中,再配合生動的解說詞,如深入開展政務服務窗口質量、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壟斷性服務行業涉企服務、政府和企業失信、企業正常跨區遷移難等五大專項整治行動,著力提升窗口單位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文明素質、業務能力,切實以政務環境建設帶動各領域營商環境建設。這些生動的解說詞和醒目的標題,形成共同締造營商環境的強大合力,確保營商環境建設取得實效。在記者采訪的畫面中,有幾處機位從拉到推的畫面, “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對普通窗口辦事人員緊張忙碌的工作畫面,到最后素材尾部的結束語,結合評估報告建立問題清單,以“零容忍”態度抓緊整改百姓反映集中、企業反映強烈、社會反映普遍的突出問題,動員社會參與。整個新聞片子就是積極宣傳辦事單位先進典型和工作推進成效,迅速向外界傳達我們改變沈陽營商環境形象的動作和決心,為更好地服務招商引資企業做準備。
在新聞片的制作中,因為電視新聞要求每一個鏡頭長度一般小于五秒,以增加內容信息量,且在新聞片中較少使用特殊的技術效果,大部分為鏡頭的直接連接都采用后期配音或同期聲和后期配音混合,因此采用傳統非線剪輯比較多,也可稱為剪輯的基礎功能。其主要作用有兩個,一是保證鏡頭轉換的流暢,使觀眾感到整部片子是一氣呵成的;二是使內容段落,脈絡清晰,使觀眾不至于把不同時間、地點的內容誤為是同一場面。因此,這種剪輯必須做到防止內容混亂。鏡頭銜接必須準確無誤,不脫離情節,不重疊畫面,人物動作的方向、空間關系信息必須一致。鏡頭轉換協調剪輯往往以動作形態、節奏為剪輯點,即“動接動”“靜接靜”。如一個飛機加速起飛鏡頭接一個飛機降落鏡頭可以省略旅行過程,花朵盛開的鏡頭接一個秋天滿地落葉的鏡頭可以省略時間變化過程等。傳統剪輯,基本是按著正常生活的狀態進行,但又不是紀錄生活中的全部過程。
電視新聞與電影作品有著明顯的不同,其中的對比剪輯常常也表示出影片情節或情緒的段落,使影片起伏張弛有致。如2016年的韓國災難性電影《釜山行》剪接,電影結尾,男主人公被僵尸咬傷之后,畫面回到了女兒剛出生的時間,他回憶了初為人父的喜悅時刻,最初的以三條線索為綱的三組鏡頭交替出現,引起人們的感動,讓觀眾充滿了期待……正在觀眾們沉入感動的情懷,鏡頭慢慢地由近到遠,列車緩緩地開入隧道,預示著她們開始嶄新的生活……就是這種絕妙的關聯把父親對你的疼愛,用每個鏡頭畫面、場景串聯起來,另外回憶的方式,使影片的結局好似冰山逐漸浮出水面。這就是所謂的創造性的剪輯方式,會使整個片子節奏緊湊耐人尋味。雖然新聞片電影剪輯有一定差別,但我們可以借鑒其精髓為我們平時更好地做新聞專題類節目所用。
綜上所述,在電視新聞節目的后期編輯中,剪輯的方法和手段都是重要因素,概括之說首先新聞剪輯是要堅持三原則,一是保證新聞節目的鮮明性,切忌主題模糊。二是保證新聞節目內容的真實性,不能做虛假報道。三是保證新聞畫面合理性,符合正確的思維邏輯順序。其次剪輯方法和手段突出三個特點,一是對比法,通過對比增強節目的感染力。二是增強節奏感,通過節奏快慢、鏡頭集中分散等方式,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三是畫面和聲音的有機結合,通過情節畫面和精練的配音的完美結合,取得聲話并茂的最佳效果。最后,只有我們掌握了正確的原則和方法,才能把電視新聞節目做得更加完美。
【參考文獻】
[1] 李良榮 新聞學概論(第二版)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6年;[2] 高鑫 周文 電視藝術概論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05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