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開展經營活動的現代企業,分析其償債能力應成為現代企業財務分析的核心內容之一。償債能力反映一個企業的財務靈活性及其償還債務的能力。企業償債能力的強弱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因此,要加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下不斷發展壯大,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尤為重要。
一、短期償債能力理論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能力,能否及時償還到期債務,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好壞的重要標志。主要包括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兩個方面。短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短期內(一般為一年)償還隨時可能到期債務的能力,它反映企業流動資產及時足額償還短期債務的保障程度,是衡量企業當前財務能力特別是流動資產變現能力的重要標志。在具體的財務分析中,短期償債能力的分析與評價主要根據財務報表,尤其是資產負債表,并結合其他相關資料,將短期債務與可得到的用于償還這些債務的短期資金來源進行比較,并通過計算一些償債能力比率指標來判斷企業目前的償付能力及在困難時保持償付的能力。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主要有以下四項。
1.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是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表明企業每單位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作為償還的保證,反映企業動用可以在短期內產生或轉換為現金的流動資產償還到期流動負債的能力。
2.速動比率。速動比率也稱酸性測試比率。它是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用于償還流動負債的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這是比流動比率更嚴格的用于檢測企業短期流動性和償債能力的指標。
3.現金比率。現金比率是指企業的現金類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能反映企業的立即償債能力,但沒有考慮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再生性,是比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更加直接、更加嚴格的指標。
4.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的經營現金凈流量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它可以從現金流量角度來反映企業當期償付短期負債的能力。
二、TCL集團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1.TCL集團概況。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的、全球性規模經營的消費類電子企業集團之一。TCL集團(000100.SZ)整體上市,旗下擁有3家上市公司:TCL多媒體科技(01070.HK)、TCL通訊科技(02618.HK)、和通力電子(01249.HK)。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從短期償債能力理論入手,結合TCL集團的具體實踐,對以家電業為主導的上市公司進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運用2011年到2013年的相關財務數據,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對其企業進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發現企業的成績和不足,找出問題并提出解決對策,以保證論文的理論價值和實用價值。
2.TCL集團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根據TCL集團2011年到2013年財務報表數據,運用相關指標對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①流動比率。通常流動比率越高,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債權人的利益就越有保證。國際上通常認為流動比率為2時較為適當,除了能夠滿足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的流動資金需要之外,還有財力償還到期的債務。但也不可過高,過高說明企業流動資金占用的較多,會影響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從而會進一步影響獲利能力。根據TCL集團2011年到2013年的財務數據得到其流動比率1.27,1.13,1.29。根據流動比率分析,該企業流動比率都沒有超過經驗規則認定的公認標準,2012年的流動比率比2011年有所下降,但2013年流動比率有所上升,反映其償債能力增強;而且2013年末企業的營運資本比2012年末還增加了4,845,268,137元,表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增強。②速動比率。一般情況下,速動比例越高,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國際上通常認為速動比率為1時較為適合。TCL集團2011年到2013年速動比率分別為:1.04,0.87,0.96。通過對速動比率分析可知,TCL集團的速動比率(除了2012年的)基本上保持在所推斷認定的公認標準為1的水平上。2012年速動比率有所下降,結合2012年流動比率分析,其流動比率也較低;可能因存貨所占比重增加以至比率下降。企業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調整。③現金比率。通常現金比率認為20%以上為好。但是比率過高,就意味著企業流動負債未能合理運用,而現金類資產獲利能力低,這類資產金額太高會導致企業機會成本增加。分析TCL集團2011年到2013年的現金比率0.56,0.41,0.34。該企業這3年的現金比率都較高,尤其是2011年,其現金比率已超過0.5,這表明企業現金類資產較多,短期償債能力較強。但也說明企業使用資金效率不高。從收益的角度看,企業的現金比率不宜過高。現金比率過高,會增大企業閑置資金的機會成本。對此,企業要進一步有效地使用現金類資產,合理調整和安排資產組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果與效益。④現金流量比率。一般來說,現金流量比率越高越好,因為其反映了當期償債的能力。但是低于0.5則說明企業可能存在財務風險。根據TCL集團的財務數據可以得到2011年到2013年現金流量比率為0.04,0.09,0.14。根據經營現金凈流量比率分析可知,該企業的現金流量比率均低于行業標準,說明企業短期資產的流動性、變現力以及真實的短期償債能力并不像前述指標所顯示的那么強。不過現金流量比率在逐年增長,企業需進一步考慮外部環境的變化及市場的有效性,尤其分析有價證券的質量和數量的變化,以查明其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
在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時,除了可以運用上述比率指標外,還需要一些定性分析。
3.短期償債能力分析中存在的問題。通過上述分析發現,TCL集團短期償債能力主要存在以下4個方面的問題:①存貨比重增加。對比2011年到2013年,TCL集團存貨逐年上升,引起流動資產增加;而計算速動比率時需要扣除存貨、預付債款等,從而導致速動資產的減少,以至于2012年速動比率有所下降,償債能力降低。流動負債包含預收賬款,不需要企業用現金償還,而是在未來用存貨償還,將其作為流動負債會低估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②現金類資產較少。對比分析2011年到2013年現金類資產可知,其現金類資產逐年減少,現金類資產占用少會導致機會成本減少,企業使用資金效率高;但是與此同時也說明了企業償債能力不強。③流動性分析只有靜態分析而忽略動態指標。上述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基本上是靜態的,而不是動態的(例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主要是以資產負債表為主,而資產負債表反應的是某一時點上的財務狀況,沒有充分重視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償債能力。償債能力分析是一種預期推測的,需要體現企業在債務償還期內的經營狀況,因而進行動態分析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變化,才是科學合理的方法。④定性分析及表外因素考慮的較少。上述財務指標都是從財務報表資料中取得的,忽略了一些表外因素。但是影響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因素是廣泛的,還有一些財務報表中沒有反映出來的因素,如企業可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企業償債能力信譽、準備很快變現的非流動資產及或有訴訟等因素。這些表外因素及定性分析因素考慮的較少,不能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4.提高短期償債能力的措施。企業債權人及企業自身在對企業進行短期償債能力分析時應當采取合理的分析基礎、分析方法及分析內容,以提高評價結果的準確性。①減少存貨占用。存貨必須經過出售和款項回收才能回收資金,其變現能力相對較差。因此,企業需調整有效措施加強銷售策略,增強存貨變現能力。速動資產可以立即變現,用于償付流動負債。人們認為用速動比率衡量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更加準確。而且將預收賬款從流動負債中扣除也可以增強企業償債能力。②適當的現金管理效率與水平。現金類資產扣除了一些難以變現的指標,是速動資產扣除應收賬款后的余額,包括企業所擁有的貨幣資金和持有的有價證券。而這些資產能夠立即償還企業負債。企業的現金需求與現金管理效率及水平有關。當然,在一般情況下,企業也不必保留過多的現金類資產。因此,企業需要合理調整資產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③結合動態指標進行分析。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及現金比率等靜態指標不能確認償還到期債務的重要性,應結合現金流量表和其它有關資料,以便更好地反映或衡量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當然,還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特點及其所處行業的特性等因素,進行具體的判斷與評價。④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表外因素與表內因素同時考慮。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是一個對各種因素綜合考慮的過程,而不應當僅僅考慮財務報表表內因素。應當關注企業的可動用銀行貸款指標、準備很快變現的非流動資產、或有負債、經營租賃合同中的承諾付款、長期購建合同的分期付款等因素。因此,在對企業短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時應當堅持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表外因素與表內因素綜合考慮,更加準確的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企業償債能力分析有利于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企業償債能力狀況是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的綜合反映,通過對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可以說明企業的財務狀況及其變動情況。企業償債能力的分析對企業了解企業財務狀況、揭示企業所承擔的財務風險程度、預測企業的籌資前景及為企業進行各種理財活動提供重要參考的目的都是非常重要的。綜合分析評價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非常重要。
(作者單位:黃淮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