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漢
【中圖分類號】R38.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02
高血壓是一種以靜息狀態下收縮壓/舒張壓升高為特征,且伴有血管、心臟、腎臟以及腦等器官功能性或者器質性的改變。目前高血壓已成為全球范圍內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預計到2025年,全球高血壓患者的發病率將高達30%[1]。雖然近年來,我國在高血壓的預防、控制及治療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是整體仍然不夠理想。門診是醫院控制血壓的重要場所,本次研究為了探討我院門診口服高血壓藥物的使用情況,選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收治的150例高血壓患者,然后對處方中開具了口服高血壓藥物的118例患者的高血壓藥物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收治的150例高血壓患者,然后對處方中開具了口服高血壓藥物的118例患者的處方進行分析,包括藥品名稱、用藥量、規格數量及聯合用藥情況。
1.2 方法:以我國2010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作為標準,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壓藥物包括鈣離子拮抗劑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β受體阻滯劑類、α受體阻滯劑及利尿劑類。根據《新編藥物學》的第17版[3],并根據我院常用藥物量的設計藥物品種的日限定劑量以及藥品本身的說明書,計算出118例口服高血壓藥物患者的處方中,不同類別抗高血壓藥物的處方數、不同種類藥物中使用頻率最高藥物的處方數、聯合用藥的處方數以及所占的比例。
1.3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檢驗,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基礎。
2 結果
2.1 我院門診各類型抗高血壓藥物的應用情況: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收治的150例高血壓患者,其中118例患者開具了口服高血壓藥物,占比78.7%;抗高血壓藥物主要包括鈣離子拮抗劑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β受體阻滯劑類、α受體阻滯劑及利尿劑類;在所有類型的抗高血壓藥物中,使用頻次最高的是鈣離子通道阻滯劑類,其次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和β受體阻滯劑類;詳見表1。
2.2 各類抗高血壓藥物中排名前六的藥物使用情況:院門診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開具抗高血壓藥物的118例患者中,使用最多的是鈣離子通道阻滯劑中的硝苯地平、氨氯地平以及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中的厄貝沙坦,其次是酒石酸美托洛爾、卡托普利及北京降壓0號,詳見表2。
2.3 我院門診抗高血壓藥物的聯合用藥情況分析:我院門診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間開具抗高血壓藥物的118例患者中,單一使用一種抗高血壓藥物的患者41例,占比34.7%;聯合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抗高血壓藥物的患者77例,占比65.3%,詳見表3。
3 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藥物治療。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水平也在不斷進步,不同種類以及不同劑量的抗高血壓藥物開始逐漸在市場中出現。
鈣通道阻滯劑作為最普通的一類抗高血壓藥物,在我院門診中的使用頻率最大。這類藥物根據作用的時間可以分為長期和短期兩大類,最常用于糖尿病高血壓型患者或合并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者[4]。這類藥物的作用機制是,通過阻斷鈣離子進入心肌細胞中,從而降低心肌的收縮力,并擴張患者的外周血管,從而達到降低患者血壓的效果。β受體阻滯劑可以單用,但是通常與鈣通道阻滯劑聯合使用,可以產生較強的降低心肌收縮力的作用,同時可以有效降低房室傳導的速度,適用于于房室傳導速度過快或心功能較差的患者。但是這類藥物如果使用不當,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房室傳導阻滯。所以,在實際的臨床應用過程中,必須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使用的劑量,最好從最低的劑量開始服用,然后再慢慢的增加,從而降低患者出現心臟抑制的幾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以導致腎小球出球的小動脈張力降低,從而引起腎小球的濾過率下降,導致腎功能出現損傷[5]。特別是對于腎動脈狹窄的患者,在其脫水后更容易誘發。所以,臨床上在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時,必須緊用于雙側腎動脈狹窄的患者。α受體阻滯劑是直接作用于血管,降低血壓的藥物,這類藥物最大的優點就是,避免了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會導致咳嗽的不良反應,且降壓效果平穩、作用時間較長,因此在臨床上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我院門診口服高血壓藥物的使用情況合理,基本符合我國2010年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要求,且大部分聯合用藥的處方都比較合理,但是聯合用藥的比例較高,需要加強監護。
參考文獻
封衛東. 我院門診抗高血壓藥用藥分析[J]. 安徽醫藥. 2011, 15(6): 774-775.
孫根義.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更新內容解讀[J]. 天津醫藥. 2011, 39(8): 673-675.
劉琨,劉蜀寶. 《新編藥物學》(第17版)簡評[J]. 中南藥學. 2014, 12(9): 940-942.
林桂鋒,吳麗嫦. 門診抗高血壓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 中國處方藥. 2016, 14(2): 47-48.
李旭琴. 醫院中心門診抗高血壓藥處方分析[J]. 江蘇醫藥. 2014, 40(10): 1229-12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