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萍 孟志霞
【中圖分類號】R47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9-0-01
本文分析了抗菌藥物治療急性盆腔炎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為臨床治療急性盆腔炎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2011年1月-2014年1月醫院收住7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78例患者的臨床治療診治資料保存完整,年齡21~47歲,(31.3±2.6)歲,有生育史者69例,臨床表現:子宮壓痛,附件壓痛,宮頸舉痛,宮頸或陰道有異常黏液膿性分泌物,陰道分泌物生理鹽水涂片有白細胞。所有患者均采用藥物治療。急性盆腔炎感染原因:下生殖道感染47例,宮內術后感染11例,宮內節育器感染3例,腹膜炎蔓延感染5例,慢性盆腔炎急性發作12例。
1.2 方法:采用抗菌藥物臨床使用指導原則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評價指標及要求以及婦產科抗生素使用指南等對急性盆腔炎患者抗菌藥物治療的相關規定,對78例患者使用抗菌藥物治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2.1 病原菌及藥敏性分析:根據患者情況采用無菌棉簽在陰道、宮頸管或腹腔取樣,接種于Thayer-Martin培養基,35℃恒溫箱中培養48h,觀察長菌情況并分離病原菌,對分離出的病原菌采用紙片法測定病原菌的藥敏率。
1.3 觀察指標:
統計患者治療過程中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臨床相關指標的監測情況,按照抗生素臨床使用規范,分析抗菌藥物使用存在的問題,統計患者病原菌檢出情況及對抗菌藥物的藥敏監測結果。
1.4 統計學處理:對文中所得數據采用SPSS13.0處理,計數資料用檢驗,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7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及存在問題:78例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100.0%,靜脈輸液率64(82.05%),靜脈使用率高于規定住院靜脈使用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抗菌藥物應用前應做皮試41例,實際皮試33例,單一使用抗菌藥物8例(10.26%),聯合使用抗菌藥70例(89.74%),聯合應用抗菌藥物>3種31例,比率為:44.29%,治療過程中抗菌藥物處方調整18例(23.08%),抗菌藥物應用前微生物送檢率20(25.64%),低于規范規定,平均療程(11.7±1.5)d,明顯低于臨床規范14d(P<0.05),78例患者有6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率7.69%,見表1。
表1 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存在問題
指標 78例患者情況 臨床用藥指導原則規定
靜脈輸液率 82.05%(64/78) ≤20%
皮試率 75.61%(33/41) 100.00
抗菌藥物聯合用藥 89.74%(70/78) --
抗菌藥物使用指征 96.15%(75/78) 100.0%
品種和方案正確、合理性 71.79%(56/78) 100.00%
微生物送檢率 25.64%(20/78) ≥30.00%
療程(d) 11.7±1.5 14
2.2 送檢樣品病原菌檢出分布即構成比:送檢20例患者均為混合感染,共檢出病原菌51株,沙眼衣原體陽性18例、支原體陽性14例,見表2。
3 討論
本文分析78例急性盆腔炎患者在抗菌藥物治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相關規定,我們發現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抗菌藥物靜脈使用率偏高,抗菌藥物使前的皮試工作尚待完善,抗菌藥物的聯合應用方面3種以上的聯合引用占比比較大,抗菌藥物應用前微生物送檢率偏低,抗菌藥物的使用療程偏低。上述問題對急性盆腔炎患者治療效果及后續疾病治療不利,尚存不符合臨床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的問題。鑒于此,我們認為,急性盆腔炎患者的抗菌藥物治療應注意以下方面:(1)嚴格按照抗菌藥物使用指征使用抗菌藥物,多組織科室醫護人員學習2015版抗菌藥物臨床使用指導原則及婦產科抗生素使用指南等法規文件及專業規范,提高醫護人員使用抗菌藥的法律法規意識[1-2],(2)健全醫院對不同疾病病原菌譜的監測、分析、總結[3-4],并根據本院監測的實際情況召集相關科室醫護人員進行監測結果分析,指導醫生臨床合理開具抗菌藥物治療處方[5-6],(3)加強微生物檢驗室力量,提高急性盆腔炎患者應用抗菌藥物治療前的送檢率,確保患者能使用敏感抗菌藥物治療,降低患者負擔,降低病原菌耐藥性的發生率[7]。
綜上所述,抗菌藥物治療急性盆腔炎抗菌藥物應用仍然存在較多問題,臨床應做好盆腔炎疾病病原菌譜及藥敏監測,嚴格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指導抗菌藥物在急性盆腔炎的合理應用。
參考文獻
Perricone G.Hepatology: Fitz-Hugh-Curtis syndrome: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ith perihepatitis.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4 Nov;29(11):1853.
Siriwachirachai T, Sangkomkamhang US, Lumbiganon P, Laopaiboon M.Antibiotics for meconium-stained amniotic fluid in labour for preventing maternal and neonatal infections.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Nov 6;11
Brunham RC, Gottlieb SL, Paavonen J.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N Engl J Med. 2015 May 21;372(21):2039-48
Mackeen AD, Packard RE, Ota E, Berghella V, Baxter JK.Timing of intravenous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for preventing postpartum infectious morbidity in women undergoing cesarean delivery.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4 Dec 5;12:CD009516):1249-55.
李輝勤,李占華.治療急性盆腔炎168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2,07(11):97.DOI:10.3969/j.issn.1673-7555.2012.11.061.
王高容.用腹腔鏡手術聯合抗生素治療急性盆腔炎的療效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0):138-139.
Lee J, Romero R, Kim SM, Chaemsaithong P, Yoon BH.A New Antibiotic Regimen Treats and Prevents Intra-Amniotic Infection/Inflamma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term PROM.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 2015 Oct 6:1-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