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林
玉米是我國糧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產量和實用價值都在其中占據核心位置,是糧食加工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經過不斷的發展我國玉米種植水平顯著提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我國玉米種植具有廣闊的提升空間。系統性較強是玉米栽培的顯著特征,在實際對玉米進行種植時不僅需要對產量以及技術進行提高,同時還要在對各個細節進行控制與改善的基礎上對玉米種植水平進行增強,最終促使玉米栽培技術提高的目標得以實現。
一、玉米各個時期的特點
1.育苗期
玉米出苗至拔節中間的時期是指育苗期,這一時期的玉米主要長根,根系可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快速生長,地上部分則與之相反,生長呈現出較為緩慢的現象這一期間也可以說是營養生長期間。苗全、苗齊以及苗壯是苗期田間管理的主要目標與實質。在實際對壯苗進行衡量時可將根系發達、根深葉綠以及葉片寬短作為主要依據,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節間粗短、群體整齊程度以及長勢旺盛也在上述范圍涵蓋之內。
2.出穗期
玉米的抽穗期也玉米雌雄分化發育的時期,葉營養器官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旺盛生長。這一時期也是玉米一生中生長最快的時期,地上部分干物質也會在這一過程中得到快速增長,這對水分以及養分提出較高要求,穗、數以及粒數會受到這一時期的直接影響。
為在真正意義上促使植株實現營養生長,必須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開展科學的田間管理。這不僅對莖稈以及果穗的發育有促進作用,同時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穗大粒多的目標。
在生長開花時期玉米的成活量可以說能達到最大值,同時也在這一時期停止生長。因為接下來為玉米的生殖生長階段,主要內容便是進行開花授粉以及結實成熟。有效穗數、每穗粒數以及粒重都會受到生殖生長階段的直接影響。在這一時期進行科學的管理可有效防止莖葉早衰現象的出現,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開花授粉以及灌漿,最終實現對結實粒數以及粒重大幅度提高的目標。
二、各個時期的田間管理技術
1.苗期管理首先,加強苗期管理
玉米的生長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品種優劣的影響,因此,務必要高度重視品種選擇環節,各地應該結合當地的病蟲害發生情況、生產條件、生態條件、栽培水平、經濟條件等來合理選用優良品種,盡量選擇抗病能力強、抗逆性強、中晚熟、中大棒、增產潛力大、果實緊湊的品種。要對玉米的播種時間予以正確把握,由于不同地區的土壤條件、氣候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這也就決定了不同地區土壤的通氣性、水分、溫度也有所不同,因此,要基于當地實際情況來選擇最佳的玉米播種時間.
這一時期的管理重點是注意幼苗生長的情況,保證苗齊、苗壯、植株矮壯、葉色濃綠,同時要注重根系的發育情況,這一時期主要做好查苗補苗、間苗定苗、同時要做好追肥中耕,定苗后根據幼苗的長勢情況決定是否需要蹲苗。
2.拔節長穗期
拔節一抽雄之前歷時30d,此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旺盛并進,以雌雄穗分化發育為主。
(1)春玉米出苗一拔節以后常遇春旱,是否澆拔節水,視降水量的情況而定在玉米需水關鍵期,降水量不能滿足需要,經常遇卡脖旱的威脅所以春季保墑、大喇叭期及抽穗前后的灌溉是保證春玉米高產的重要措施。套作玉米6月底7月初拔節雌雄穗分化需水量大,不一定時逢雨季,即使澆過春水,由于氣溫高蒸發量大失墑快。遇旱的可能性也很大,灌溉是獲取高產的必要措施。
(2)灌好攻苞水玉米抽雄前10d至抽雄后20d是玉米需水臨介期對水分反應敏感。如遇干旱必須澆水防旱、抗旱保證雌雄穗發育及以后生育期的需水,才能爭取大穗獲得高產。上述時段若遇大雨,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若遇人風要培土防倒伏。①重施穗肥。此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十分旺盛,需要大量水分和養分,應肥水齊攻,穗肥用量可在總施肥量的70%,可在大喇叭口期每畝可施用40婦尿素。②中耕培土,防倒伏:拔節孕穗后,植株逐漸高大,遇大風雨易倒伏,應及時中耕培土,促進支持根迅速入上,增強植株抗倒能力。中耕培土可結合施穗肥進行。
3.開花結實期管理
(玉米從抽雄開花一成熟)歷時45—55d此時期開花授粉籽粒灌漿充實的生殖生長旺盛時期,決定構成產量要素:果穗數、果穗粒數和粒重。
(1)澆足抽穗揚花水,促進開花授粉,提高結實率,防止莖葉早衰,爭取穗多粒重。
(2)澆好灌漿攻籽水灌漿期植株葉片自下而上枯黃,植株早衰應施肥、澆水增加粒重。
(3)排澇因降大雨,田間積水要及時排除。
(4)合理密植可以充分應用光能、地力和空間,使植株通風透光良好,從而減少空桿。
4.病蟲害的防治措施玉米病蟲害的種類較多,分類較廣,而且其發生在不同階段。因此,玉米高產栽培不能忽視病蟲雜草的控制,首先是在播種栽培的前期采取有效地防治對策,主要針對田鼠與土蠶,其次是進入到大喇叭時期可以采用雙大粒劑點心防治玉米螟與粘蟲;再次是利用井岡霉素來防治紋枯病,用多菌靈、托布津防治大小葉斑病,最后是在蓋膜之前采用有效地化學除草方法。
玉米種植整個過程通常可分為粒期、穗期和苗期3個時期:苗期的田間管理主要開展定苗、間苗的活動,包括打杈、破土引苗、間苗定苗、查苗補苗。幼苗達到4~5片葉時為最佳的定苗時期,幼苗達到2~3片葉時為最佳的間苗時期。苗期還應極大防治病蟲害的力度。薊馬、棉鈴蟲、粘蟲等均為這一時期的主要蟲害,可采用“40kg/667m2水+50~60mL/667m2阿維辛硫磷”混合噴霧的方式來除蟲;穗期的田間管理則要注意防治玉米螟、大斑病、紋枯病、小斑病等病蟲害,要合理掌握這些病蟲害的發病特征、生長特性來做到對癥下藥。例如,可采用“尿素+禾果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來防治玉米褐斑病;可采用代森錳鋅800倍液、多菌靈500倍液、托布津500倍液來防治小斑病、大斑病;花粒期的田間管理則要注意補施粒肥,以此來提高玉米的產量,提高玉米的生長速度,可在玉米葉面上噴灑“含量為1%的尿素+92%磷酸二氫鉀”。
(作者單位:155800黑龍江省友誼農場第四管理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