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光
一、選種、育苗
選擇優良品種:選用適應性強、抗病、優質、高產且商品價值高的品種。目前,甜玉米的品種也比較多。在種植時,要因地制宜,選用適宜于本地氣候特點的優良品種,首先是要選擇優良對路品種,甜玉米分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強型甜玉米三大類型,應依據生產目的,選擇對路品種類型。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為主,應選用超甜玉米品種;以做罐頭制品為主的,則應選用普通甜玉米品種。?首先是選地并精細整地,甜玉米發芽和拱土能力較弱,要選擇土層深厚、肥力好、通透性好、酸堿度適中、灌排方便、光照充足的地塊種植甜玉米。其次是做好種子處理,包括選種、浸種和種子催芽等。由于甜玉米糖分含量高,種子在土壤中易遭地下害蟲取食危害,造成缺苗。因此,最好是采取催芽播種的方式進行播種。主要是精選飽滿健壯的種子,先用清水浸泡24小時,再用50%多菌靈或75%托布津500倍液浸種2—3小時,撈出后清洗干凈,控干催芽。催芽過程是將種子放在鋪有干麻布的容器中,在種子表面適量噴40—50℃的熱水,蓋上濕布,在25—28℃的溫度下,24小時后芽即可出齊。若外界溫度低,應采取增溫措施,促進種子萌發。芽以露白為好,不宜太長。
二、精細整地,施足基肥
選擇有排灌條件,地下水位低,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種植為宜。由于甜玉米籽粒中淀粉含量少,發芽和拱土能力較弱,因此,在種植時要選擇土質疏松、肥力好、墑情好、灌排方便的地塊。有條件的地區,每畝可配制優質腐熟廄肥1000~1500kg,另加過磷酸鈣15kg充分混合漚熟后,在播種前施入。播種要精細,每穴3~4粒,播種深度比普通玉米略淺,一般覆土4cm左右。科學施肥,由于甜玉米采收期比普通玉米要早,因此必須要做到施足底肥,合理肥料配比,北方地區在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的基礎上,建議畝施入三元復合肥(N、P、K各15)15-20公斤底肥,以保證甜玉米對養分的需求。
三、選擇適宜的播種期、隔離種植
甜玉米的栽培以春提前栽培效益最好,覆膜栽培,育苗移栽等,總之,播種期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有效避免低溫、霜凍對生長發育的嚴重影響,要確保培育壯苗。適時播種,當土壤溫度穩定在10~12℃時即可播種,播種規格采取“大小壟”雙行種植方式進行,行距50~60厘米,株距因品種及栽培水平的不同,采用25~30厘米。栽培條件好的,一般平展型品種,畝植3300~3600株,緊湊型品種畝植4000株左右。播種方式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一般采用開溝點播,或穴播,播種深度5~6厘米,每點(穴)播種2~3粒種子。育苗移栽有利節約種子和提早成熟,育苗最好采用穴盤育苗,2~3葉期帶土移栽,盡量避免傷根。一般要求采取隔離種植:為保證甜玉米的食用品質,在選地種植時,要與其它普通玉米品種嚴格隔離,目的是為了防止互相串粉而影響品質。隔離方法生產上采用空間隔離和時間隔離,以空間隔離為好。空間隔離:要求在種植甜玉米區外圍300~400米范圍內不栽種其它玉米品種。時間隔離:若不能進行空間隔離,則應采取時間隔離(錯開播種期)的方法來避免與其它品種的花期相遇,2個不同品種的播種期間隔時間一般為20~25天。如大面積成片種植甜玉米,可適當降低隔離標準。總之,以不使兩類玉米花粉相遇為原則。甜玉米的甜質是受隱性基因所控制。開花吐絲期如有外來玉米花粉侵入,則出現花粉直感現象,從而失去應有的甜質,變成普通玉米。因此,必須與其他玉米隔離種植,可以利用天然河道、道路、樹林等作為自然屏障。沒有屏障的要求與其他玉米隔離不少于400米。也可以錯期播種,即種植甜玉米的時間和其他非甜質玉米在播種時間上錯開,達到花期錯開的目的,錯期一般要在20天以上。
四、田間管理的主要技術措施
查田補苗。當甜玉米長到3—4葉期時,間苗和移苗補缺,移苗時要帶土,栽后即澆水,最好在傍晚或陰天進行。5葉期定苗,每穴留1株,并結合追肥中耕除草。拔節期至大喇叭口期前培土(耥)。合理排灌,苗期土壤水分在持水量的50%—60%時,可不灌水。拔節以后土壤水分應保持在持水量的70%。甜玉米多具分蘗、分枝特性,為保證果穗產量和等級,應及早除蘗打杈,盡量避免損傷主莖及葉片。分別在拔節期、抽穗揚花期與灌漿期各進行一次追肥。種植無公害甜玉米還要注意種植區域需要空氣清潔,3公里內無污染源,大氣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大氣質量標準,灌溉水清潔無污染,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水質標準。土壤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土壤質量標準。
五、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遵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學合理的使用化學防治。采用化學防治時,應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嚴禁使用無公害蔬菜生產過程中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
甜玉米的蟲害主要有玉米螟蟲、地老虎、根蛆、蚜蟲等。
地老虎和根蛆在發生期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2000-3000倍液等灌根防治。
玉米螟蟲在大喇叭口期和初穗期用BT乳劑500—1000倍液、10%吡蟲啉1500—2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噴霧防治。
蚜蟲:用48%樂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10%吡蟲啉2000—3000倍液防治,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5%卡死克4000倍液等,任選一種,每隔7—10天一次,連噴2—3次即可。
(作者單位:152100 黑龍江省望奎縣農業局蠶業站)endprint